三百期歷史專題,歷史的今天發生了什麼?第五期

大家好,今天是這個專題的第五期,前面幾天因為有別的事情耽擱了而導致沒有及時更新,不過放心,我會補上來的。

好了開始我們今天的正題吧,我在前面幾期講到了東漢時期,也講解了東漢衰敗的原因,接下來就是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的歷史了,不過這些歷史我想大家都比較清楚。因為三國志和三國演義講的很清楚了,我就不為大將講解了,我今天為大家講解最混亂的兩晉時期,這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中最混亂的一段歷史。

三百期歷史專題,歷史的今天發生了什麼?第五期

西晉是經歷三國鼎立後完成一統的國家,但也只是繼承了當時的三國的領地,並沒有漢朝時期的領土寬廣。

西晉其實是一個短命王朝,只存在了37年,如果從司馬炎篡魏成功那天算起的話,也只有51年。

為什麼說晉朝是最混亂的時期呢?因為從一開始,晉朝的治國策略就出現了問題。

首先,江山來的太容易,對於司馬炎來說,自己根本沒出什麼力就取代了曹魏的江山,這一切都是從司馬懿時期開始一步一步的得來的,但司馬炎並沒有參與多少。

三百期歷史專題,歷史的今天發生了什麼?第五期

其次,因為司馬炎看到了自己家族是怎麼篡魏的,也看出了出了自家人,別人都靠不住的問題,所以司馬炎在篡魏得手後,為免其他世族、權臣效法,便分封了各宗室成員為王,在地方上作為維護皇室的力量。同時又頒佈“佔田令”,限制世族擁有田地的面積和數量。這也給後來的八王之亂埋下了禍根。

在司馬炎早期的時候還是非常賢明的,他注重發展農業,開荒擴地,讓老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安居樂業。也提倡宗族包括自己節儉。但司馬炎的家族心很重,他認為家族壯大了才能保護好自己的皇位,到了後期,他也就放縱這些宗族之人到處圈地,嬌淫奢華。

西晉皇室逐步腐朽。世家大族則貪暴恣肆,奢侈成風。如何曾日食萬錢,還說“無下箸處”。大族王愷,石崇互比奢侈,大臣傅鹹上疏說“奢侈之費,甚於天災”,請求皇帝制止,但司馬炎不僅無動於衷,還資助其舅爭富。官僚們不僅奢侈成性,而且公開搶劫、殺人。如石崇做荊州刺史,劫遠使商客,致富不貲。

司馬炎也驕奢淫逸起來,由於未能解決政風腐敗、黨派亂起、宗室權力擴張與外族內遷問題,種下日後八王之亂與永嘉之禍的原因

也就是說,司馬炎過於注重發展宗族勢力,導致了局面失控,自古以來,就是親兄弟在皇位之爭中都可以自相殘殺,更何況這些只是同宗族之人。

這種做法導致的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公元290年晉武帝去世,晉惠帝繼位,外戚楊駿輔政,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愈演愈烈,終於爆發了“八王之亂”

永寧元年(公元301年),趙王司馬倫自立為帝,改元建始,晉惠帝退位。同年三月,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三王聯合常山王司馬乂(後封長沙王)伐趙王司馬倫。五月去除趙王司馬倫及其黨羽,晉惠帝復位,齊王司馬冏專政。

到了這個時候,皇帝已經被掌控在各王的手中,沒有了自己的權利,而各王之間又相互混戰,晉朝之外的外族也虎視眈眈的盯著晉朝,此時的西晉已經內憂外患。

然而還有更加雪上加霜的事情發生,那就是外族的問題,也是五胡亂華的禍根。魏晉時期,漢族統治者為了加強對各少數民族的控制和補充內地勞動人手的不足,經常招引和強制他們入居內地。

各少數族人民內遷後,在漢族的長期影響下,逐步地由遊牧生活向定居的農業生活過渡。魏晉時,西、北各少數族人民向內地遷徙的活動,更加頻繁,而且種族很多,主要有匈奴、羯、氐、羌以及鮮卑五族,史稱為“五胡”。

當時,在內地不少地方,少數民族人數相當多,如西晉時,關中戶口百萬,其中少數民族佔了一半左右。

到了西晉末年的少數民族勢力可以分為三股:

匈奴是滅亡西晉的策動者,有統治中原的野心。

羌、羯、氐屬於第二股。羯族原是匈奴控制的西域民族,隨匈奴人來到中原後由於生活貧困,很多羯人淪為漢族地主的隸農。羌人三度叛亂,叛亂後的羌人又屠殺漢人,接著是官軍的大肆鎮壓。而氐人多是“八王之亂”中與漢人一起逃亡的流民。

這一切切都帶領著西晉走向滅亡。

好了今天西晉的歷史就為大家講解到這裡

如果喜歡我的文莊請記得點贊關注喲,關注我,關注今日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