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三、二、一、擡頭!

這篇文章實在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小破球的熱度就一點也蹭不上了。作為在小破球還未上映前就為其吹捧的一份子,這份作業會遲到,但不可能缺席。

《流浪地球》的橫空出世猶如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成功,其意義是繼《英雄》之後的第二個里程碑,它的地位毋庸置疑。整個社會圍繞著它掀起的一波又一波的輿論奇觀,實在令人歎為觀止。其中各方觀點對抗的烈度、各界參與討論的廣度、從哲學層面到細節層面研究的深度,更是之前的任何一部電影都不能企及的。

關於小破球的影評文章夠多了,從天文學家的科普論道到物理學家的吹毛求疵,從豆瓣的京學家橫行到微博上的恨國黨肆虐,想必看客們也都厭煩了,若說春節檔的影評文章有十噸的話,光它就獨佔八噸,那麼都到現在了,還能談出什麼新意嗎?

其實沒了,那些糾纏“理論細節”的,其實一句“文本設定”就能打發,“大清自有國情在此”豈是兒戲?,離開設定談理論那純粹就是槓精。見到這種人,你就繞著走,人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重要的是你還沒人家能槓。看見“吳京”二字就渾身發抖的,自有後沙醫院收治。十二樓左轉找劉主任,進門前先喊三個數,然後抬頭。看見真情實意安利的道友們,你就走過去,然後握住他們的手說:“我們是同志了”。我就納悶了,關於影片本身,還有什麼比真金白銀的投票更有說服力的?東拉西扯的不如祭出雷總語錄:不服跑個分。

既然沒什麼新意,那就隨便找個角度,再努力挖掘剖析一下。

這個角度就是中國人的“三觀”,就是中國人怎麼看待這個世界,然後怎麼看待自己的人生,以及通過以上這些觀點建立你的價值行為。說白了,圍繞著小破球所有的爭吵,都是不同三觀之間的碰撞,也是輿論陣地的爭奪。

戰狼ptsd患者怎麼看待這個世界,無非認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罷了。“左民主,右自由,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當然不能殺上帝,當然這裡的外國主要指美國,你要說非洲也是外國,他的腦回路會認為你在侮辱他。然後左掏一本《動物莊園》,右扔一本《烏合之眾》,就問你有沒有從洗腦中清醒。有了這個意識,便會恨太平洋沒加蓋,心心念念下輩子美利堅。撲到網上看見了戰狼,便抑制不住的憤恨:吳京怎麼可以打死我白老爹?打一星平衡一下。

咱們普通老百姓怎麼看待這個世界?天行健,自強不息,地勢坤,厚德載物。西方確實科技發達,但科學技術不是巫術,是對物質客觀規律的判斷和應用。當年陳賡大將問錢學森:“我們能不能自己造出火箭來?”錢學森回答說:“有什麼不能的,外國人能造出來的,我們一樣能造得出來!”於是“兩彈一星”我們就造出來了,“逛吃逛吃”的綠皮車經過消化吸收也成長為子彈頭高鐵了,在山寨機海中掙扎出來的華為也推出mete20pro了。在七爺八爺挑大樑的天空也飛出j-20了。“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所以在《流浪地球》中,科學技術不再是什麼天頂星黑科技,不再是瘋狂科學家的玩物,不再是天才工程師才能駕馭的神器,裡面所有人都能通過教育熟練掌握它,運用它。從各國參與救援的運載車隊到蘇拉威西的轉向發動機,他們作為人類的一份子,這次沒有缺席。這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也是中國價值觀的應有之義。

還有人會掙扎著來挑刺,說什麼“特效還是沒有好萊塢強啊”,“就是感覺科幻電影說漢語不適應啊”“感覺畫面都是好萊塢用過的梗啊”之類的胡話,我就想問:那是一個層面的東西嗎?在世界觀上就能幹翻你,還用在價值觀上動刀子嘛?再說好萊塢也不是靠巫術製作的,只要它能做出來,那麼還怕我們超越不了嗎?華為拿下5g的山頭後,思科在哪裡?《阿麗塔》上映了,這些人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我們熟悉的一幕又捲土重來了,但是那又怎麼樣呢?這杆大旗已經豎立起來了,歷史的車輪已經無情的滾到你們面前了,你們會眼睜睜地看著一部部《拓星者》《戰狼3》《流浪地球2》《三體1》《球狀閃電》《超新星紀元》碾壓過你。我們就是要在這世界上建立起屬於我們自己的科幻宇宙,甚至引領世界潮流。連李寧這個運動服都能做成潮牌,還有什麼不可想象的。

無論如何,有過《流浪地球》後的中國就是不一樣了。你再也不能找體制藉口了,你再也不能找大環境的藉口了,中國電影不是中國足球,事情該回到它本來的樣子了。不再迷信流量小鮮肉,不再執著什麼ip熱點。踏踏實實做好影視劇的每一步,從橫店這個泥潭裡拔出腿來,好好的從概念設計,劇本創作,分鏡策劃開始紮實的做起。不要抱著撈一把就走的心態,不再迷茫努力不會有回報。從《大聖歸來》,到《戰狼2》,再到《流浪地球》,只要是用真誠和汗水澆灌的花朵,人們從來不吝嗇讚美。腐朽的就讓它腐爛吧,重生的必定是希望。

再經過這麼一場全國上下的思想大討論,我相信中國將變得越來越自信。宣傳部門最終會明白:所謂的審查不過是給自己上的枷鎖,輿論的陣地你不去佔領,那麼就會被你的反對者佔領。北京冰封了怎麼樣?上海淪陷了怎麼樣?聯合政府領導又怎麼樣?它只會讓我們的信念更加的堅定,它只會讓我們的道路更加的寬廣。中國每次都是這樣,每一場涉及到全國的大討論,都像褪去了一層皮,痛苦也意味著新生,從裡到外都煥然一新。

過年期間貿易戰的談判都不能撼動小破球的熱點,要知道從制裁中興的軒然大波到孟晚舟事件的群情激憤,在這樣的一箇中美對決的關鍵節點,好像突然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卡梅隆大爺的到來都沒都搶過小破球的風頭,可是前幾次不是這樣的啊,當年他帶著《泰坦尼克號》來的時候不是這樣啊,他帶著《阿凡達》來的時候也不是這樣啊。他這次來了,郭帆導演可以大方地感謝他曾經激勵了自己。我們可以看著張藝謀導演熱情的歡迎他來交流。總之,我們在這一刻不希望把《三體》拿去給他拍了。

讓我們穿越到小破球開始的2075年,然後回望紛紛擾擾的2019年這個時間節點。所有的一切都將豁然開朗,現在任何的誹謗爭議都將不值一提。在2075年的大年初一,步履蹣跚的您顫巍巍地換上了影像全感全息裝備,等待著電影《三體9:死神永生》的大結局開畫。你的重孫子會問你:這麼老古董的系列電影有什麼好看?你會逗他說:“你懂個屁,要不是我作為叛軍的一員,最終獲得了勝利,你都看不見今天的太陽了。”重孫子會問你為什麼?你莞爾一笑:“地球,我的流浪地球。”

文章最後嚮導演吳京、導演郭帆、作家劉慈欣表示崇高的敬意。我只想說你們的事業並不孤獨,另外,烏鎮的飯局上也沒有馬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