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府古迹上篇(池州有个武林城)

石城

故城在贵池县西,汉置县,后汉建安四年,孙策西击黄祖,行至石城,寻以程普为丹阳都尉屯石城,其后孙权封韩当为石城侯,隋开皇中,改曰秋浦。[元和志]秋浦县,隋开皇十九年,于石城故城置,属宣州,永泰元年,李勉奏置池州,新县属焉,盖是时移于今治[县志]故城在县西七十里,地名铁店,亦曰苍埠潭,以东西两石山夹河如城而名。

南陵故城。在贵池县西南,[寰宇记]在县西南一十二里,旧置戌梁,普通六年,置南陵郡于此,隋平陈废。

猷州故城。在石埭县东[新唐志]宣州泾,武德三年,以县置南徐州,寻更名猷州,八年州废,以泾来属[县志]猷州城在县东三里。

石埭故城。在今县西[元和志]永泰二年,洪州都督李勉奏割秋浦、青阳、泾三县,于吴所置陵阳城南五里置县[寰宇记]吴封韩当为石城侯,遂置石埭场,晋太康三年,废入宣城。梁大同二年,置石埭县。隋平陈,并入南陵,唐永泰初复置[县志]石埭故址,在县西百五十里,今名七里街,宋桂大受水晶宫记曰,理宗宝庆初,始作新邑于此,以四门皆山,不立城郭,因掘珠岭为东门,南山为南门,处岭为西门,(石郎)??路北门,后六年余迁他所,盖还旧治也。

太原废县。在建德县[寰宇记]建德县舜井城,在县南四里,梁武于此置太原郡,隋废[县志]今县有太原乡,沿故郡之名也,按明统志及府志,俱以太原郡在贵池之故石城,未知所据。

临城废县。在青阳县南,三国吴分陵阳、石城二县地置县,隋平陈废[元和志]青阳县本汉泾县地,天宝元年,洪州都督徐辉奏于吴所立临城县南置,以在青山之阳为名[县志]临城镇,在今县南五里。

定陵废县。在青阳县东北,晋南渡后,侨置于芜湖县界,属淮南郡,宋齐以后因之,隋平陈,废入南陵[寰宇记]吴帝南渡之初,于古丹阳城置定陵县,即青阳县地[县志]今县东北有定陵乡,盖以故县为名。

义安废县。在铜陵县东[新唐志]唐末析南陵置义安县,寻废为铜官治[寰宇记]梅根治,元管法门、石埭两场,隋升法门为义安县,寻废,入铜官治[县志]故址在今县东顺安镇。

陵阳故县。在石埭县东北,汉置。后汉书郡国志注,陵阳子明得仙于此县山,故以为名。晋咸康四年,避杜皇后讳,更名广阳。[隋志]宣城郡泾县,平陈,省南阳入,盖即广阳,避炀帝讳,故也[旧唐志]武德三年,置猷州,后领南阳县,八年废[寰宇记]南阳故县,在今石埭县东北二里。

至德故县。今建德县治[元和志]至德县本汉石城,至德二年,刺史宋若思奏置,因年号为名[寰宇记]本鄱阳、秋浦二县地,杨吴顺义初,改为建德。

晋阳故县。在东流县东北[隋志]梁置太原郡,领晋阳和城等县,平陈,废入彭泽[寰宇记]晋阳废县,在彭泽县东北百九十四里,和城废县,在彭泽县东北二百二十二里[县志]今县东北为晋阳县,盖以故县得名,和城当亦相近。

武林城。在贵池县[寰宇记]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吴大帝所筑[三国志]孙权封子休为琅琊王,镇武林城,诸葛恪秉政,不欲诸王在滨江兵马之地,徙于丹阳,其后陆允、何逊并为武林城都督。

刘胡城。在铜陵县东四十五里,凡八所,想去二里许,不相联属,刘宋时晋安王子勋使刘胡筑。

尧城。在建德县南[元和志]至德县尧城在县南四里,舜城在县北二十里,旧传两帝南巡至此[寰宇记]舜井城在建德县南四里,城中有舜井,故名。按元和志,尧城在县南,舜城在县北,本为二城。寰宇记脱去尧城,而以县南者为舜城,恐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