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推特戰爭”?面對媒體指責,特朗普在線回懟


發動“推特戰爭”?面對媒體指責,特朗普在線回懟

面對近日以來媒體對其防疫工作的指責,特朗普在其“治國平臺”——推特上挨個回懟,一場“FAKE NEWS”大戰在美國上演。

發動“推特戰爭”?面對媒體指責,特朗普在線回懟

當地時間4月1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推特上連發數條推文,抨擊最近有關報道其防疫不力的新聞為“FAKE NEWS”(假新聞),並帶動其支持者,形成一股反擊風暴。

特朗普在回擊中充分利用其支持者聚集優勢,通過點名批評、轉發消息批評等方式來回應有關批評其內容。

尤其是對於抨擊其最為厲害的紐約時報和華盛頓時報,他發文說到,“當失敗的紐約時報或華盛頓時報寫了一篇文章,說‘匿名的消息來源說了’,或者任何類似的沒有提到一個人的名字的短語時,不要相信他們。這些不知名的消息來源大多不存在。他們是為了誹謗和毀謗而編造出來的,他們沒有‘消息來源’”(4月12日推文)

由於特朗普的關注者(截至目前,有7683萬)中以其支持者居多,當其直接艾特或者轉發某個批評者意見時,毫無疑問,其支持者將蜂擁而至佔領輿論平臺,以舉例說理、糾錯、假新聞等各種方式“沉重地”打擊其對手。

不得不說,發動支持者為自己辯護,特朗普這的確是個“聰明”做法。但顯然美國輿論圈早就見過諸如此類的情形,因此其反對者抗壓能力十足,依然不受困厄。

分析特朗普的做法,雖然說總統下場來挨個回懟聽上去並不是很值得表揚,但是其中存在的影響力價值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特朗普通過推特形成其個人獨特的領導力,並有效實現點對面聚合其支持者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為自己承擔的不力指責進行了有效開脫。

自從特朗普把推特作為其政治工具以來,越來越多的政客發現“網紅”的政治影響力,並且廣泛的搭建個人的媒體工作室,來擴大自己的影響,這符合現代科技革命縮短人際交往距離的現況。而美國政客更可謂是走在時代的前沿。

新媒體時代把此類人員稱呼為“關鍵意見領袖”,可想而知,當一個人的影響力持續擴大後,其在政治方面的作為也將放大,在選票制國家中影響力放大倍數更大。

因此,善用新媒體手段在國際上傳遞我們的聲音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諸如近日發言人們的做法,希望此舉能夠聚合到越來越多的包括我們在內支持者以發揮集體影響力。

讓我們把話題拉回到特朗普身上,除了回懟批評他的媒體外,他也不忘在推特上展示自己的功績——和沙特、俄羅斯達成的石油減產協議,如此均衡搭配。當然,在其發文下方的評論中也是一個“大戰場”,支持者與反對者的意見領袖們都在率領其網絡部隊在網絡媒體上大動干戈。

因為選舉將至,美國兩黨互不相讓,內部鬥爭逐漸激烈,所以這裡說句開玩笑的話,美國第二次“內戰”——“推特戰爭”正在上演,特朗普也是一名“戰時”總統。

[作者說]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各位讀者分享觀點

發動“推特戰爭”?面對媒體指責,特朗普在線回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