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中俄多地旅客通道關閉,企業可申請“不可抗力”證明

本報記者 索寒雪 北京報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黑龍江中俄邊境綏芬河宣佈關閉口岸旅檢通道,即只運輸貨物。而黑河同樣關閉了旅檢,即口岸人員通道全部關閉。

4月8日,綏芬河口岸輸入境外病例40例,5天內共計118例,在這座還處於冬季的小城裡,一座中國最北的方艙醫院正在建設之中。

綏芬河和黑河是中國和俄羅斯經濟往來的要道。在綏芬河宣佈關閉旅檢通道後,《中國經營報》記者致電黑河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黑河旅檢沒有開放,近期也沒有開放的通知。”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對外表示:“我想告訴大家,遠東的中俄口岸旅檢功能已全部關閉,只能運輸貨物。我們呼籲,在俄中國公民不要再取道遠東回國。”

與此同時,俄羅斯在積極進口中國的防疫物資和蔬菜水果,以平抑物價。中方的地方貿促會已經為當地企業開具了不可抗力證明書。

生意在那頭 我在這頭

除了綏芬河外,黑河口岸也只放行貨物進口。“我們都穿著防護服工作。”口岸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

黑龍江黑河與俄羅斯阿穆爾州僅僅一江之隔。雙邊貿易已經有30年的歷史。

很多中國商人在俄羅斯都有投資。在俄羅斯阿穆爾州有多家百貨店面的李女士,現在只能在微信群中得知俄羅斯的各種消息,“最開始大家都在討論疫情,之後在討論如何能回中國。”

她在春節前回國過年,原計劃是春節後就回到對岸俄羅斯。但當時中國的疫情嚴重,中國和俄羅斯的人員往來已經受到限制。

“黑河海關最後一次開放自由往來是在大年三十那一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李女士非常猶豫,最後決定留下來過完春節再說。

這一次的猶豫,至今已經兩個多月了,導致李女士一直無法回到俄羅斯。據瞭解,經中俄有關部門協商,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市旅檢口岸客運臨時走廊, 4月1日臨時恢復執行。

“但是隻允許俄羅斯人或者有永住證的人回俄羅斯。”李女士表示。

雖然她已經拜託當地的親屬照管店鋪,但是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她就收到親屬的通知,受疫情影響,其在俄羅斯的幾家店面都需要關店。

不久後,事態發展出乎意料。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當地時間 4 月 2 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全國講話,宣佈鑑於新冠肺炎疫情,他決定將在全國實行帶薪非工作日的期限延長到 4 月 30 日。

帶薪期可以只發放50%的工資。“員工每個月發放2000多元人民幣工資,還要繳一定的稅。”李女士表示,她正在等待、詢問各種俄羅斯政府對企業的扶持政策,但“現在還沒有結果,俄羅斯把工作重點還是放在對待疫情上”。

李女士表示,如果停工停產還將持續的話,“我有可能會把最近投資小一些的百貨商店關閉”,“畢竟房租和人員都是比較大的成本。”

2020年前兩個月,黑河外貿進出口下滑,同比下降39.9%。其中,進口3.4億元,下降32.1%;出口1億元,下降56.1%。

出具“不可抗力”證明

“去俄羅斯春耕的農民已經出不去了。”黑龍江省貿促會人士透露,“很多企業都受到了影響。”

不僅僅是工人無法前往俄羅斯,該貿促會人士表示,“種子、化肥和農具都沒有辦法過去”。

黑龍江貿促會在俄羅斯有辦事機構,“那邊傳過來的消息是,很多企業都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2017年數據顯示,黑龍江對俄投資的農業合作項目種植規模10萬畝以上的達到20個。僅黑龍江省一省,每年對俄輸出勞務1.8萬人次。

農副產品依賴中國的俄羅斯邊境城市,也正在承受壓力。

俄羅斯聯邦濱海邊區政府工業和貿易部長卡利京表示,來自中國的源源不斷的蔬菜供應已平抑了該地區2月以來出現的價格上漲。

“目前,濱海邊區每天蔬菜到貨量約250噸,最近兩週從中國向該區運進230車蔬菜。商店內的土豆價格約為30盧布(約合人民幣2.8元)/公斤,黃瓜120盧布/公斤,西紅柿150盧布/公斤,甜椒170盧布/公斤。”卡利京說。

中俄兩國的農業依存度非常高。自中美貿易摩擦以來,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大豆等農產品出現了增長,俄羅斯曾計劃對中國大豆出口增長近3倍。

記者從黑河海關工作人員處瞭解到,目前暫存的貨物貿易中,中國以進口大豆為主,俄羅斯則以進口防疫用品為主。

然而,據俄《阿穆爾真理報》網站2020年報道:4月7日阿穆爾州農業部部長奧列格·圖爾科夫表示,“俄羅斯決定6月之前禁止向中國出口大豆。所有阿穆爾州生產的大豆都應該在阿州企業加工或用於國內市場。大豆在俄羅斯國內市場供不應求。”

由於疫情導致的市場變數極大。中國貿促會表示,可以出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

記者瞭解到,貿易口岸城市已經向企業公佈這一政策,並且已經有大豆壓榨企業開具了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書。

黑河市貿促會表示,將積極向企業宣傳相關業務,協助有需求的企業辦理不可抗力證明,減少企業因疫情帶來的損失。同時,通過網上申辦、電話預約、郵遞到戶足不出戶取證的工作方式,協助企業辦理其他出證認證業務,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