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能有犯錯的權利麼?

週末,和朋友聚餐,她向我吐槽上四年級的兒子寫作業基本靠催促,不追著根本寫不完作業。

兒子除了知道見縫插針的玩遊戲,啥事都能忘記,睡覺忘記關燈,上學忘記帶課本……總之是個小錯不斷、自控力弱的淘氣孩子。

可在我眼中朋友家的兒子,不僅成績名列前茅,社交能力還很強,是校報小記者和校文藝晚會的小主持,妥妥一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小暖男。

也許正是這些亮眼的成績,反而讓他的父母對他的期待更多一些,要求更高一層。

處處操心不少的朋友也想情緒穩定,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可孩子的行為總是能輕鬆挑起她的底線,往往話說N遍孩子卻充耳不聞或沒有及時改正,一忍再忍的脾氣沒來由就爆發了。

面對家人反對她對兒子大吼的行為,朋友也覺得很委屈,明明自己付出最多卻都個個不領情。

媽媽,我能有犯錯的權利麼?

我建議說,“試著一週不催促孩子,讓他自己決定寫作業的節奏。”

但朋友搖搖頭說,“那可不行,若是不陪著孩子寫作業,他的學習成績就掉隊了,現在競爭特激烈,一個班六七十號人,差個0.5分,中間就能隔近十個學生呢。”

聽完朋友的話,令我萬分詫異,現在的小學生都這麼厲害了……

看著累倒在“起跑線”上的朋友,我很能理解她內心無法控制的焦慮,這已經是家有孩子的普遍式焦慮。

誰不想歲月靜好,可是生活的壓力撲面而來近在咫尺,能有什麼持續穩定的情緒來面對生活中應接不暇的忙亂,情緒失控不過是焦慮的一種最簡單粗暴的表達方式。

針對朋友的焦慮,我有三點想法。

不陪才能養成好習慣

尹建莉老師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建議,“陪孩子寫作業,不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而是在瓦解好習慣,是對兒童自制力的日漸磨損。”

因此,家長要明確陪孩子寫作業的目的,是為了有一天孩子能養成獨立學習寫作業的良好習慣,而不應該成為家長的"功課"。

畢竟在父母大呼小叫情緒失控的陪寫作業過程中,孩子早已喪失思考問題的能力,只剩下戰戰兢兢,看臉色蒙題的行為模式。

甚至會讓孩子對父母形成依賴,只有在父母的督促下才能被動完成作業,極大的降低了主動學習的興趣,而興趣才是學習的第一動力。

且終有一天,孩子學習的內容會遠超出我們的能力,與其擔憂未來無法再輔導他寫作業,倒不如著眼於當下,藉助陪孩子寫作業起步階段的契機,培養他們優質的自我學習習慣,唯有這些底層的思維能力才會支撐孩子自己繼續前行。

父母可以是孩子的強力後援,但不能邊界感模糊地替他們自己做決定。

媽媽,我能有犯錯的權利麼?

減少命令式語言,改為建議提示型

教育學家拿破崙·希爾認為,“每個孩子都有許多優點,而父母卻總是盯著缺點。認為管好孩子的缺點,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父母總是覺得不親自盯住孩子的每一件事,他就會被帶跑偏,可父母這種面面俱到的操心做法也恰恰限制了孩子從不同事物的正反兩面提煉出有價值的認知,不斷自我調整、進步的機會。

而習慣盯孩子缺點的父母,基本上語言裡含有大量的否定詞“不行,不可以”或者命令式語言“必須、馬上”等等。

這些看似關心實則不信任孩子的嘮叨,不僅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讓他失去了想要更進一步成長的動力,也無形中降低了孩子的自控力,成為一個凡是需要父母提醒督促才能做好的“懶散人”。

其實孩子比父母更想要成功,面對學習上的壓力和困境,孩子更需要的是能理解並幫助他一起尋找學習方法突破,而不是在一旁沒有建設性意見重複嘮叨的父母。

父母若能在各方面給予孩子建議提示取代命令式語言,則會幫孩子形成成長型思維,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而不是長久侷限在固定型思維裡無法快速迭代成長。

媽媽,我能有犯錯的權利麼?

讓孩子行使犯錯誤權

很多家長聚在一起就吐槽自家孩子逆反心理很強,越大越不好管的種種鬧心,覺得孩子總是在用各種意想不到的錯兒來挑釁自己的忍耐力。

其實孩子的每一種小錯誤,只要家長不發脾氣,不過分指導,孩子自己就會思考並主動調整。

而這種調整就是難得的教育契機,正是這種不斷小範圍的試錯才可以促進孩子更快的成長。

作為家長應該感到高興,這是孩子自我學習並實踐反饋出的結果,而不是父母所謂的不可控行為。

尹建莉老師也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書中指出,“給孩子自由,不是對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著你必須給孩子“三權”:選擇權、嘗試權、犯錯誤權。”

作為家長不管持有何種教育理念,在安全的範圍和可控的環境中,不要輕易剝奪孩子犯錯的權利。

不僅可以令孩子適時停下腳步,積蓄更大更多的能量去跨越困擾他的問題,還能學會為自己的選擇承擔一定的責任和後果,他會更明白正確的意義。

媽媽,我能有犯錯的權利麼?

如果父母仍然糾結於孩子的各種小錯誤,就拉長時間,切換角度來看問題。

作為孩子的第一監護人,你是在意他的一生,還是每個階段都必須處處拔尖。

若是一生的話,誰還沒個小挫折,沒犯過一個錯兒。

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中,若孩子一有不合父母心意的錯誤,父母就第一時間跑出來以命令式口吻強勢干預,只會令孩子愈加反感,更願意沉溺在虛擬的遊戲世界裡獲取現實生活中不可得的成就感。

但父母若是能借助孩子犯錯的事,以平常心引導培養孩子自我的學習力和抗挫力,我覺得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說句心裡話,即使清楚明白的寫出來這三點想法,還是會不由自主的焦躁不安。

畢竟小螃蟹日後也面臨著升學考試作業難的問題,或許不久的將來我也會成為一名河東獅吼的抓狂老母親,等不及孩子成績的緩慢提升。

黃磊和海清主演的電視劇《小別離》裡的臺詞言猶在耳“你今天要是進不了前一百,你就進不了重點高中,你進不了重點高中,你就進不了重點大學,進不了重點大學,你等於是這輩子完了”……

媽媽,我能有犯錯的權利麼?

我也更加不想輕飄飄來一句不痛不癢的“辦法總比困難多”,就像電影《後會無期》中的經典臺詞“我們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

那何以緩解焦慮,唯有行動力,這個被無數人證明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父母可以鼓勵自己和孩子各自建立清單式微小目標,雙向努力邁出行動的第一步。

在清單上列出簡單易操作的一個或幾個小目標,來調整做事的節奏,通過不斷反饋調整,幫助自己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做事習慣,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大人的焦慮折射到孩子身上的機會。

每個人,都是一個立體多面的人,優點與缺點並存。

父母不必事事追求完美,給孩子一個寬鬆的環境,讓他自己適當犯一些在可承受範圍內的小錯誤,經歷一些小挫折,對他的人生更有意義。

因為日後孩子要獨自面對外面的世界,與他比拼的也是更大圈子裡的優秀人物,不可能被父母呵護在身邊一輩子。

所以父母更要快速的與時俱進跟上孩子成長的步伐,而不是靠傳統的打罵吼的壓制方法來管理孩子。

畢竟孩子需要的是成長,父母太多的限制若打擊了孩子在犯錯中的探索興趣,非常得不償失。

做一個“有所為而有所不為”的家長,我覺得這才是一個合格的家長。

媽媽,我能有犯錯的權利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