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之間 已過千年

疫情之後,你想去哪裡?

也許有人會說:我想去山水田園間,洗洗心,清清肺,沐浴在春和景明下,暢快地撒歡;也許有人說:我想去熱鬧的商場,看人來人往,復享往日的繁華。也許還會有人說:我想去寺廟,安撫沉痛之心,再為遇難之人祈福;一場疫情,帶給了每個人不同的痛,但是最終,人人都會找到撫慰自己的方式。

對我來說,最想在疫情結束後,去尋訪和探望那些存於山水之間,藏盡了人世煙火,但又獨立於塵世之外的古橋。想看看它們,在經歷了千百年的風吹雨打後,如今卻依然能頑強殘存的樣子。


恍惚之間  已過千年


恍惚之間  已過千年

從小,便對古橋有情結,年齡越大,情結反而越深。

總覺得世間一切事物在經過時光的過濾後,都會充滿美感,越久遠越美,越殘破越美。古橋雖破舊,但充滿了人類生活的熱烈氣息。

我想,也許在很多人的記憶深處,都橫亙著一座靜默的老橋。

這座老橋從你出生時,就已經存在了許久。童年的你,和夥伴在上面奔跑、玩耍。青年的你,在橋上與父母離別,在他們的注視下,去遙遠城市求學、工作。待到年邁時,迴歸故鄉,所有的一切都已物是人非。但唯有那座老橋,和少年時的一樣,長滿青苔,沉默不語。


恍惚之間  已過千年

恍惚之間  已過千年


中國是橋的故鄉,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每一座有歷史的城市中,幾乎都會有古橋的身影。

燕趙的聯拱平馳,屹立在駿馬秋風的冀北,氣勢雄壯;水鄉的薄拱輕盈,凌波於杏花春雨的江南,秀麗如畫;泉州安平長橋,一如壓海長堤,雄健為閩南之冠;大渡河邊,群山高聳,瀘定橋一線橫空,凌雲飛渡。

千百年來,無論經歷了多少戰火紛飛,風雨摧殘,可那屹立在中國的古橋,卻始終青蒼不息。


恍惚之間  已過千年


總覺得中國的古建築裡,古橋最為智慧。它有一種虛幻易逝的圓滿,就像一位智慧通達的老者,靜靜地坐在那裡,心已出世,可身子還在俗世之中,接引眾生。千百年來,早已將人世情長看的透透的它,卻依舊選擇慈悲的守護,默默地在此岸和彼岸之間引渡著。


恍惚之間  已過千年


涼風乍起時,憑欄韓水岸,望江上明月升,不知你是否也會想起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雖說江流宛轉,物是人非。可古橋,卻依舊沐浴在古時明月之下,也佇立在今夕之朝。


恍惚之間  已過千年


恍惚之間  已過千年

看一座古橋,就是看一段歷史,一種文化,一個故事,一縷情絲,一方煙火,一場回憶。古橋,是人世間最情長的地方。


恍惚之間  已過千年


沈從文說:在青山綠水間,我想牽著你的手,走過這座橋。橋上是綠葉紅花,橋下是流水人家,橋的那頭是青絲,橋的這頭是白髮。

古橋,既是方寸之間,也是天涯萬里。

王家衛說:“有時候我昨天遇到一個人,感覺他非常有意思,印象深刻,但後來就再也遇不見了,這就是人生。”人生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錯過,萍水一逢後,又繼續各自向左走向右走,相忘於江湖。


恍惚之間  已過千年


古往今來,多少流傳千年的美麗故事都是從一座橋開始的。

從許漢文和白素貞的斷橋相遇,到梁山伯與祝英臺長橋的十八里相送,再到漢朝開國軍師張良在橋上遇一老人的拾履之恩得到《太公兵法》,中華文明的傳承和民間的愛恨江湖都離不開古橋作為載體。

遠遠綿綿,細細潺潺。古橋承載了四季滄桑,卻留下了中國最樸素的文化情懷。歲月變換,波瀾不驚。這是我一直深深眷戀著它的原因。

恍惚之間  已過千年


恍惚之間  已過千年

一橋枕清夢,人間世日長。

古橋,浸透著人們的眷念、瀰漫著老時光的況味。

從古到今,它總能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畫一般的意境,詩一般的情感。從《詩經》“親迎於渭”“造舟為梁”,到清代黃仲則的“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之句,歷代詩人詞客,總會以橋詩入畫,或以畫記橋,觸緒牽情。


恍惚之間  已過千年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中,張繼的橋,是漂泊浪子的羈旅愁思。

“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夕陽閒淡秋光老,離思滿蘅皋。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蘭橈。”

《少年遊》中,柳永的橋,是淚溼欄杆的折柳送別。


恍惚之間  已過千年


“紅橋飛跨水當中,一字闌干九曲紅。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

《冶春絕句》中,王士禎的橋,是美好春日的浪漫邂逅。

“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天津橋上無人識,獨倚欄杆看落暉。”

《自題像》中,黃巢的橋,是繁華落盡後的沉靜豁達。

中國的文化,在橋的這一頭,蜿蜒到橋的那一頭。寫不完小橋流水,念不盡畫橋一望,半煙半雨,半夢半醒。橋上望一路的山水風景,橋邊吟一路的人生畫卷。彼岸如畫,往事如煙,一橋,一念。


恍惚之間  已過千年


恍惚之間  已過千年

江南水鄉里的一座座古橋,就像一道彩虹一條玉帶一輪滿月。

佇立橋邊,時常會想起杜拉斯《情人》開頭的那句話:“我認識你,並且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地來告訴你,與那時相比,我更愛你如今備受摧殘的容顏……”

從不同的年代而延續至今的古橋,就像是一冊冊內蘊豐富的古書。那些被摩挲光滑的花崗岩欄杆和石板,像極了一個家族的血脈,生生不息,亙古綿延。


恍惚之間  已過千年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命,一座橋也有一個橋的命。每次去江南旅行,總要長久地駐留在古橋上,呼吸著它的氣息,打量著它的前世今生。它從何時出現?歷經怎樣的故事?承載了多少的悲歡離合?看透了多少的人世情長?思想恣意地馳騁著,就像推開了一扇緊掩的木門,走進了另一種歲月。


恍惚之間  已過千年


清溪隱隱,飛橋迷離。晚煙晨霧,一橋鎖舊夢。恍若塵世之間,又在塵世之外,美景入心,一行一吟。村落深幽,槳櫓吱呀,隔案人家,有如在畫。聽水聲幽幽,看漁舟輕泛,撐一支長篙,點一痕漣漪。江南枕水人間,便如世外桃源。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


恍惚之間  已過千年


流水斷橋芳草路,淡煙疏雨落花天。

三月,春、雨、油菜花、新綠、鄉野、拱橋、老屋,當這些元素並置眼前時,便是人間煙火極致處

疫情之後,不知你是否也願意同我一樣,再去探一探那古橋?


恍惚之間  已過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