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衡山兩日自助遊

衡山又名南嶽、壽嶽、南山,為中國"五嶽"之一,位於中國湖南省中部偏東南部。衡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佛教聖地,環山有寺、廟、庵、觀200多處。

第一天, 一早到長沙汽車南站乘大巴45元接近中午到衡山汽車站,步行到衡山石牌坊進入南街步行到南嶽大廟,在附近大廟西街找到住宿,放下行李,休息一會。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大廟:南嶽大廟,江南第一廟。它是中國南方最大的廟宇,是一座集國家祭祀、民間朝聖、道教宮觀、佛教寺院於一體的宮殿式古建築群,是南方最大的傳統文化博物館和精湛的藝術殿堂。大廟中軸線上的建築為皇家的建築風格,是歷朝帝王祭祀南嶽衡山與民間朝聖(南嶽聖帝)的重要場所。主體建築依次由欞星門、奎星閣、正南門、御碑亭、嘉應門、御書樓、正殿(聖帝殿)、寢宮和北後門九進四重院落組成。東八觀即東面有八個道宮,西八寺即西面有八個佛寺,這正好印證了道教崇尚“紫氣東來”,佛教推崇“西方極樂”的宗教規制,充分體現了南嶽道、佛共存一山,共融一廟,共尊一神的獨特宗教文化特色,為中國乃至世界名山所罕見。我遊覽的順序是先主軸線,再西八寺,東八觀。

南嶽大廟正門叫欞星門,欞星本叫天田星,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主管人興國旺。漢高祖時命祭天先祀靈星,因此得名。欞星門內是一個松柏參天,綠草如茵的庭院。院內左右各有水火池,水火池是蓄水以防建築起火用的,也常被道佛教信徒們用來放生,因此又叫放生池。兩邊有東西碑亭。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廟的第二進是一座古樸典雅、精緻玲瓏的樓閣叫奎星閣,為重簷歇山頂建築,魁星原是二十八宿之一的“奎宿”,北斗七星中組成鬥形的前四顆星。道教稱其主文道,並改名為魁星(“魁”有“首”之意),後人便把奎星演化為文官之首,主管文人學士成敗命運,備受讀書人崇拜。閣樓內原來立著奎星塑像,以示崇文之意,相傳誰被奎星點中,就會連中三元(即解元、會元、狀元)。很多望子成龍的父母帶著子女來此祈拜。奎星閣又名“戲臺”,它是湖南省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戲臺。戲臺基座上有四個大銅錢孔,它們起擴音的作用,是最原始的音箱了,同時也象徵著國富民強,國泰民安。從基座通道穿過奎星閣後,則可看到戲臺兩側保存下來的“凡事莫當前,看戲不如聽戲樂;為人須顧後,上臺終有下臺時”的對聯,橫匾是“古往今來”。對聯寓意深刻,具體答案自己去體會。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廟的第三進叫“正南門”,它由三個拱門組成,很像一個“川”字故又叫“川門”,川門的寓意是指前來朝拜南嶽聖帝的信士川流不息、絡繹不絕。川門分為正川門和東、西川門。正川門在古代只有帝王天子和朝廷命官才能通行,平民百姓,只能走東、西川門。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大廟的第二重院落,它縱深不長,橫向卻很寬。院落東邊是“文昌殿”,通大廟東側的八個道宮;西邊是“六寺同門”,通大廟西側的八個佛寺。道士道姑及和尚尼姑共同居住在南嶽大廟兩側的奇特現象,便形成南嶽八大怪之一“和尚道士住一塊”。

院落正中是大廟的第四進御碑亭。亭系木結構,為八角重簷歇山頂建築。亭內立著清康熙皇帝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撰寫的《重修南嶽廟碑記》石碑,碑文刻著“南嶽為天南巨鎮,上應北斗玉衡,亦名壽嶽。主靈長於祿位,綿福祚於子孫,載在星經,由來尚已”等279字,不僅在宋徽宗之後再次詔定南嶽為“壽嶽”,更為重要的是,康熙皇帝在御碑中欽定南嶽衡山為億萬臣民的“主壽之山”,成了“壽比南山•南嶽衡山”最權威的佐證。人們常說:“摸摸烏龜頭,一生不用愁;摸摸烏龜背,大富又大貴;摸摸烏龜嘴,夫妻不吵嘴;從頭摸到尾,萬事不後悔”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第五進嘉應門。嘉應門是歷史上迎送賓客的儀門。嘉應二字取自《漢書.禮樂志》中“天地順而嘉應降”,有貴客從遠方而來的意思。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嘉應門後的第三重院落為南嶽大廟的主院,由御書樓、正殿、寢宮和東西長廊組成。正殿居中,前為御書樓,後為寢宮,長廊環伺左右,周圍還有很多古樹名木。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大殿正中漢白玉基座的神龕內供奉著金身冠冕、神態威嚴、有求必應、高達6.3米的南嶽司天昭聖帝坐像,也就是萬民朝拜的南嶽衡山之神——祝融火神。祝融是上古軒轅時代黃帝手下的一名火正官,由於他以火施化、教民熟食、生火禦寒、舉火驅獸,制樂作歌,以諧神明,以和人聲,其功德光融天下,所以黃帝封他為管火的火正官即火神,又叫“赤帝”,並委任他主管南方事務。祝融以南嶽衡山為棲息之所,死後葬于衡山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正殿的後院是大廟的第四重院落,由寢宮、注生殿、財神殿、轄神殿、文殊殿和北後門組成。請看:寢宮是大廟的第八進,殿中神座上供奉著南嶽聖公聖母,聖公聖母是保佑夫妻恩愛、白頭偕老,百年好合的。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大廟第九進,是大廟中軸線上的終點。後門為單簷硬山三開間,東有注生殿,財神殿。西有轄神殿和文殊殿。北後門的東側有玄園,可通東八觀。西側有禪園,可去西八寺。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從禪園進入西八寺再到東八觀遊覽,西側有八個寺廟,西八寺由前至後依次為化城寺、崇寧寺、雲峰寺、觀音閣、老南臺寺、忠靖王殿、天堂寺、金龍寺。東側有八個道宮,由道教獨管。東八宮由前至後依次為玉虛宮、萬壽宮、清和宮、仁壽宮、三元宮、壽寧宮、純陽宮、銓德觀。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整體感覺,道宮修繕的漂亮。

從南嶽大廟北門出來步行(也可坐免費1路公交)到萬壽大鼎,鼎上銘刻著一萬個“壽”字。寓中華萬壽、萬民永壽。然後再逛一逛周邊的廟宇,回旅店休息好,準備明天登衡山。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第二天:衡山早上4:30開始步行登衡山,天還是黑黢黢的,盤山公路只能藉助偶爾上山送貨的汽車或摩托車的燈光暫時看清道路,到了梵音谷藉助手機進入但只能看見眼前的小路,景緻一律看不到,只能藉助水聲蟲鳴自己想象,緊走出梵音谷還是上到盤山公路這樣好像還安全點。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這是其他時間拍的勝利坊和票務大門入口,晚上就是從這進入開始爬山的。

大晚上的一個人都沒有,走到這個神廟前,挺嚇人的。好像是路神廟。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天有點矇矇亮來到忠烈祠,依然有些陰冷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路過穿巖詩林,沒有上去看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步行到半山亭車站停靠點,在這休息一下補充能量,繼續前進。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獅子巖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上封寺位於衡山山頂附近,是南嶽最早的古剎之一,隋朝以前叫“光天觀”,被道教尊為第二十二福地。上封寺右上為觀日臺,左上為祝融峰。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登衡山必登祝融峰,古人說:“不登祝融,不足以知其高”,唐代文學家韓愈詩云:“祝融萬丈拔地起,欲見不見輕煙裡”。這兩句既寫了祝融峰的高峻、雄偉、又寫了衡山煙雲的美妙。軼聞傳說:祝融氏由於跟火親近,成了管火用火的能手。黃帝就任命他為管火的火正官。南方有個氏族首領名叫蚩尤,經常侵擾中原,弄得中原的人無法生活。黃帝就號令中原的人聯合起來,由祝融和其他幾個將領帶著,祝融用火攻戰勝了蚩尤,立了大功,黃帝重重封賞了他,他成了黃帝的重要大臣。

部隊班師回朝時,路過雲夢澤南邊的一群大山。黃帝把祝融叫到跟前,故意問道:"這叫什麼山?"祝融答道:"這叫衡山。"黃帝又問:"這山的來歷如何?"祝融又答道:"上古時候,天地一片渾沌,像個雞蛋。盤古氏開天闢地,才有了生靈。他活了一萬八千年,死後躺在中原大地之上,頭部朝東,變成泰山;腳趾在西,變成華山;腹部凸起,變成嵩山;右手朝北,變成恆山;左手朝南,就變成了眼前的衡山。"剛剛說完,黃帝緊接著又問:"那麼,為什麼名叫衡山。"祝融馬上答道:"此山橫亙雲夢與九嶷之間,像一杆秤一樣,可以稱出天地的輕重,衡量帝王道德的高下,所以名叫衡山。"黃帝見他對答如流,非常高興,笑呵呵地說:"好哇!你這麼熟悉南方事務,我要委你以重任!"但黃帝並不說出是什麼重任。

隊伍在衡山駐紮下來了。黃帝登上最高峰,接受南方各個部落的朝拜。許多氏族首領會集在一起,大家都很高興,祝融一時興起,奏起了黃帝自己編的曲子-咸池之樂,黃帝的妃子嫘祖也踏著拍子,跳起舞來。大家見了,都圍著黃帝跳了起來。跳了個痛快以後,黃帝叫大家靜下來,說:"我就位以來,平榆罔,殺蚩尤,制訂曆法,發明文字,創造音律,編定醫書,又有嫘祖育蠶治絲,定衣裳之制。現在天下一統,我要奠定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從今以後,火正祝融鎮守南嶽。"大家一聽,都大聲喊著:"萬壽無疆!萬壽無疆!"祝融這時才知道,原來黃帝說的委以重任就是這麼回事。

黃帝走了以後,祝融被留在衡山,正式管理南方的事務。他住在衡山的最高峰上,祝融治理下人丁興旺了,雞鴨成群了,五穀豐登。百姓尊他為帝。祝融以火施化,火是赤色百姓就叫他赤帝,從此,祝融就被大家尊為赤帝了。融在衡山上活到一百多歲才死去。百姓把他埋在衡山的一個山峰上,並把這個山峰命名赤帝峰。他住過的最高峰,大家就一直叫做祝融峰。在祝融峰頂上,百姓們修建了一座祝融殿,尊他為南嶽聖帝,永遠紀念著他的功德。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在下山的路上有個岔口,在道路右側,是一條“朝拜古道”,路牌指示通往“會仙橋”景點,(記住參觀完還要原路返回,步行到南天門坐觀光巴士擺渡中心。)沿古道走去。經過“不語掛錫”石刻。接著便看到“帽子巖”,它為一花崗岩柱狀岩石景觀,帽子石柱高約15米,直徑12米,頂部形成一個小圓球,遠望像小孩戴的帽子。據說在衡山花崗岩體中形成石柱景觀的較少。衡山會仙橋 ,俗名試心橋,又叫仙人橋,景點為南嶽衡山"八絕"之一,位於衡山主峰祝融峰巔側下的青玉壇,壇基是一片平坦的大岩石,可容數十人。巖下有大小兩石,小石僅大石半,中有石橋可通,橋極險窄,僅可容步,人多不敢過,故又名試心橋。據道家言,青玉壇是烏青雲所創,為第二十四福地,乃群仙聚會之所而名。站在會仙橋,還可望見祝融峰側一巨石,宛如烏龜,人稱"金龜朝聖",登臨此處,如入仙境。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橋”,是一塊長約1米,寬約1尺的石板,橋下萬丈深淵,叫人膽戰心驚,故又俗稱“試心橋”。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坐車下山,來到遊客服務中心,完成南嶽衡山之旅。回到旅社拿行李,坐車去衡陽。在路上,自己感慨寫到:年近五十到衡山,徒步登上祝融峰,征服五嶽實夙願,要為自己點個贊。

衡陽石鼓書院,乘車到達衡陽,坐車去石鼓書院,中國古代書院的排名,眾說不一,各有見解。有的稱“應天書院、嶽麓書院、嵩陽書院、白鹿書院”為四大書院;宋末馬端臨《文獻通考》中《學校考》指出“應天書院、嶽麓書院、石鼓書院、徂徠書院”為宋朝四大書院。

千年學府――石鼓書院,我國宋代四大書院之一。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湖湘文化”的一個重要發源地。國家級“AAA”人文旅遊景區。座落於衡陽市城北蒸、湘、耒三水彙集的石鼓山上。地理位置獨特,遠山而不僻,近市而不囂。 石鼓山海拔69米,面積為4000平方米。石鼓之名,遠不可稽,說法不一。一曰:“石鼓四面憑虛,其形如鼓”。如酈道元《水經注》所載:“山勢青圓,正類其鼓,山體純石無土,故以狀得名”。二曰:“石鼓三面環水,水浪擊石,其聲如鼓”。

山上綠樹成蔭,風光秀美,亭臺樓閣,飛簷翹角相得益彰。江面帆影點點,漁歌唱晚,自古就有“石鼓江山錦繡華”之美譽。衡陽古八景的其中兩景“朱陵洞內詩千首”、“青草橋頭酒百家”也在此地。千百年來,歷代文人墨客紛至沓來,吟詩作賦,對酒當歌,韻味無窮。重修後的石鼓書院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恢復了中國古書院 “講學”、“ 藏書”、 “祭祀”三大功能。整個仿古建築群以白牆、黛瓦、深色柱為基調,總體顯得莊重、古樸、典雅。書院則採用封閉式管理,遊客遊覽需憑門票出入,門票成人價為20元/人。

從遠處眺望,石鼓書院依山而建,屹立在蒸水和湘水會合之處,都是古代建築,灰色的屋頂,翹得高高的屋簷,白白的牆壁,映在蔥鬱參天的綠樹中,顯得十分漂亮。有說是因為這座山像一面石鼓的形狀,還有說是因為水浪拍打的聲音像鼓聲”。

從驗票口進入,過一條寬寬的石橋長廊,直達“禹碑亭”,亭子中央置放著一塊禹碑,碑文為蝌蚪文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穿過禹碑亭,長廊盡頭有石階,便是石鼓書院的山門,與眾不同的是其他地方門兩側用石獅,這裡門側兩邊各豎一石墩似鼓狀,山門用篆書書對聯為:“脩名千佛上;至味五經中”。石鼓山歷來與道教文化有頗深淵源,後來建立石鼓書院是以“四書五經”作為正統教育教材,這副對聯則是石鼓文化和石鼓書院的真實寫照。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大觀樓史建於明萬曆年間,為石鼓山巔觀景建築。樓名寓意登樓攬勝,心載天下,故謂之“大觀”。如今在修復的大觀樓一樓內,可以看到“書院七賢”的畫像掛在堂前,正是因為有這一群文人雅士才有如今的石鼓書院。二樓收藏著各地名人為大觀樓所題的詩詞和書畫,即藏書樓,以完整體現古代書院講學、藏書、祭祀三大基本功能。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大觀樓的後面就是“合江亭”,亭樓上可登高攬勝,牆壁上掛著韓愈當年遭貶途經衡陽、遊覽石鼓山、不禁悲從中來,感概萬千吟下的千古絕唱《題合江亭寄刺史鄒君》:“紅亭枕湘江,蒸水會其左。瞰臨眇空闊,綠淨不可唾。維昔經營初,邦君實王佐。剪林遷神祠,買地費家貨。樑棟宏可愛,結構麗匪過。伊人去軒騰,茲宇遂頹挫。老郎來何暮,高唱久乃和。樹蘭盈九畹,栽竹逾萬個。長綆汲滄浪,幽蹊下坎坷。波濤夜俯聽,雲樹朝對臥。初如遺宦情,終乃最郡課。人生誠無幾,事往悲豈奈。蕭條綿歲時,契闊繼庸懦。勝事誰復論,醜聲日已播。中丞黜兇邪,天子閔窮餓。君侯至之初,閭里自相賀。淹滯樂閒曠,勤勞勸慵惰。為餘掃塵階,命樂醉眾座。窮秋感平分,新月憐半破。願書巖上石,勿使泥塵涴”。

合江亭廊柱上一對聯曰:“石鼓雙江水;昌黎一首詩。”正是對合江亭命名由來的最好詮釋。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南嶽——衡山兩日自助遊

回到衡陽火車站坐車到岳陽,準備開啟岳陽之旅。

衡山旅遊注意事項:

1、 若徒步登山,最好沿公路走,然後步入各景區,公路比山道好走,你看似石階近,但登山費力,我和二個年輕人試過,他們登一股石階,我走公路,最後倒是我先到。

2、 徒步登山,這樣各個景區自己都能夠掌握是參觀還是放棄,若坐觀光車,司機只在半山亭,和忠烈祠停靠,有時車上如果沒人提出這兩個地點下車他都不停,而且從這兩個站點下車參觀其他景區,跟徒步爬山沒有區別。

3、登山不要吃得太飽,只要不感覺到餓就行,因為都是盤山公路,觀光車開的很快,坐車會暈車,一車人會有一大半不舒服。

4、 衡山也就是山下梵音谷和南天門至祝融峰可看,因此建議乘坐往返觀光車,因為要是徒步,公路上盡吃汽車尾氣。

5、建議時間安排上先遊覽南嶽大廟及周圍廟宇,再安排登山,這樣不至於登山疲憊回來,影響參觀南嶽大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