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最“委屈”的名山,稱了700多年“南嶽”,如今卻少有人知

提起名山大川,一般都會想到三山五嶽,五嶽為華夏名山之首,無論是其秀美的景色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都早已聞名世界。眾所周知,五嶽其中之一的南嶽是湖南衡山,但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最初的南嶽並非衡山,而是安徽三大名山之一的“天柱山”。

安徽最“委屈”的名山,稱了700多年“南嶽”,如今卻少有人知

天柱山,位於安徽潛山市西部,天柱山是一座與黃山、九華山齊名的名山。早在春秋時期,周王朝在此建立皖國,天柱山當時屬於皖伯封地,因此又名“皖山”或“皖公山”,安徽的簡稱也是由此而來,後來因天柱山主峰天柱峰造型如“一柱擎天”而更名天柱山。

安徽最“委屈”的名山,稱了700多年“南嶽”,如今卻少有人知

在西漢元封五年時,漢武帝劉徹巡狩時來到了天柱山,因天柱山景色優美且山峰奇秀,而御封其為“南嶽”,直至到了隋文帝時期,改衡山為南嶽,天柱山稱為“南嶽”的時間長達700多年,即便天柱山不再稱為南嶽,當地人也會稱之為“古南嶽”。

安徽最“委屈”的名山,稱了700多年“南嶽”,如今卻少有人知

當然,天柱山也並未因沒有了“南嶽”的稱號而被冷落,歷代以來不乏文人墨客來到天柱山遊歷觀光,李白、王安石、白居易、陸游、楊萬里、蘇東坡等著名的詩人都曾到過天柱山,被眼前的奇特的風景所吸引,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在一塊巨型石壁之上刻有李白的《江上望皖公山》:“奇峰出奇雲,秀木含秀氣;清宴皖公山,巉絕稱人意。”這是李白渡江到皖西眺望天柱峰寫下的。

安徽最“委屈”的名山,稱了700多年“南嶽”,如今卻少有人知

陰雨天時的天柱山景色與黃山比較類似,同時天柱山間也有許多造型別致的松樹,一眼望去,空氣中瀰漫著霧氣,猶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畫一般,身臨其境,讓人流連忘返。

安徽最“委屈”的名山,稱了700多年“南嶽”,如今卻少有人知

上天柱山可以先乘坐一段纜車,待下纜車後還需要沿著山間石階行走大約1個小時即可到達山頂,途中古木參天,風景格外的幽靜,不時還可以看到行走在梯階上的挑夫,是他們的辛苦勞作給遊客帶來了諸多便利,值得我們尊敬。

安徽最“委屈”的名山,稱了700多年“南嶽”,如今卻少有人知

天柱山的景點非常多,有天柱峰(天柱山最高峰,必去之處)、一線天、渡仙橋、神秘谷、煉丹湖、飛來峰、天柱松等,基本上走在山間一步一景、移步換景,讓人應接不暇。不過,天柱山如今的知名度似乎並不高,甚至少有人知它在哪裡。

安徽最“委屈”的名山,稱了700多年“南嶽”,如今卻少有人知

徒步山間石階確實是一個體力活,但到達山頂後的景色定會讓你忘卻了前面的艱辛,雖然我們去的那天天氣很差,整座山都瀰漫在大霧中,但也收穫了別有一番韻味的景點。

安徽最“委屈”的名山,稱了700多年“南嶽”,如今卻少有人知

在天柱山海拔1100米處有一座面積頗大的湖泊,為煉丹湖,是我國第三大高山人工湖,湖水碧綠清澈,尤其是在這種天氣下,湖面上煙雲嫋嫋,有一種如臨仙境的感覺。

安徽最“委屈”的名山,稱了700多年“南嶽”,如今卻少有人知

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安徽這座“古南嶽”天柱山?對這裡的景色有什麼印象?你認為和衡山相比,哪裡景色更秀美?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