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新任职“笔杆子“,材料开窍的6条建议(醍醐灌顶)

前几天,一个学弟跟我打电话说,去年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考上了省城的一个公务员编制,结果,没高兴几天,就为材料的额事挠头了。

虽然他是名牌大学毕业,但对于材料这个陌生的“行业”还是两眼一抹黑的,今天,我们就来给那些体制内新任职“笔杆子”提一些建议。


体制内新任职“笔杆子“,材料开窍的6条建议(醍醐灌顶)

古人常讲:文以载道,文以辅政。

好的公文从古至今不仅是日常办公、落实命令的重要工具,更是治国安邦、施行政策的有效方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初入公文写作大门的新手,往往因为阅历有限、积淀浅薄会走很多弯路,从而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精力。

《诗法正宗》中有言:“学问有渊源,文章有法度,得则成,失之则否”。

公文写作的方法数不胜数,笔者就新手初学这个阶段整理出6条建议,从而使他们找到一条春意盎然的“上山小径”,避免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


体制内新任职“笔杆子“,材料开窍的6条建议(醍醐灌顶)

01

纵观全局有站位

确立站位是公文写作的第一步,能够确保写作方向正确,否则文笔再好,也将南辕北辙。

一方面要有社会站位。有了社会大背景的底色衬托,写出的公文才能高,才能新、才能实,这就需要我们勤奋学习社会时政、学科理论、各级会议精神等知识,从中汲取理论营养,打开公文写作的思想源。

同时,也要认识到获取社会背景知识的过程是长期性的,不能“毕其功与一役”,而是要始终坚持学与思、知与用、博与专相结合。

另一方面要有领导站位。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公文写作的路线是由领导意图决定的,所以学会写领导所想,写领导所讲,写领导所做是写作者必须精通的技能。

这需要我们把功夫用在平时,多关注领导的个性、经历和想法,把这些重要的资料收集起来,将零散的东西精心提炼,便于写作时抓大放小、“一线串珠”。


体制内新任职“笔杆子“,材料开窍的6条建议(醍醐灌顶)

02

博识深思有格局

人生要有大格局、大境界,写文章、写材料也要有大格局、大胸怀。

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对大局了然于胸,对大势洞若观火。那么如何做到有格局?

一要掌握“四情”。即上情、中情、下情、外情。公文本是上传下达之用,知上情才能更好理清写作意图,知中情才能更好统筹各方、兼顾上下,知下情才能更好按照实际情况部署工作,知外情才能更好依势而行、顺势而为。

二要精于构思。其重在一个“谋”字,即对写作过程通盘的谋划,可按工作需要包括传达之需、整改之需、指导之需和知照之需;

可按文件要求,在吃透原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理出行文落实的关键要素;可按文种规范,只有掌握了各文种基本的格式套路,才不会出现偏题漏写的情况。

三要善于破题。不管遇到什么题目,脑中始终要浮现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以便明晰写作对象、分析写作依据、定下写作思路。

对于破题方法,可以从高处着眼即取决于作者思想认识的高度、知识水平的高度和写作能力的高度;可以从新处着眼即关注社会新动向、关注发展新趋势、提出工作新思路;可以从奇处着眼即找准写作对象的独特点、写作内容的闪光点、写作方法的创新点。


体制内新任职“笔杆子“,材料开窍的6条建议(醍醐灌顶)

03

纲举目张有章法

劣质的文章各有不同,优质的文章却总能找到相似之处,就文章整体结构而言,给人感觉是眉目清楚、前后呼应、层次井然、浑然一体,总结起来就是有章法。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笔者认为可分三步走。

一是精心立意。“意”是统摄文字“三军”的主帅,一般过程是凝神结想,通过对脑海里的“仓储”进行前后左右的审查,确定基本方向;

精挑细选,经过一番去除取精由表及里的思维活动,圈定立意的大致范围;字斟句酌,对思维中留下的“精粹”进行归类重组确定框架;添砖加瓦,对确定的框架进行充实完善的工作。

二是注重逻辑。讲究逻辑的公文才能文思缜密、文气畅通。

在行文过程中,要符合语言逻辑、事理逻辑、思维逻辑,要合乎主题、合乎语法、合乎规范,要与事实一致、与常理一致、与文理一致。

三是搭建结构。好的结构会将材料、观点等内容要素有步骤、有主次地加以组织安排,使文章成为一个紧密统一的整体,使公文“言之有序”。

结构的选择可以是“怎么看,怎么样,怎么办”;也可以是“依据什么,针对何事,如何去做,达到什么效果”等等,概括起来就是要重点突出、布局均衡、结构完整、思想统一、血肉丰满、环环相扣、气韵贯通。经过反复打磨的结构,就能像经典建筑那样“气象万千、气度非凡”。


体制内新任职“笔杆子“,材料开窍的6条建议(醍醐灌顶)

04

厚积薄发有积累

泰山不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这两句古语说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写材料更要靠积累。从个人体会来看,“以下四件套”少不了。

一是思想积累。我们的思想源泉可以从有关政策文件的准确领会中得到,可以从领导一贯要求的全面把握中获取,可以从时势发展理念的密切关注中取得,可以从相关业务知识的不断学习中获取。

二是语言积累。自备接收器,通过每天精读报纸、浏览网页、讨论交流收集重要信息;

多建语言库,在突出重点方向的同时,尽可能杂一些、广一些,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管理的等等,只要于学有益、于用有助,就要多多益善,并做好分门别类的整理工作。

三是知识积累。根据公文所承载的使命,写作者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根据公文所凭借的行政资源,写作者需要具备必备的法规知识;根据公文所担负的实际职能,写作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四是写作积累。善于学习可以永久保鲜,紧跟时事,不然迟早有一天思想之源会枯竭;孜孜以求反复修改,方能打造精品;

钻研业务则要对自己从事有关的政策法规、专业知识做到如数家珍,如此才能使文章获得与众不同的高度和深度。


体制内新任职“笔杆子“,材料开窍的6条建议(醍醐灌顶)

05

惜墨如金有干货

所谓的有干货,通俗理解就是文章要实,不能空,至少没空话、套话、废话。当前,很多文章标题做得漂亮,但拿起来一看,没有实质性内容,那就是一个“花架子”,这种“假长空”的文风还有一定市场,其本质也是一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对于新手而言,初学之时切不可误入歧途,我们所要提倡的是“短实新”的文风,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坚持“三精”。

一要精炼。好的文章都是高度概括、语言凝练、笔简意丰。新手刚开始学写材料时,往往较难做到这一点。写东西事无巨细、从头到尾、眉毛胡子一把抓,像记流水账,一捏全是水,没有干货,没有骨头。要提高概括、提炼的本领,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善于抓住重点、突出特点、发现亮点。

二要精准。对一项工作、一件事情的表述、评价要尽可能客观准确,不能变形走样,也不能加料注水。在“引经据典”时,要讲究出处,严格核准,精准使用。

三要精纯。精纯的重要表现就是文字干净。文字干净的背后是语言的雅致、流畅和真诚,不刻意炫耀、不矫揉造作,更不会浮夸乱弹,这样的文章才能感人,才能让人信服。所以,我们每次写好材料之后,要留点时间给自己删改,删繁去芜,让文字干净些。


体制内新任职“笔杆子“,材料开窍的6条建议(醍醐灌顶)

06

奋发图强有情怀

王国维谈治学曾有“三重境界说”,而写材料也有“三重境界论”,就是“不怕写、写不怕、怕不写”。要做到这个语序不同的“三个字”,需要有为文字工作投入真感情的奉献情怀。

一是不怕写。就是通过长期的写作锻炼,你渐渐掌握了各类文种写作的技能技法,不再因为不熟悉而胆怯、不再因为不懂不会而推脱,而是任何材料来了都不怕,能够迎难而上、积极求进,这时说明你有了写材料的勇气和能力。

二是写不怕。就是写得再多、再难、再苦也不怕,即使熬夜加班、即使反复修改、即使困难重重,也不能动摇你把文章写完写好的意志力,这时说明你有钻研的韧劲、能吃苦的精神,同时也还有不怕推倒重来的强大心理承受能力。

三是怕不写。对于写文章,你始终有一种危机感,怕写作能力不被认可,怕领导不给机会让你写,怕自己的写作能力得不到进步。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空杯”心态,这时说明你始终在加强学习、与时俱进。

写材料是公认的“苦差事”,过去我们常说,写材料的人是“身边上的红人、工作上的苦人、生活中的穷人、家庭里的罪人”。但这种“苦差事”,对机关新人来说,是一种最有效的淬炼,它能够快速提高理论水平、业务水准、思维能力、大局观念等综合素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