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景(燕京八景):盧溝曉月

北京八景老北京人又叫“燕京八景”,是老北京著名的八處景點,分別是:

太液秋風、瓊島春陰、道陵夕照、薊門飛雨、西山積雪、玉泉垂虹、盧溝曉月、居庸疊翠。清代乾隆皇帝親自主持更訂名目,在每一景點所在地,樹御碑一通,正面是欽定的八景名稱,背面是七律詩。

盧溝曉月

“盧溝曉月”之景在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之處。在橋的東西兩頭各立御碑一通,東頭為清代乾隆帝御書碑陽“盧溝曉月”,碑陰“茅店寒雞咿喔鳴,曙光斜漢欲參橫。半鉤留照三秋淡,一蝀分波夾鏡明。入定衲憎心共印,懷程客子影猶驚。邇來每踏溝西道,觸景那忘黯爾情”。西頭則是清康熙帝於1698年為記述重修盧溝橋而豎的御製碑。

北京八景(燕京八景):盧溝曉月

“盧溝橋” 在北京廣安門外西南,今北京市豐臺區杜家坎收費站北,橫跨永定河上。金代以前,盧溝河寬闊而湍急,過河困難,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至明昌三年(1192年),在盧溝渡口建造了一座永久性大石橋,名叫“廣利橋”,即中外馳名的“盧溝橋”。

北京八景(燕京八景):盧溝曉月

“盧溝曉月”美景。在金代的時候,這裡澗水如練,西山似黛,每當黎明斜月西沉之時,月色倒影水中更顯明媚皎潔。有資料註解說:“每當五更雞唱,斜月西沉,盧溝橋的月色格外嫵媚,因以得名盧溝曉月。”《北京八景圖》記述:“成於金明昌三年,橋之路,西通關峽,南達江淮,兩旁多旅舍。以其密爾京都,行人使客,往來絡繹,疏星曉月,曙景蒼然,亦一奇也,故曰盧溝曉月”。

北京八景(燕京八景):盧溝曉月

2000年,政府曾努力恢復過曉月湖的水面,但最終因缺水而放棄。2008年5月份,豐臺區政府啟動永定河的蓄水工程,其中包括恢復曉月湖面, 7月20日,隨著南水北調京石段40萬立方米衝管道棄水流入曉月湖,乾枯20多年的盧溝曉月湖終於有了水波映月的條件,“盧溝曉月”奇觀得以在2008年中秋佳節期間再現成功。

期待您盧溝橋賞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