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菜鳥到高管,改變我命運的10句話(獲益匪淺)

從菜鳥到高管,改變我命運的10句話(獲益匪淺)

如果可以選擇,你願不願在職場大展拳腳展翅高飛?

我想很少人會說“不”。

幾乎每一個進入職場的人,起初都抱著雄心壯志,希望能幹出一番事業。但是最終還是要面對現實,成功者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都將陷於平庸。這也說明了職場競爭的激烈和殘酷。

為什麼同樣起點的人,職業發展短短几年就會拉開差距呢?原因當然有很多。

從我自身經歷出發,這十句話對我的事業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你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搞定事情

在職場中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搞定事情的能力。你可以有100種理由說,這件事我不懂,這個業務我從沒接觸過。但是公司請你來,就是你要把事情幹好。

很多年前,老闆讓我核算一個業務模式,我做了幾次他都不滿意。我哭喪著臉說我從沒有做過這種核算。老闆急了,他在電話那頭衝我大叫,不會你就去想辦法。

我之後找到業務經理和財務經理,在他們的幫助下完成了老闆的要求。在職場中你會遇見非常多你不懂的東西,很多時候我們都得逼自己搞定。事實上,也只有敢於嘗試舒適圈以外的東西,才能加速成長。

完成不了任務,永遠沒有藉口。

從菜鳥到高管,改變我命運的10句話(獲益匪淺)

2.所有成功的背後,都有著不為人知的艱辛

成功的人很少會提起自己辛酸的奮鬥史。但是,我從沒見過一個隨隨便便成功的例子。

我的一位前同事,現在是年薪千萬的副總裁。曾經由於連續加班出差,在辦公室累到暈倒。

我的一位客戶朋友,一個人在北京打拼事業,老公和兩個幼女留在廣州。作為企業高管的她,常常忙碌到一個月都不能回去一次。

不努力就想成功,不付出代價就想發達,這絕對是天方夜譚。

很多人說沒有方向光努力沒有用。我認為這句話說反了。努力是一種習慣,只有習慣了努力,才有可能找到方向。整天沉迷於遊戲是找不到方向的。

從菜鳥到高管,改變我命運的10句話(獲益匪淺)

3.工作挑戰越大,你就越有價值

通常工作5年後,人和人的差距就會拉大。

剛開始工作時,人都是從基層做起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人選擇一些輕鬆的工作方式,而有些人則選擇一些挑戰性較大的工作。工作挑戰程度的差異,也會隨著經驗的增長,帶來明顯的差距。

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做多少年工資都沒有太大變化。而有些工作,經驗越豐富個人就越值錢。

判斷自身價值最簡單的一種方法就是,看看自己能為企業帶來多少價值。為企業貢獻價值越大的人,就越值錢。

想要讓自己有更大的發展,就要敢於迎難而上。

從菜鳥到高管,改變我命運的10句話(獲益匪淺)

4.在風口上,豬都會飛,這是真理

我以前的一位下屬,在離開公司後創立了自己的公司。昨天他告訴我,他的公司剛完成了C 輪融資,估值8個億。要知道他創立公司才6年的時間。他不止一次對我說,自己走了大運,站在了電商這個風口。

過去幾年,只要從事和互聯網相關業務的人,無論是電商、社交媒體、微信公眾號還是互聯網金融,個人價值都水漲船高。這個增值速度可謂極其驚人。

如何能夠看到趨勢呢?一方面用開放謙卑的心態去看待新事物,一方面要不斷加強學習成長。

並且當機會來臨時,有破釜沉舟敢於從頭開始的魄力。

選擇大於努力。你可能認為說得很空,但事實就是如此。

從菜鳥到高管,改變我命運的10句話(獲益匪淺)

5.在舒適圈待久了,你就再也跳不出來

每一個職位都有一定的侷限性。通常做了一段時間後,工作就成了重複性勞作,可學習的空間變得十分有限。那些說自己有10年工作經驗的,也許真正的工作經驗只有2年。因為其餘8年都是在重複。

大多數人都不會主動選擇變動,做這樣不用動腦筋的工作,駕輕就熟又舒服。為什麼要改變?

我有些下屬,在同一個中低崗位做了10多年,他們從沒有考慮過變動。每一年的業績評估都讓主管很為難,well,他是個好人,做事也比較認真,但也就是這樣了。

年齡增大,職位卻一直徘徊在中低層的時候,你的忠誠在公司眼中並不值錢,甚至你會成為公司最先想淘汰的人。現實真的很殘酷。所以,要想辦法不斷跳出舒適圈,讓自己始終走在成長的路上。

如何判斷是不是舒適圈?

當一份工作做了幾年後,不用動腦就知道怎麼做,身邊的同事、客戶都和親人一樣熟悉,這個時候就要警惕,你有可能進入舒適圈了。

我在上一家企業做了9年。雖然時間很長,但是我從事了4個不同的崗位。從銷售到市場,每一個職位都是我主動要求調崗的。

我總是推動自己不斷學習,迎接新的挑戰。通過各個崗位的歷練,我得以擁有多角度的視野和豐富的職場經驗。

想發展就要自我驅動,勇於跳出舒適圈。這是一種不斷挑戰自我的勇氣和能力。


從菜鳥到高管,改變我命運的10句話(獲益匪淺)

6.不堅持學習,你會被困住

小時候,我們都聽過井底之蛙的故事。沒想到,長大後很多人竟然也會成為蛙中的一員。

不妨看看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為數不多的人是不是都是同事?或者是一些交往多年的老友?

幾乎每個人的生活工作圈都是狹窄的。年復一年沒有變化的工作生活,會讓人們相信,眼前看到的世界就是全部了。於是他們被困在其中出不來,當遇到困難時,輕易就被打倒。

我身邊多數人都沒有看書的習慣。世界在高速發展,而不看書的人的認知只停留在辦公室的格子間,或者停留在油鹽醬醋中。這就像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圈,越不學越不懂,越不懂越痛苦。

不會學習的人,通常職場發展也很有限。因為建立影響力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都需要廣泛的認知。而這些除了學習別無他法。


從菜鳥到高管,改變我命運的10句話(獲益匪淺)

7.學會和上司相處,是你必須擁有的能力

上司可以說是決定我們職場命運的人。如果能有幸跟隨一位能力很強的上司,職場發展將有機會隨著上司的發展而直線向上。

我有一位朋友,她在做管培生的時候向一位高管彙報。這位上司賞識她的聰明能幹,用心栽培她。上司事業一直上升,她也跟著不斷晉升。30歲出頭,就已經成為業務總監。

和上司相處絕對是門學問。我認為最關鍵的四個字就是把握分寸。

如何把握分寸?一方面不要害怕上司,一方面永遠要足夠尊重。

但凡有能力的上司,都不會器重那些見到他就繞道走的下屬。這是因為:

從菜鳥到高管,改變我命運的10句話(獲益匪淺)

如果想給上司留下好印象,首先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相信職位有高低,但是人格是平等的。自己可以憑藉實力來說話。

還有一種員工能力和態度雙優,很受上司器重。這時候難免滋生驕傲情緒,說話不給上司面子。尤其是受到上司的重視時,更是得意忘形,感覺天下都是自己的了,不把上司放在眼裡。

這種界限感一旦失去,對上下級關係的破壞是極具殺傷力的。

尊重扶持你的人,這是一種職業素養。

從菜鳥到高管,改變我命運的10句話(獲益匪淺)

8.不會做人,你就走不遠

職場的初級階段強調個人能力,越往上走越重視合作關係。因為複雜的業務必須抱團才能完成。在職場想持續取得優異的業績,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合作共贏。只會單打獨鬥的人,註定在職場走不遠。

但是很多人卻意識不到人際關係的重要性。為了眼前一畝三分地的利益,為了爭得一時的輸贏,不惜和同事爭吵反目。在工作中發生矛盾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關鍵在於你能不能站在雙方的角度,考慮如何達成共同的目標,而不是責罵和吵架,這樣既不利於事情的解決,對人際關係也是一種破壞。

有人說,來職場不是為了交朋友。這樣的理解有很大誤區。沒有朋友意味著你得不到別人的幫助,同時對你個人口碑也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這些足以阻擋你職場向上的道路。

前段時間看關於司馬懿的電視劇《虎嘯龍吟》,他是三國時期魏國大將軍,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重臣,在三國如此複雜的政局中笑到最後。他說,我一路走過來,沒有敵人,只有師長和朋友。

何為貴人?人人皆貴人。明白這個道理,你就知道會做人,善於合作有多麼重要。

如果你平時建立了良好的人脈關係,當有一天你離開企業,即使之後不怎麼聯繫,只要你有需要,人們仍然會願意給你幫助。你永遠不知道未來有誰會幫到自己,但是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這一點卻是真理。

從菜鳥到高管,改變我命運的10句話(獲益匪淺)

9.不要在平臺的光環下迷失了自己

很多人在公司做出了一些成績,受到公司認可的時候,會誤認為這完全是自己的能力。殊不知,你可以做成一件事,和公司的品牌、團隊的合作,以及各種資源密不可分。

我年輕時就犯過這樣低級的錯誤。每次談判成功,我都認為是自己能力卓越。那時候客戶見到我們總是畢恭畢敬的,我感覺自己厲害極了,談判技巧一流,只要我一出馬總能搞定。

但事實上,我們那時的產品很好,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換成任何一個人去談判,客戶都會答應。客戶哪裡是給我面子,分明是看在我代表的公司和產品的分兒上。

只有去掉公司的光環,方能真正認清自己的能力。沒有公司,還有人認識你嗎?沒有公司,你還能被客戶如此重視嗎?沒有公司,你能輕易地談成這麼一大筆生意嗎?

一旦意識到失去了公司,自己便成為nobody,你就再不會對客戶吆五喝六,你也就不會看不起同行。

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價值,才能保持謙卑的心態。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客戶保持長期友好的合作關係,和同事以及同行建立良好的人脈關係,你才能走得更遠。

從菜鳥到高管,改變我命運的10句話(獲益匪淺)

10.你和公司的關係應該是聯盟關係

很多人在事業發展順利的時候,會誤認為公司是家。自己效忠於公司,也希望公司會十年如一日地栽培自己。

但是,家沒有解僱概念,公司卻有。現在幾乎沒有公司會承諾終生僱用了。公司有經營的風險,公司也會視員工的狀態和能力,不同的時期給予不同的待遇。

古話說得好:

從菜鳥到高管,改變我命運的10句話(獲益匪淺)

當誤把公司當成家,當成自己最後的歸宿的時候,你會期望公司一直庇護你。而這種期望往往是不合理的。

當你一旦發現公司對待自己不公平時,就會產生極大的落差,認為自己對公司付出那麼多,到頭來自己卻落得這樣的結局。

這種心態,會讓自己在職場的發展充滿挫敗感。很多人因此一蹶不振。

正確的做法是,客觀地看待自己和公司的關係。

員工和公司應該是聯盟的關係。你有你的理想,你可以利用企業的平臺和資源培養自己的能力,實現自己的價值。作為回報,你要全力以赴做好工作。

員工和企業不是聯姻關係,也不是家庭關係,而是相互成就價值的聯盟關係。

所以,不要希望公司應該對你的付出和未來負責。

你不是在為公司努力,你是在為自己努力。對你未來負責的不是公司,而是你自己。這一點每位職場人都應該銘記於心。

從菜鳥到高管,改變我命運的10句話(獲益匪淺)


從菜鳥到高管,改變我命運的10句話(獲益匪淺)

本篇文章推薦書籍:《迭代》

內容選自:《迭代》

出版公司: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