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的內在含量,既表明意象本身的質量也表明詩人感受生活的程度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意象二維結構的另一維即是意象的內在含量,指的是意象所包含的詩人主觀潛意識、感覺、感受、情感、思維等內容。詩歌藝術的意象化原則必然使意象具有內在情感含量。情與理的關係是主導與滲透的關係,豐厚的意象內涵來自詩人心理智能的綜合運用與意象的“簡化”;意象必須指向人類的深層意識。意象是情感的物化形態,意象的創造,基於詩人對事物外部和內在特徵的強烈感受和深刻認識,是“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最愉快的邂逅”優質的意象,不僅應有明麗優美的外在形態,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須滲透詩人強烈的主觀感受,應融化詩人深沉的思想意念和飽和的情感。因此,意象的內在含量,既表明意象本身的質量也表明詩人感受生活的深淺程度。

意象的內在含量,既表明意象本身的質量也表明詩人感受生活的程度

表達真情實感,是詩人創造意象的基本目的。意象在詩中,不是內容乾癟、徒有形式的裝飾品,也不是某種思想的代號。它的自身有著飽滿完美的內容,既有新鮮可觀的感性形式,又有情感的豐厚蘊含。請看艾青的《我愛這土地》,此詩寫於1938年,中國人民正處於抗戰的艱難時期。詩人以鳥作比擬,表達自己熱愛祖國、誓為祖國母親歌唱直到死亡的摯情: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颳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朽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意象的內在含量,既表明意象本身的質量也表明詩人感受生活的程度

這裡的中心意象是“鳥”,這鳥用嘶啞的喉嚨歌唱土地,直到死後用羽毛肥沃土地,以這樣的“鳥”來比擬詩人自我,情感的厚重可想而知。此外,圍繞中心意象出現一系列派生意象,也都富有自身內涵:“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暗示民族解放戰爭殘酷而偉大的時代,“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暗示侵略者鐵蹄下人民的苦難和憤怒,“無止息地吹颳著的激怒的風”“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暗示戰爭必勝的信念和希望。所有這些意象,又都滲透著詩人的愛祖國愛土地的赤子之情。

意象的內在含量,既表明意象本身的質量也表明詩人感受生活的程度

再看辛笛的這首詩:

一生能有多少/落日的光景?/遠天鴿的哨音/帶來思念的話語;/瑟瑟的蘆花白了頭/又一年的將去。/城下路是寂寞的,/猩紅滿樹,/零落只合自知呢;/行人在秋風中遠了。

—《秋思》這裡詩人用了“落日”“鴿”“蘆花”“城下路”“樹”“行人”六個意象,這些意象的情緒色彩和所構成的氣氛與秋思的寂寞悲涼十分融洽,是詩人情緒和感覺的物化形態。透過這些意象,讀者可以體會到詩人“秋思”的那份沉甸甸的情緒。意象的情感含量,是情感意象化原則的體現。意象作為情感符號,這一概念的題中應有之義即是情感的表現必須通過意象的呈現來完成。人的情感,是“人類對世界的主觀傾向性”反應,人出於生存、生活與發展的需要,有表達情感的要求。

意象的內在含量,既表明意象本身的質量也表明詩人感受生活的程度

人的情感表現大致可分為兩類,一為情感的自然表現,二為情感的藝術表現。情感的自然表現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等情感反應的直接、明確的發洩與表露。情感的藝術表現則是情感表現中的高級形式,是人類對自我內心生活的認識、豐富和發展。兩種表現方式各有其特點,前者以直接的“發洩”“自我暴露”來實現;後者則通過情感的“形式化”“意象化”來實現。卡西爾曾說:“藝術確實是表現的,但是如果沒有構型( formative)它就不可能表現。而這種構型過程是在某種感性媒介物中進行的。”即通過意象進行的。根據科林伍德的看法,藝術表現是對某種內在情感“明朗化”的過程,所謂“明朗化”,其中就包含“意象化”

意象的內在含量,既表明意象本身的質量也表明詩人感受生活的程度

藝術表現與日常表現的根本區別,即在於前者通過意象表現,後者採用直接表現。“藝術家在表現一種情感時,並不是像日常人那樣,不由自主地將它發洩出來,在發怒時不一定暴跳如雷,在歡樂時不必蹦蹦跳跳、手舞足蹈,而是首先進入想象境界,將情感化為意象——幅畫面、一種情景、一樁事件等等。......表面上看去是在描述景物和事件,實則是表達自己的感情,或是對自己內心情感進行解釋和披露。”可見有沒有意象出現、情感是通過意象來表現還是直接表現,這是藝術表現與非藝術表現的根本區別。

意象的內在含量,既表明意象本身的質量也表明詩人感受生活的程度

藝術表現給情感以形式(也稱“外形化”處理),情感在這種形式裡得到了傳達並得以長久保留。這是情感的自我發洩與日常表現所無法比擬的。日常表現則帶有粗糙、表淺、原初的痕跡,缺少形式感與完整性。不僅如此,情感只有通過外形化處理,才能得到深化與發展。因為某種情感狀態的存在是一回事,自我對這種情感的認識與發展又是一回事。要賦予情感以形式,必然要求對情感作深入認識,才能給情感以完美充分的表現。總之,藝術表現的過程是對情感本身進行探索與發現,進而賦予它完美的形式呈現出來的過程。這種過程也有人稱為給情感以棲身之所。

我是“錢多多爸爸”,執筆走天涯,與大家一起分享、瞭解中國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