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人生“根本”無需努力

人生“根本”無需努力

有20多歲的小朋友問我“三十而立”是啥感覺?我說,起先是感覺到失敗羞愧,後來便感覺到解脫自由。感到羞愧是因為我們按照社會和他人的標準要求自己,滿足不了自然羞愧。但緊接著便會意識到,滿足不了又如何,難道我們就沒資格活嗎?這世界的規則憑什麼任由“你們”裁定呢?

早在十六七歲的時候,當我的家庭、學業都遭到鉅變的時候,我就開始疑惑或者質問人生的規則了。我一度甚至在想,為什麼人必須按照“生、老、病、死”的規律活著,而不是別的順序?更早,在我十四歲的時候,我就嚴肅地思考起了死亡。

一想到死,我的身體都跟著有了反應,彷彿墜入無底的深淵。死亡對我來說是永恆的孤獨和無盡的黑暗,意味著所有快樂和美好的剝奪,我為此恐慌了很久。起先是不敢相信,不願相信,我以為上帝已經跟我商量好了,他不會讓我死,可又想到我也許並不特殊,會跟所有人一樣都要經歷這一刻,再後來便本能地躲避思考這個問題。一想起死亡,想起人類在宇宙中微不足道的地位,我就忘記了眼前的壓力,於是晚上也沒有寫數學作業。等到第二天面對數學老師“為什麼不交作業”的質問時,我反而平靜了許多。我心想,比起死亡來說,交不交數學作業算個屁!

此後我的人生又經歷了一系列打擊,輟學、掛科、生重病、各種考試的失敗、女朋友被搶、出國留學被拒、申請交換被耽誤、找工作不滿意、失業、找不到工作、失戀等等,回憶起我十四歲的覺悟,這些挫折比起死亡真的都太“輕”,於是我再次學會心安。

多年前,當我還在師大讀書的時候,聽說有個中國哲學專業的博士師哥,坊間傳聞是個神人。據說他懂《周易》和奇門遁甲之術,玄之又玄,而且他給很多老總和領導都算過,金融危機的那年他還賺了幾十萬呢。他曾說過,許多事情都是註定的;將信將疑的我追問,既然都是註定的,那我何必要努力?他答,你的努力或不努力也是註定的。

這個“宿命論”式解答讓我困惑了很久,此後我的生活一直徘徊在懶惰與勤奮之間,我的情緒一直襬蕩在後悔與糾結的兩極,惶惶不可終日。直到我最終認識了一個好朋友,它叫“潛意識”。

根據心理學的解釋,我們的意識和潛意識其實是兩碼事,二者想要的東西也不一樣。比如,在意識層面,我想要減肥,但我卻仍然坐在電腦前吃薯片喝可樂,下不了樓、邁不開腿。這說明我的意識和潛意識對減肥的認知不同:潛意識認為它並不重要,但意識卻誤認為它重要。這一次你沒能做成,結果就會導致後悔,下一次開始前又會導致猶豫和糾結。其實,我們沒能做好的那些“重要的事”,在潛意識看來都是不重要的。

我們潛意識裡覺得最重要的事,其實根本無需努力,自然就會把它做到很好。比如我們的興趣愛好或由興趣愛好轉化成的“事業”。而印在潛意識裡最深的,便是我們天生或從小耳濡目染之後所懷揣的喜好、夢想或慾望;而這些東西卻是很頑固、很難被改變的。如果我們非要痛下決心,必須以百折不撓的意志,忍受巨大的痛苦、征服巨大的阻力,才能做好一件事的話,也許我們根本不適合幹這件事。

那些努力奮鬥的人,之所以還會感到痛苦和煩悶,無不來源於意識和潛意識的錯位。說白了就是沒看清自己,沒能Know Thyself(古英文:認識你自己)。意識層面是經由理性控制的,它往往來自社會後天的規訓,比如你非得出人頭地、考公務員、生個大胖小子等等等等。而潛意識層面卻不由理性把控,是先天的或者是潛移默化的。比如,你熱愛什麼討厭什麼,實在沒什麼道理可講,父母都很難影響。

什麼“學海無涯苦作舟”,什麼“十年寒窗苦”等等,都是基於對人性和天道的無知無感才形成的功利哲學。一個人之所以努力工作、拼命加班,是因為這份工作滿足了他/她潛意識裡的需要,他/她從這份工作中得到了巨大的快感、成就感和希望。這些努力和拼命,全然不是成功克服人性的弱點後才產生的,恰恰相反,它是基於意識與潛意識的一致而自然而然產生的。再者說了,瞭解積極心理學的人都知道,一個人的自律能力是固定的和有限的,是無法增加的。一個人平均每天最多使用兩次自律,其他全靠的是慣性。一件事倘若需要你過多的努力或自律,那你基本是做不好的。

人們總說人生需要規劃,需要計算成本,其實等到意識層面來做規劃和計算的時候已經晚了。除了那個廣為熟知的“大腦”,人還有一個更精於計算和規劃的“大腦”:就在潛意識層面,它的體現就是天然的愛好(或天才)。熱愛一件事,使得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就獲得了收益,降低了成本(俗話說叫享受過程)。所以,做喜歡做的事才更容易獲得成功。

歷代的聖賢都瞭解我說的這個道理,比如王陽明就說過:“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很多菸民都瞭解抽菸的不好,但仍然戒不掉。這就是因為,在意識層面或從理性的角度上看,他們懂得吸菸的危害以及戒菸的重要性,但之所以會“知而不行”,是因為他們的潛意識並不覺得“有必要戒菸”,或者說其潛意識還沒來得及把“吸菸有害健康”的勸誡充分吸收並轉化為行動。如果真明白了潛意識的運行原理,我們就會理解許許多多所謂的“努力”完全是不必要的。

凡是跟“努力”掛鉤的中文詞彙比如“拼搏”、“奮鬥”、“發憤”、“竭力”,無不帶有一種“苦哈哈”的色彩。中國人(尤其是讀書人)雖然一方面崇尚孔顏之樂,另一方面卻被帶有民粹色彩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功利哲學所綁架,幾千年來得不到解脫。然而,如果我們明白潛意識的道理,明白知行合一的儒家哲學,明白非理性主義哲學的精髓,我們就會明白:

許多努力,許多拼搏,都是自我迷失後的掙扎而已。人生原本無須如此沉重,如果我們感到沉重,那是因為我們摁錯了按鈕。

所以說,與其盲目努力,不如認清自我,並與自己(潛意識)和解,坦然地發展自己的天性(潛意識裡的願望)。許許多多仍在苦苦奮鬥、拼命努力卻還得不到幸福和成就感的人,他們只是離家太遠,忘了歸家而已。此種“努力”,可以說是基於一種“內在痛苦”,而非“內在祥和”。

所謂基於內在痛苦的努力與基於內在祥和的發展有什麼不同呢?我們不妨列出一些重要特徵:

內在痛苦的人生努力 (自我迷失後的掙扎):

(1) 為他人或社會設立的目標而奮鬥,拼搏中不斷迷失自我。

(2) 內心情緒起伏伴隨奮鬥過程,不過度“努力”就失去內心平衡。

(3) 面對責任,被動承受,不是主動承擔。

(4) 對名譽、利益有較多的奢望和計較,因為追求的就是名和利。

(5) 需要別人充電才有動力,需要別人的激勵才有方向。

(6) 很喜歡“交朋友”,參加“活動”,打電話聯絡,其實是受不了孤獨。

(7) 不停的“學習和奮鬥”,不敢休息,生活枯燥乏味。

(8) 為他人和社會的認可而奮鬥,惶惶不安,永無寧日。

(9) 一生疲於奔命,總認為自己不夠好,還美其名曰:“追求完美,好學上進。”

(10) 不顧及自己的內心感受,用外在“效果”欺瞞自己。

——結果是怎麼奮鬥都沒有成就感,都不幸福。

內在祥和的自然發展(認清自我後的坦然):

(1) 為自己設立的目標而做事,拼搏中不會忘記自己的夢想。

(2) 比“努力”還要重要的是內心的淡泊與寧靜。

(3) 責任面前挺身而出,因為結果將影響到我自己的事情。

(4) 不貪婪,得到的不是他人高看的,而是自己喜歡的。

(5) 力量、智慧、勇氣都來自內心,根本無需外來。

(6) 內心充滿自愛的富足感,對“情”和“友”並沒有依賴。

(7) 喜歡休息,享受獨處,祥和便開心。

(8) 做事是為了自己的興趣,不是為了爬社會的“格子”,或獲得他人讚許。

(9) 不必追求“完美”,不必非得“上進”,上善若水。

(10) 愛自己,關愛內心感受,淨心得以心靜,從不介意外界的評判。

——結果是不用過度努力,就會容易知足和快樂。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這是古代的詩人在感受到“人生苦短”的生命體驗後給我們的啟發。臺灣老頑童舒國治曾說,人要任性,任性,任性。此話深得我心。一個人說話做事處處壓抑、處處妥協、處處小心,怎麼會快樂?任性,就是任其本性,任其“天命之謂性”得到充分自然的發揮。要任性,就不要為他人或社會設立的目標而努力。我們無需取悅家長、戀人和社會;我們只需取悅一個人,那就是自己。換句話說,只有首先滿足了自己,取悅了自己,成全了自己,才能更好地讓你身邊的人開心,反之就是互相折磨。

所以說,如果你真的真的真的想做一件事情,你自會去做它。如果你遲遲不做它,推三阻四找各種理由不做它,最後忘記或放棄了它,這就不是“真的想”做它。人沒法做自己真的不想做的事,對於不想做的事情,人絕不會去嘗試。一切的痛苦、糾結、不滿、煩惱都是沒有認清和接納自己,沒能使意識與潛意識和諧一致所導致的。人一旦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看清自己的嘴臉,曉得自己在社會甚至在宇宙中的位置,並意識到自己的侷限,就會得到大解脫,才能活出真我。

其實,追根溯源,我這套“不努力哲學”算是脫胎於《中庸》的天道性命觀。孔子雖然不言天道和性命,但他本身不是一個愛勉強自己的人,而是一個及時行樂的人。《論語?先進》裡面講孔子和四個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談人生志向,孔子最喜歡的答案就是曾皙的:“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按常理來說,孔子應該欣賞子路的答案,所謂“事君治國”嘛,這才是正經事,這才是真志向嘛。但是,孔子雖是個憂國憂民的人,但他不忘享受當下,不忘快快樂樂地奮鬥。另外,《郭店楚簡》出土後,其中的《性自命出》篇與《中庸》息息相通,也淋漓盡致地表達了我所謂的“任性哲學”: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於情,情生於性。聖人都是“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的,只要保持“誠”,

不自欺、不後悔、不勉強自己,不做過度的事,就能實現自己的天命。

(本文摘自狗剩爹新書《人生就是大膽試錯》,即將上市,盡請期待。)

人生“根本”無需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