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景區的“人潮”回來了?

本文2617字 5圖 |預計閱讀時間16分鐘

西安景區的“人潮”回來了?

西安景區的“人潮”回來了?

剛剛過去的清明節,是2020年春節後的第一個小長假。


在經歷了兩個多月的“閉關”,幾乎所有人都想出去透透氣、散散心,於是西安部分景區出現了往日熱鬧的一幕:人人人從眾。


難道,西安旅遊的人潮已經回來了?

西安景區的“人潮”回來了?

©昆明池景區停車場 | 圖源昆明池七夕公園官微

西安景區的“人潮”回來了?


4月4日,星期六,清明小長假的第一天。


下午兩點多,在家閒來無事,於是決定去昆明池轉轉,讓“憋”在家上了近60天網課的孩子透透氣。原本想著,尚處於疫情期間,而且景區較為偏僻,人流量應該不會太多。


然而,事實無情的打了我的臉。剛到達景區入口就被嚇到了,許多車排著長長的隊伍等著進場。女兒大呼:“好恐怖啊!要不我們去別的地方吧。”我說,既然來了就進去轉一圈,否則白跑一趟。好不容易把車開進停車場,結果在偌大的地方轉了一圈都未能找到停車位,無奈只能放棄。


最後,從入場到出場,前後耗時30分鐘,繳納停車費5元,可以說這是史上最短的一次旅程,而且是景區停車場半小時遊。


第二天,我們向南出發,目的地是曲江池。在經過大唐芙蓉園西門處時,看到許多人手握手機排著隊等待測溫進入,秩序倒還算井然。到達曲江池,這裡的遊客儘管沒有昆明池那麼多,但與往日相比,人流量也增長了不少,有坐著輪椅的,又推著嬰兒車的,也要手拉著手的,總之是熙熙攘攘的。


下午4點,再次經過大唐芙蓉園時,這裡依然有不少人在排隊。我在門口詢問園區預約事項之際,與排隊的一名男子交流了幾句。對方說,最近這段時間在家憋得太久了,剛好大唐芙蓉園實現免費,就想著帶老人和孩子出來轉轉,他們提前三天預約,一個手機號能夠預約兩個人,今天過來後沒想到人很多。


前天,微博上有這樣一條消息:大唐芙蓉園景區恢復室外實景演出,清明節當天迎來大量遊客。除了觀看演出的兩艘遊船上坐滿了人之外,在岸邊也聚集了大量遊客觀看。據官方說,景區每日預約人數兩萬人,小長假期間,每日遊客數均滿兩萬。


而“坊叔”說,小長假最後一天路過大明宮遺址公園時,停車場已爆滿,不少車輛只能瞅著路邊的空擋停,讓本就不寬敞的車道更窄了,出現了小範圍擁堵。


西安景區的“人潮”回來了?

©曲江新區大唐芙蓉園 | 視頻截圖

西安景區的“人潮”回來了?


新冠疫情爆發後,全國文旅業按下“暫停鍵”,西安直到2月21日才宣佈,室外開放式景區及戶外公園恢復開放。但是,疫情對文旅業造成的重創,已經無法挽回。


於是乎,全國許多地方旅遊部門紛紛出臺措施“自救”,希望儘快恢復狀態,甚至是出現“報復性反彈”。當然,西安亦不例外。比如,在疫情結束後的3個月內,國有3A級以上的景區全部免費。再比如,出臺《西安市推動文化旅遊產業快速發展工作方案》,22條真金白銀的政策支持,並大聲喊出“常來長安”口號。


從按下“啟動鍵”,再到打開“快進鍵”,西安相關各方期待著春暖花開。毫無疑問,清明小長假無疑是個最佳“檢驗器”。


令人欣喜的是,攜程在節前發佈的《2020清明小長假復甦報告》顯示,西安成為出遊最熱的前十大城市之一。飛豬網旅遊數據顯示,清明節前夕,陝西曆史博物館、大唐芙蓉園、華山、西安碑林博物館和大雁塔的旅行信息被大量搜索,位居搜索熱門前五位。


具體呈現在熱門景區,前文中提到的昆明池、大唐芙蓉園、大明宮遺址等地,便是最好的例證。而去哪兒網數據顯示,國內度假型酒店預訂量環比清明節前一週增長120%,浙江、陝西和重慶的增幅最大。


種種跡象表明,西安旅遊市場正在復甦。遺憾的是,西安文旅部門沒有發佈今年清明期間的旅遊相關數據。


不過,中國旅遊研究院綜合測算,2020年清明假日期間全國國內旅遊接待總人數4325.4萬人次,同比減少61.4%;實現旅遊收入82.6億元,同比減少80.7%。


來自陝西省商務廳的數據顯示,2020年清明小長假全省商品市場銷售實現62.9億元,同比下降23.1%,其中商品零售實現58.1億元,同比下降20.3%;餐飲收入實現4.8億元,同比下降45.9%。西安市商品銷售實現31億元,同比下降23%。


2019年清明節的數據是,西安市商品銷售額為40.25億元,共接待遊客464.81萬人次,旅遊業總收入18.87億元。從新舊數據對比中,可以看出今年的旅遊人數同比減少是不爭的事實,但幅度應該沒有全國數據那麼大。


西安景區的“人潮”回來了?

西安景區的“人潮”回來了?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聯合發佈的調研結果顯示:有近五成的受訪者表示將在今年上半年出遊,其中選擇5月旅遊的比例達到16%,位居全年各月之首。


由此可以預計,接下來的“五一”會出現新的出遊高峰。而陝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化旅遊研究中心主任預測,西安旅遊業有望到6月底復甦回暖。


有專家表示,從短期看,短途出遊訴求是最強的,主城及近郊的景區肯定會先於稍遠的景區恢復。從長遠看,熬過行業低谷以後可以贏來一波強勢反彈。


一組數據可以佐證上述說法。據權威機構調查,疫情結束後90%以上的受訪者更傾向於國內遊,尤其國內中短程遊、城市周邊遊意向最高,佔比分別為43%和24%。


然而,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之後的旅遊業必定會經歷一輪洗牌。


在之前的一篇推文(推薦閱讀:西安再度“加碼”文旅業背後的邏輯)中提到,文旅業最終的命題,還是要回到深度挖掘景區內涵,用文化為旅遊賦能,輸出品牌形象。只有按照市場新的追求和新的消費方式的變化,謀求創新,這才是希望所在。


值得肯定的是,西安正在大力促進文旅融合,提出打造中華文明根脈城市和傳承中華文化的世界級旅遊目的地。重點打造隋唐長安城文旅融合核心發展區,曲江高新經開 “文化+旅遊+科技”增長極、港務滻灞 “體育+旅遊+會展”增長極,臨潼秦風唐韻板塊、西鹹秦漢文化板塊、山水生態休閒板塊等重點板塊;全面加強歷史遺址、重點文保單位、特色街區等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把西安打造成 “看千年中國”的“天然歷史博物館”(推薦閱讀:西安終於有了看頭!)


更為重要的是,西安把文旅業作為2020年十項重點工作來抓,而且圍繞“千年古都·常來長安”這一全新的城市文旅品牌,將策劃推出“共長安”“樂長安”“享長安”三大主題活動,以此吸引國內外遊客對西安的關注度,為疫後文旅業儲備能量。


可以說,西安已經吹響文旅產業復甦的“衝鋒號”,準備迎接“人潮”迴歸的那一天。


西安景區的“人潮”回來了?

©西安南門廣場 | 圖源網絡

加繆在《鼠疫》中寫道:“市民們在希望的道路上已經邁開了大步,可以說,當市民的心頭點燃了一絲希望的火光時,從這時開始,鼠疫的橫行時期實際上就結束了。”


從清明小長假的景區情況來看,西安旅遊業的復甦正在加速。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當春光遍地時,夏日亦不遠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