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有夢想的今天才是起點!

三十而立:有夢想的今天才是起點!

三十而立:有夢想的今天才是起點!

好久沒寫文了,是什麼讓自己又著手敲擊鍵盤,寫下這一篇篇文字,大概是而立之年的生日將近,想給自己一個總結,也給別人一些思索。

前幾日和媽媽聊起,我說我想去剪個光頭,不是那種毛寸,而是徹底剪去三千煩惱絲的那種。

老媽說:“你自己看不見,你不怕嚇壞同事和路人啊!”

這個念頭好像在18年就有,“我想做一件任性的事情,也算是對自己30年的乖乖女的‘反叛’”。這大概是沒有經歷過青春叛逆期的後遺症。

我不知道這想法是否會成真,寫出來也算是一種實現吧!

有張有弛的人生由自己把控

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人活著就要做有意義的事情,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好好活著。

痴迷《士兵突擊》的我在四月份又重新刷了一遍電視劇,和高中那時候相對比,也有了更多的體會。

那時候挺恨許三多的,現在看來是自己格局太小了。

許三多的成功離不開他的信念和為他鋪路這些人的付出。依舊喜歡史今班長,他的執著、責任,他的捨己為人。

三十而立:有夢想的今天才是起點!

許三多也在告訴我們:人活著,哪怕是一灘爛泥,也要為了一點信念,能被人扶得上牆。

我們活著,我們忙碌,都是希望有一天伯樂出現的時候,他幫助你,而我們也能把手遞出去。

正如德國哲學家康德他老人家說得那樣:“我們越忙越能強烈地感受到我們是活著,越來越意識到我們生命的存在”。

三十而立:有夢想的今天才是起點!

“忙碌”是生命姿勢的展示,是生活豐富的支點,也是生活意義的表現。

其實,無論你是否承認,“忙碌”也是為你積累財富,當我們物質需求逐漸得到滿足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內心感受。

生活終日有百忙,但仍需小憩。

只有把生活調控的有張有弛,身不會疲倦,心也不會累。

四月份看了一場《地久天長》電影,三個小時,就好像帶我回到了父母年輕的那個時代。

時間很長,情節很揪心,還讓我想起了餘華的《活著》,福貴的兒子給縣長老婆輸血,血基本被抽乾了,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嗓子眼疼,是那種壓抑卻哭不出來的感覺。

可看完《地久天長》之後,酣暢淋漓地哭了一場,突然覺得壓抑了好久的情緒被釋放了。

看來,有時候哭不是一種懦弱的表現,有時會是人宣洩的途徑。我曾經嘗試過,當一個人很難受,很壓抑,很無力的時候,就把臉埋在水盆裡哭泣,之後再美美地睡一覺,第二天一切都是陽光明媚了。

心晴了,生活才能繼續。

三十而立:有夢想的今天才是起點!

最近迷上了跳繩,喜歡輕點地面,隨繩子一起舞動的身影。

1、2、3...500、1000、2000,計數器的不斷變化,汗水一滴一滴落下,雖然很累,頭腦卻日益清晰,身體也日益輕盈。

快速轉動的是繩子,心卻慢慢靜下來!

身輕了,心晴才能美美噠!

我們不能成為人生的過客,把控好每一個“度”,有張有弛,要讓自己處於一個“自恰”的狀態。

三十而立:有夢想的今天才是起點!

“三十而立”立的是心智

亦舒《喜寶》裡有一句很有名的話:

“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如果兩者都沒有,我還有健康。”

三十歲之前我真的夢想可以賺好多好多錢,可不幸的是,這個願望還是沒能實現。

那時候對錢沒有概念,就覺得大學勤工儉學可以賺錢,實習後有了1500元的工資到賬,工作優秀還領取了獎金。

還清了助學貸款,拿了工資請好友吃飯,領到獎金和同事一起歡樂。錢好像在我手上過了一下就又沒了。

小妹曾經問我:“如果你有500萬,你準備做什麼?”

“在我們當地建一座圖書館,那裡有豐富的藏書,還有孩子們的笑臉。”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三十歲、四十歲或者五十歲的一個願望。

很多人都被“三十而立”蠱惑,我也不例外,就是希望在三十歲一定要有很多錢,有自己的事業。

可“三十”是每個人的三十,而“而立”只是王小波的而立。

王小波在《三十而立》中說道:“以後我要真誠地做一切事情,我要像笛卡爾一樣思辨,像堂吉柯德一樣攻擊風車。無論寫詩或是做愛,都要以極大的真誠完成。眼前就是羅德島,我就在這裡跳躍——我這麼做什麼都不為,這就是存在本身。”

實際上真正的三十而立,往往跟錢、權、名、利都無關,而是作為一個思想成熟的人,能不能夠用最真誠的態度對待自己,對待生活。

而當自己的心智立起來的時候,30只是一個數字,不代表什麼。

49歲宿管阿姨和兒子一起考上了研究生;70多歲的褚時健能夠重頭再來,種出了好吃的臍橙;60歲還是文盲,75歲開始寫書,78歲加入中國作協的姜淑梅。

他們的30歲也許和我們一樣平凡,但不能因為不努力,就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當我們把時間、精力用在該用的地方,成功也就在不遠處等待著我們!

出發吧!

三十而立:有夢想的今天才是起點!

作者:小莎彌,我手寫我心,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願做教育的點燈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