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的味噌汤》:日本患癌妈妈教你怎么做“家庭劳动教育”

前段时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引起了很大的讨论。人们赞同这样的“改革”,但也担心:“

孩子们不喜欢劳动怎么办?

《意见》里面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是这样要求的:

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

现在的小孩子,从小生活优越,放学回到家里,不是做作业,就是看电视、玩手机,甚至有“高分低能儿”这样的网络词汇来形容现在的孩子们。主动做家务的孩子竟然已经成了“别人家的孩子”那样遥不可及了!

《小花的味噌汤》:日本患癌妈妈教你怎么做“家庭劳动教育”

如何让孩子爱上劳动,如何让孩子学做家务?这些问题,有一部日本电影给出了完美的答卷。《小花的味噌汤》中,妈妈千惠患上乳腺癌,将不久于人世,面对神经大条的爸爸信吾,千惠断然决定,要让4岁的女儿小花学会做家务,学会照顾自己和爸爸。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日本患癌妈妈是怎么教孩子做家务的!

《小花的味噌汤》:日本患癌妈妈教你怎么做“家庭劳动教育”

让劳动,变成“礼物”

小花的4岁生日那天,爸爸妈妈把家里打扮得十分漂亮,小花吹灭了生日蜡烛,问妈妈:“我的礼物呢?有我想要的好看的手机吗?”千惠笑了笑,把一条合适的小围裙拿出来给小花穿上,而信吾送的礼物,则是一把菜刀。女儿奴信吾看到穿上围裙的小花,夸张地称赞起来,千惠便笑着说:“这样就可以每天做饭了!”小花也开心地应下了。

《小花的味噌汤》:日本患癌妈妈教你怎么做“家庭劳动教育”

4岁的孩子对所有事情都没有很深的执念,对手机也是,对做家务也是。在这个时候,溺爱就是在摧毁孩子劳动意识生长的土壤。比起孩子喜欢的,孩子需要的东西更重要,因此,劳动教育越早越好。

如何让孩子爱上做家务,千惠的答案是:让孩子知道劳动是件愉快的事情。做饭就能用上漂亮的围裙和专属自己的菜刀,这样的引导才能让小花爱上做饭,愿意去做饭。

真正让孩子“上手去做”

不知道读者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看到妈妈在和面,从来没做过的自己也很想上去帮忙,但是妈妈赶紧说了一句:“一边儿呆着去,待会儿给我把面弄脏了!”

千惠不是这样教小花做家务的。她教给小花做的第一件家务,就是做全家人每顿都要喝的“味噌汤”。她在旁边说步骤,每一步都让小花自己亲手做,自己则是在一边给小花加油鼓劲。

《小花的味噌汤》:日本患癌妈妈教你怎么做“家庭劳动教育”

这一步其实很关键。真正动手,才能学会做家务。第一次可能会失败,但是这个代价绝对是值得的。只有让孩子在劳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做家务的成就感才会更明显,他们才会更加用心去做这件事情。但是很多家务对于小孩子而言,的确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很多,因此,父母应当在一旁陪伴和鼓励孩子。孩子得到了鼓励,才能保持快乐的情绪,去完成他们生活里的“大工程”。

一份来自父母的真心认可

小花第一次做味噌汤,晃晃悠悠地端来给父亲信吾喝。信吾也十分诚挚地双手端过女儿的汤,像是一位品鉴师一样喝了一口,发出夸张的感叹:“太好喝了!”小花喜滋滋地跑去和千惠说:“我下次还想做日式点心、饼干还有蛋糕!”

《小花的味噌汤》:日本患癌妈妈教你怎么做“家庭劳动教育”

很多家长会认为:“这也太夸张了”、“至于吗?”、“哎呀,那我也忒丢脸了”......这种想法完全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却忽视了孩子的感受。

“感知劳动乐趣”除了上面的步骤,得到家人的认可和鼓励是关键的一步。

不怯于表达对他们的劳动的认可,可以让孩子更加喜欢劳动,也更愿意下一次劳动,甚至更复杂的劳动。小孩子对别人的情感灵敏度远远不及成人,就像父母哄小孩的时候,总是“嗲”着声音说话一样,在表达赞赏的时候,大人们“夸张”一些也不为过。让孩子收获更大的劳动的喜悦,何乐而不为?

对孩子的劳动,多一份耐心

有一段时间,千惠要去医院住院,家里做饭的人,只剩下小花。这天,信吾接小花放学后,小花自己蹦蹦跳跳地跑去厨房开始做饭,信吾就坐在餐桌上看报纸等着吃饭。没想到报纸看完了,信吾又睡了一觉,小花还没有做好饭。

信吾没有催促小花,最后还兴致冲冲地和小花讨论味噌汤里的“秘密武器”——一颗芝麻。

《小花的味噌汤》:日本患癌妈妈教你怎么做“家庭劳动教育”

要是换了我们当父母,孩子做了一晚上才做好饭,该冲上去骂一顿了吧。我们对孩子的劳动,总是缺少一份耐心,这不仅磨灭了孩子坚持劳动的信心,也影响着孩子,成为一个没有耐心的人。父母总是埋怨孩子做家务是“三分钟热度”,殊不知,他们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多么缺乏耐心。父母的没耐心,可以摧毁前面做的所有努力,给孩子做一个榜样,给孩子多一些耐心不可或缺!

劳动之后的小奖励

千惠终于教会了小花做便当,于是母女俩带着亲手制作的便当,一起出去散步。千惠抗癌治疗期间,一直都是在家休养,因为疼痛,千惠很少抱小花,因此,和妈妈一起去散步,对于小花而言,是一次很惊喜的奖励。

《小花的味噌汤》:日本患癌妈妈教你怎么做“家庭劳动教育”

该给孩子什么样劳动的奖励?这个问题其实大有学问。小时候,我帮妈妈烧火煮饭,妈妈就会把留一个完整的鸡腿给我作为奖励。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的奖励,却是当时我们想都不敢想的---钱,或者任何想要的东西。其实这些奖励,更像是一个大人想要的东西。

千惠给小花的奖励,是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只有付出了劳动,才会吃到美味的便当,散步才有了乐趣。这是一个充满了智慧的奖励方法。孩子们吃到自己做的饭菜,会感觉味道更合心意,吃饭也会认真对待;孩子们穿自己洗的衣服,想着洗衣服的辛苦,才不会弄得到处脏兮兮的......

《小花的味噌汤》:日本患癌妈妈教你怎么做“家庭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的目的之一,不就是让孩子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吗?运用孩子的劳动成果来奖励孩子,就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办法。想要奖励做饭的孩子,可以把一道菜里面最美味的部分留给他;想要奖励洗衣服的孩子,可以给他买一把专属他自己的小刷子......其实,只要父母用心想,孩子总会得到自己想要和应该得到的奖励。

在原则面前,收起溺爱

有一天,志保阿姨带着礼物来找小花玩,到了晚饭的时间,千惠叫小花做味噌汤,小花不愿意去了,志保阿姨也在一旁帮小花说话。千惠没有听志保的话,跪坐在小花面前,一字一句地说着道理,“这是你跟我约定好的,每一天的味噌汤都由你来做。”小花看到妈妈的眼泪,也没了继续玩的心思,跟妈妈道歉:“我要做味噌汤。”

《小花的味噌汤》:日本患癌妈妈教你怎么做“家庭劳动教育”

“孩子作业太多了”、“孩子玩得开心着呢”......这些理由让父母软了心,一手放下了孩子的劳动教育。劳动可以是快乐的,但不可否认,也的确是辛苦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快乐地接受辛苦的劳动,但这不意味着不让孩子知道劳动是辛苦的。

就像学习功课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我们不得不督促孩子们上学一样;劳动,是一门必修课——父母有这个意识,就不会随随便便让孩子松懈劳动。当然了,如何让松懈的孩子不放弃做家务,这就各凭本事了。千惠的办法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觉得还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平时立规矩等等方法,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方法。

结语

劳动教育,是未来社会评价孩子的重要指标之一。社会永远不会需要“高分低能儿”,父母,也不可能一辈子不离开孩子。如何让国家提出重视的劳动教育不沦为“形式主义”,光是学校教育显然远远不够,家庭教育才是主体。

如何做好“家庭劳动教育”,现在就去看看日本患癌妈妈千惠的做法吧!

《小花的味噌汤》:日本患癌妈妈教你怎么做“家庭劳动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