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理髮,舅舅不怕

過年了,小編先給各位讀者拜大年,祝您在新的一年裡“豬”事順利,豬年大吉。

中國人過年有個特別的習俗,正月不準理髮,老話講“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的說法,這話真假且放在一邊,大部分人為了自己的舅舅,都在認真遵守,不敢違背。所以,快到過年時,大家都會趕在年三十以前把頭理了,進了正月,理髮店的生意會很蕭條。

正月理髮,舅舅不怕

其實正月理髮死舅舅這一說法是誤傳,不剪髮的初衷是為了“思舊”,而不是“思舅”。其實該習俗的起源要從1644年入關後的清廷頒佈剃髮令說起,當時,清政府命令所有國民必須剃髮,就是清朝題材電視劇裡出現的那種髮型,而漢族人的傳統觀念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頭髮是父母給的,剃髮簡直比要命還痛苦,不過脖子終究硬不過鋼刀,儘管被迫削髮,但默默地反抗仍在繼續。

正月理髮,舅舅不怕

當年,清軍入關,先後擊敗李自成和明朝的軍隊,中原大地戰火燒的餓殍遍野,那時候的百姓只希望戰爭快點結束,還他們一片安寧。後來,清政府統一中國,百姓終於可以安定了,但是接下來,清政府出臺了一項政策,剃髮令。《孝經》雲,“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把頭髮剪了跟要了他們的命差不多。所以,許多百姓起來反抗,又掀起了一場反清高潮,甚至比清軍剛入關還要強烈。

正月理髮,舅舅不怕

我們在電視裡看到,清朝的頭髮都是前邊剃光了,後邊留著長長的辮子,而實際上,最開始剃髮的時候,頭髮不是這樣的,那時候的頭髮,是全部剃光,只有後邊留一個銅錢大小的地方有頭髮。這樣子的頭髮,放到現在都沒人接受,更別提那時候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百姓了,於是許多百姓紛紛抵抗,清政府又下令,“留髮不留頭”,意思就是留頭髮的人就得死。這樣的政策讓許多人喪命,他們寧死不屈,尤其是許多文人墨客,有氣節的人,但是老百姓還要生活,於是就開始剃髮,可是他們的內心依然是拒絕的。

正月理髮,舅舅不怕

舊時人們很重視正月,認為正月是一年的開始,當時有人懷念明朝,就在正月裡用不剪髮來表示“思舊”,以此來緬懷已經倒塌的大明王朝,緬懷戰爭中死去的明朝將領,緬懷頭髮還在頭上的歲月,但是這種懷念不敢公開表達出來,於是就用“正月理髮死舅舅”的說法來掩人耳目,“死舅”正是“思舊”的諧音。

後來,這種習俗在民間流傳開來,漸漸地,人們早已忘了它本來的含義。儘管這種習俗完全沒有科學依據,但為了自己的親人,許多人仍然在遵循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