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思想:說自然,人法天地有些什麼內容,彼此間如何相處?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由此可見,自然,像極了佛家的“大自在”。它不僅是“道”的根本特性,也是天、地、人的終極價值。人世天地宇宙間,天、地、人、王都需要純任自然,皆視“自然”為最高存在的境界。那麼,對於自然哲人們有什麼樣的解釋?

查閱資料,發現三國魏朝注家王弼曾稱之為“無稱之言,窮極之辭”,指宇宙萬物沒有人為干擾時的本來面貌,一種無須用語言解說的存在狀態或天然本性。西方哲人海德格爾也曾對自然做過解釋,在他的《存在與時間》中說:”從存在論的範疇、意義角度瞭解,自然是可能處在世界之內的存在者所存在的極限狀況。(三聯書店1999年第二版第77頁)”是不是覺得他們所講的內容差不多,又好像沒有說明白。


黃老思想:說自然,人法天地有些什麼內容,彼此間如何相處?

《莊子·秋水》中有這麼一段話倒很有趣。原如如下:

曰:‘何謂天?何謂人?”北海若曰:’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

說些什麼呢?莊子說:河神分不清”什麼是天然,什麼是人為?”。向北海神請教,北海神告訴他說:牛馬生來就有四隻腳,這就叫天然;用馬轡頭套在馬頭上,用牛鼻綰穿過牛鼻,這就叫人為。所以說,不要用人為去毀滅天然,不要用有意的作為去毀滅自然的稟性,不要為獲取虛名而不遺餘力。謹慎地持守自然的稟性而不喪失,這就叫返歸本真。


黃老思想:說自然,人法天地有些什麼內容,彼此間如何相處?

這也算是莊子對“自然“警言妙語的論說,本來的天性、真相,這應該是二千多年前人們對“自然”的理解。今天,我們常說的“自然”,常常指自然界或大自然環境。同古代的“天地”或“萬物”,含義上有所縮小。“道法自然”,應該屬於萬事萬物未經人為干擾的本真狀態。從這個層面看,人往往又誤解了與萬事萬物的關係。

人能知道哪些是人屬於天然的,哪些是屬於人為的,這就是人洞察事理的極至境界。知道天的所為,出於自然的;知道人的作為,用自己的智力所知,保養自己智力所不能知的,讓自己享盡天然的年壽,不至於成長中中途夭亡,這就算得上是有知識,參做事的了。


黃老思想:說自然,人法天地有些什麼內容,彼此間如何相處?

知識附加在所待的對象上,人們才能判斷它是否正確。然而,所待的對象又常常會好生變化不恆定。那麼,怎麼能夠知道人們所謂屬於天然的,這本身不也是屬於人為的行為嗎?人們所謂屬於人為的,歷經時間滄桑後,它不也是屬於天然的了?

有真人才能知道真知。什麼叫做真人?莊子說,在他的那個時代之前的真人,不拒絕微少,不把自己的成功作為榮耀,不謀慮事情起始與結局。如果這樣,過了時機卻不失悔,順利得當卻不自鳴得意。像這樣,登高不發抖,下水不覺溼,入火不覺熱。只有知識能夠到達與道相合的境界,才能做得到這樣。


黃老思想:說自然,人法天地有些什麼內容,彼此間如何相處?

上古的真人,睡覺時不做夢,醒來時不憂愁,飲食不求精美,呼吸得很深沉。真人的呼吸,從腳跟運氣,普通人的呼吸採用咽喉吐納。議論被人屈服時,言語吞吐喉頭好像受到阻礙一般。凡是嗜慾很深的人,他天然的根器也就淺顯了。

上古的真人,不知道悅生,不知道惡死;出生不欣喜,入死不拒絕,無拘無束地赴死,無拘無束地來到人世間。既不忘記自己的來源,也不追求自己的歸宿;事情來了欣然接受,忘記死生任其復返天然,就是不用心智去損害道,不用人的作為去輔助天然。這才是真人。


黃老思想:說自然,人法天地有些什麼內容,彼此間如何相處?


這樣子,他心裡忘記了一切,他的容貌靜寂安詳,他的額頭寬大恢宏;介然不群也不堅執,心志開闊卻不浮華;舒暢自適心內歡喜,一舉一動又像不得已;內心充實且面色可親,德行寬厚且令人歸依;精神遼闊如世界廣大;高速超邁且不拘禮法;沉默不語像封閉了感覺,不用心機像忘了要說的話。


黃老思想:說自然,人法天地有些什麼內容,彼此間如何相處?

天、地、宇宙和人的關係是合一的。不管人喜好不喜好,不管人認為不認為這種關係,它真實存在。認可合一關係的,就是合“四域為一”的純任天然一類;不認可合一關係的,就是人為的一類。認識到天和人不是互相對立的,這種人就叫做真人。

“天與人不相勝”,人與自然的關係,息息相關且不可分割的整體。人,不可以自己為中心,忽視了與天、地等宇宙萬物的認同感和融合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