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全球經濟進入“大蕭條”?

“發現時尚的動人之處,找到自己的風尚主張。我是微小的F元素!”

如何避免全球經濟進入“大蕭條”?


毫無疑問,全球經濟正處於衰退之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其定義為年增長率低於2%。即將到來的是更黑暗的威脅:全球蕭條,其特點是一個以上主要經濟體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下降超過10%,並持續兩年或兩年以上。這是政府試圖避開的噩夢。在美國和歐洲,與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相比,它們此次投入的資源更多、更快。然而,問題是能否成功?而答案取決於是否清楚當前衰退和更災難性的衰退之間的關係。


Covid-19造成的經濟破壞始於供應中斷,很快削弱了需求。結果表明,Covid-19的經濟影響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控制該流行病所需的措施。當城市被封鎖,人們呆在家裡避免與其他人接觸時,所有涉及鄰近人群的工業經濟活動都會停止。消費者支出崩潰是因為人們要麼太害怕,要麼無法外出消費。因此,企業處於危險之中;它們的收入枯竭的速度超過了削減成本的速度,許多企業將別無選擇,只能解僱工人,甚至關閉。


如果企業倒閉和裁員不受控制地蔓延開來,當前的經濟衰退將演變成蕭條,從而將暫時性的衰退轉變為需求的全面崩潰,從而使經濟脫軌。一個自我強化的反饋迴路將把收入匱乏的公司和工資匱乏的家庭鎖定在一個破壞性的、螺旋式下降的世界大蕭條中。


如何避免全球經濟進入“大蕭條”?


隔在經濟衰退和全球經濟蕭條之間的是商業的生存。因此,政府的努力必須側重於對商業直接、及時、有效的政策支持:免稅期、貸款延期、暫停支付利息、租金和費用。


真正需要的是政府幫助支付一部分工資,這樣公司就不必因為收入減少而裁員。這將打破最初需求下降與更具破壞性的經濟崩潰之間的聯繫。大公司和小企業同樣需要幫助。伯尼·桑德斯和他的同志們可能會譴責政府救助大企業這樣的政策,但他們不明白的是,大公司是許多小企業的關鍵客戶。如果大公司倒閉,小企業也會跟著倒閉。對特朗普總統來說,給每個成年美國人1200美元可能是一種權宜之計,當然也是一種受歡迎的措施,但對於那些養家餬口的人失業的家庭來說,這並沒有多大幫助。


如何避免全球經濟進入“大蕭條”?


時間不多了。失業人數正在迅速增加。美國勞工部3月26日公佈,該周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升至創紀錄的330萬人,高於前一週的28.2萬人。據都柏林經濟社會研究所(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Institute)的數據,愛爾蘭從2月份幾乎實現了充分就業,到3月份失去了相當於過去5年新增就業崗位48%的就業機會。


各國政府可能會對這一問題採取多種措施,但結果取決於資金的使用方式、時間和地點。商業生存是抵禦全球大蕭條的最大希望,並且必須確保這一點。


作者:Yuwa Hedrick-Wong/福布斯亞洲區首席經濟評論員


“發現時尚的動人之處,找到自己的風尚主張。我是微小的F元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