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糖度高達36的大棗,和1376歲的核桃,只有沙漠裡才能種出來!

當你今天還在思考出門能不能不戴口罩的時候

當你外出北京住酒店還得因為要做核酸檢測而不敢前行的時候

當你周圍還被籠罩在新冠病毒恐懼中的時候

我在新疆

我在和田

我在墨玉縣

我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腹地

尋找疫情災害與次生災害下的人們的生機

一直挺喜歡大棗,甜而香,非常適口

也一直挺討厭大棗

是因為很快咬到尖尖硬硬的核

覺得吃起來太麻煩

但前些年發現有一種大棗

新疆大棗,或和田大棗,或墨玉大棗

真心不錯

畢竟以這樣大的肉,“置換”最終咬到的核,還是方便

這種糖度高達36的大棗,和1376歲的核桃,只有沙漠裡才能種出來!

新疆大棗歷史非常悠久,悠久到甚至就是中國大棗的歷史

但是,這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墨玉或和田大棗才能真正代表中國大棗

塔克拉瑪干沙漠裡,有一個地窪地,豐富的地下水偶爾露“真跡”

那就有一片綠洲,叫和田,和田那,有一個縣,叫墨玉

棗樹有長長的根,插入地底下深處,喝到崑崙山流下的雪水

白天,和田每天有16個小時強烈的光照

崑崙水滋養了樹,陽光提煉了棗兒的糖

和田大棗的糖度達到36度,什麼概念?

你吃過大白兔奶糖吧,大白兔的糖度就是36度,但和田大棗的糖是多糖

這種糖度高達36的大棗,和1376歲的核桃,只有沙漠裡才能種出來!

魯迅說過:院子裡有一棵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

大棗也是江南的標配,但是,江南的棗樹,是要“一杆子打棗樹”

因為棗樹時常在三四米以上

而新疆的棗樹,與你人平齊,現在正是和田棗樹開始萌芽的時候

是不是特別可愛

新疆的棗樹採棗,不需要你“一杆子”

新疆維吾爾族生來有一個習慣,早餐時餐檯上會有幾款乾果,比如大棗,核桃

如果我說世界上核桃來自於新疆你會不會驚訝

其實我並不知道結果,也不想去查,但是我可以給你看一個圖片

這就是新疆和田墨玉的一棵核桃樹,歲數也不算太大,才1376歲

這種糖度高達36的大棗,和1376歲的核桃,只有沙漠裡才能種出來!

這是世界年數最大的核桃樹,應該不會有問題吧

同樣的,和田的核桃也是特別的好吃

澀味比較輕,也有一些些甜味,油脂多還有些清香

在核桃當中,毫無疑問,和田核桃是上品

關鍵點,一隻手捏兩個核桃,核桃就可以被捏破,吃起來方便多了

這種糖度高達36的大棗,和1376歲的核桃,只有沙漠裡才能種出來!

這幾年,新疆還流行“棗夾核桃”

確實方便,沒了去核,沒了剝殼

有大棗的甜的細膩包裹,核桃的輕澀不再

更重要的是

大棗溫補中焦氣血,核桃溫潤滋補下焦腎氣,相得益彰

它應該成為老少咸宜的好產品

但是,我一直有個疑問,就是食品安全

核桃仁剝了,大棗切開了,還要人工來填夾

保質期會短,無菌也不容易保證

不過,對和田來說,卻是另一番特徵

沙漠的大幹大熱,早晚溫差之大,細菌是不容易生存的

知道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什麼意思嗎?——進去了別想出來!

有一個故事

1390年前,玄奘大師西天取經經過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維吾爾族人給他準備了饢,玄奘一行一直吃到印度,不壞

原因就是在沙漠裡日曬風吹,逐步風乾……

可見大沙漠的保存食物的秘訣

我就是選擇在這樣的地兒,來一場直播,賣大棗、核桃與棗夾核桃

這是真正的墨玉的棗,墨玉的核桃,墨玉的棗夾核桃

而棗夾核桃是真正的在封閉無菌化的車間裡封裝

應該是安全而可靠的,值得放心

這個地兒,叫和田墨玉縣託胡拉鄉,有一家企業叫和田聖果源公司

這兒的政府領導確實比較拼,這麼說吧

縣委書記來墨玉三年,至今沒有回過家,他離家的路程是一個小時的飛機

墨玉縣今年要脫貧,這兒的貧困,不是因為地窮,而是因為人多

更重要的是,特產運出來困難,且貴

找了一畝田合作,是因為一畝田線上平臺有太多的經銷商

一畝田聯合一點資訊,一點資訊給了許多很好的流量,以及傳播資源

然後找了墨玉縣縣長馬合木提·吾買爾江,是一位很拼的維吾爾族幹部出臺

這種糖度高達36的大棗,和1376歲的核桃,只有沙漠裡才能種出來!

不過,最有意思的還是主播,一個故事很多的維吾爾族商人甫拉提·吾守爾

超級帥的維吾爾大叔,要用餘生“我為新疆農產品代言”

這是一位大學畢業,在50多個國家生活過或在那留過

新疆饢協會會長,新疆最著名的五月花創始人,連續兩屆新疆自治區人大代表

出口便是新疆的各種人文地理,歷史典故

但真正有故事的是他本人,但又不能說……

切入正題

這場直播,就在今天

(4月12日下午6:00-8:00)

主打產品就是和田大棗、核桃與棗夾核桃


唉,要做這一場直播也真不容易,剛下飛機就被隔離了10多天

然後,遇到了一位來自河南的認為最懂電商的領導

與一批真正一點也不懂電商的夥伴

我有一個心願,就是看一看怎樣將新疆的農產品以最好的路徑銷售出去

還有另一個心願

就是,兄弟姐妹們,大家是不是都已經感受到了我們的苦日子就要來了?

一年復一年,人們的口袋越來越空,越來越緊縮開支,不敢花銷

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與暫時不可逆轉的趨勢

如果能夠讓人們吃到真正最好的農產品,同時,花最少的錢,最好

所以說,我們最大的心願,就是與全國各族人民一起

將苦日子過成好日子

與聖果源創始人張老總我們一拍即合

將產品價格壓了又壓,壓到最後,張總終於苦了張臉

“這樣的話,我是一分錢利潤也沒有了”

我打出底牌:

我來新疆,是自己來的,也沒收你一分錢,真的不是在做生意

張總想想也對,我明白了,你是要讓我多出貨,少賺錢

我說不對不對

我是要讓你少賺錢,多出貨

兄弟姐妹們

將苦日子過成好日子的機會來了

今天下午6-8點

進入一畝田APP直播間觀看!

這種糖度高達36的大棗,和1376歲的核桃,只有沙漠裡才能種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