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延期,语文后期复习怎么办?重庆出台指导意见

整体指导意见

各区县教研机构和学校,要充分认识高考延期一个月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统筹各方面因素,审慎研究做出的重大决策;要因地制宜,科学制定高三年级后期教学方案;要了解居家学习的效果,落实教学衔接;做好学生动员工作,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加强高考命题导向研究,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资源优势,发挥对课堂教学的互补作用和个别辅导方面的独特作用;要加强教学管理,有序安排好高考前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复习效果;要开展卫生防疫教育和心理辅导,有效缓解学生、家长及教师备考焦虑情绪与疲惫心理;加强对线上教学期间没有正常开展学习的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战“疫”医护人员子女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要组织线上教研活动,通过问题研究、交流讨论、名师讲座等多种方式,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对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导。

语文学科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语文教研员

钱金涛

总体思路

拎清2020届高考语文的方向;紧贴语文二轮复习和冲刺阶段复习的本质进行行走;抓牢语文复习的教学生命线;发挥好六种武器的功效。

一、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特点

1.语言表达重真实情境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夯实了真实情境命题的方式,这体现在语言表达的第17—19题上,由2018年以前的静态语言题,变成在真实情境中设题,使题目成为动态语言题。

2.弘扬主旋律,“小我书写”逐渐加上“大我书写”的重量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不论是选材,还是立意,“大我书写”的份量越来越大,如作文写“五四”,现代文选材选“杜甫”,古诗选“唐诗”,这些都表现了不走偏、小、狭、怪之路,命题走在正道、主道上,有一种堂皇气概。

3.阅读题设题创新,“试题能有效防止考生套术语”成为亮点

2019年全国II卷,在阅读试题上,比如第9小题、15小题,采用“比附命制”方式,达到了“试题能有效防止考生套术语”的效果,较好地考测出了学生的真实阅读能力,成为一个亮点。

4.能力考测为主,成为全卷最大的亮点

2019年试题命制,能力考测为主,尤其注重了对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测,成了2019年的一大亮点,现代文阅读有超过15分以上的题涉及了逻辑能力的考测。

5.作文能有效考测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试卷的又一亮点

2019年的高考作文,既是大我题材,又有较强的限制性。2019年的作文属于“选题作文”——几个题目,自己来选,既有利于个性发挥,又很好地避免了预制板,成为这张试卷考测的又一亮点。

二、复习教学计划

1.考试要求变化解读

(1)考试要求与2019年相比,保持相对稳定

从教育部公开的文件来看,我市参加的2020年高考语文,考试要求与2019年保持相对稳定,沿用2019年《考试大纲》。

(2)一核、四层四翼成为考试的命题依据

教育部公布的一个核心、四层四翼成为考试命题的依据,语文学科命题,尤其体现在“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个点上。后期复习和冲击阶段的复习,在语文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上,尤其要加重力度。

(3)注重三大能力的考查力度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等关键能力考查的力度,越来越重,越来越受到关注。

(4)设题注重情境考查

在语言表达方面,真实情境考查已经考查了两年,情境角度涉及家庭生活情境、学校生活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思维模拟情境。

(1)二轮复习,查漏补缺(一个半月,4月中旬—5月底)。必备知识查补(4月中旬—4月底);关键能力查补(5月初—5月上旬);学科素养和核心能力上的新颖试题查补(5月中旬—5月底)。

(2)冲击阶段,真实演练(一个月,6月初—6月底)。精心打磨8—9套题,在一个月期间,进行真实演练,精讲细评,做到以此几套题,把所有知识点、能力点贯穿起来,把考试的“厚书”读薄。

(3)调节阶段(7月)。一周的时间,让学生自我调整,自我梳理,迎接高考的检验。

三、后期复习教学建议

1.抓住二轮复习和冲刺阶段复习的本质进行语文行走

首先要抓住二轮复习的本质进行语文行走。二轮复习的本质是什么?是“查补”。“查补”是指“查漏补缺,不留死角”,以此让前期的一轮复习“走考点,夯基础”达到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提升。不留死角是第二轮复习的正规路径和堂皇大道,复习中切忌只走小路,甚至抱猜题押题式的侥幸心理去走歪路。

其次要抓住冲刺阶段读本质进行语文行走。冲刺阶段,语文的本质行走是什么?是“实演”。“实演”是指“实战演练”,实战演练要注重些什么?其一,语文实演首先要保证所用试题(套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倡凡是备课组没有亲自做一遍和讨论过的试题(套题),坚决不能落到学生手里,坚决不能作为实战演练考试题——不管是哪里来的。有错漏的试题发给学生,反而会扰乱学生,极大消减之前的复习效果,还不如不让学生实演。尤其是区域性考试实演题,在能确保试题保密的前提下,至少考试前一天,研究组应该做一遍并展开讨论,纠正错误,弥补漏洞——大量实践证明,除了国家高考语文真题外,其他各种途径得来的高三语文试题,有一些难免有错漏和不当,须考前群策群力进行弥补。一定程度上来说,实演试题的正确性,成了冲刺阶段复习质量的生命线。其二,语文实演要保证时间上的实际模拟性,语文实演须有时间上的保证,达到考试时间上的仿真情境。尤其是作文写作,考场写作和平时写作是两个概念,须重视时间上的仿真保证。

2.加强对新题型的研究和训练

新题型事宜,有三个方面不宜忽视。一是不宜忽视阅读题的新题型。阅读新题型有各种可能,比如不能忽视对“比附题”这种新题型的研究和训练。一轮复习中,许多学校在文学类阅读训练时很少练“比附题”。而全国高考二卷试题,连续考了三年的“比附题”。鉴于市面上买到的绝大多数资料很少在文学类阅读试题中命制了“比附题”,因此建议,二轮复习中每个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宜认认真真花精力,命制一些“比附题”进行仿真训练。二是不宜忽视语用题的新题型。不能忽视对“真实情境试题”的研究和训练。教育部在3月底4月初发布的各种文件中都提到了“情境性命题”。三是不宜忽视作文新题型。大家一方面不能忽视对“选题作文”这种题型的研究和训练;另一方面也不要忽视对“宏大主题微观写作”这一类题材的研究和训练。

3.利用好五种语文常规武器和心理疏导武器

二轮语文复习和冲刺阶段的语文复习,是一种讲求高效落实和挖掘学生个体特色,进而将个体特色提升为个体高考优势的工作。因此,有五种常规的语文复习武器,提醒大家善加利用:一是思维武器;二是语言武器;三是记忆武器;四是意志武器;五是学生语文个性武器。同时,要注重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善用情与理、善与美的语文魅力提振学生。

总之,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和冲刺阶段复习的高效,要靠科学准确、扎实推进来保证,语文高考佳绩与学生成长、学生健康都至关重要。


高考延期,语文后期复习怎么办?重庆出台指导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