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嗡嗡響?別大意了!長沙小夥突然“失聰”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4月6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 通訊員 王元元 王娟)長沙小夥子陳先生工作很忙,最近一段時間左耳總是嗡嗡作響,聽力下降,以為是疲勞所致,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其左耳突然聽不到聲音了。4月2日,陳先生急忙到湖南省人民醫院馬王堆院區耳鼻咽喉頭頸外三科就診。經系列檢查,陳先生患上了突發性耳聾。

該院耳鼻咽喉頭頸外三科主任王寧介紹,突發性耳聾是一種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聽力喪失,多數是一側聽力下降或完全喪失。大多數患者是在晚間或晨起時發病,起初只是感到單側或雙側耳朵耳鳴,伴有聽力下降、耳聾,部分患者可能出現眩暈,嚴重的患者有噁心、嘔吐的症狀,通常一週內眩暈可逐漸消失,約有1/3病人聽力在1至2周內可逐漸恢復,如一個月後聽力仍不恢復,多為永久性感音性耳聾。突聾,各個年齡段均有可能發病,中老年人居多,但近年來年輕人發病有增多趨勢。類似陳先生這樣的青年患者,該院也收治過不少。

耳朵嗡嗡响?别大意了!长沙小伙突然“失聪”

王寧提醒,突發性耳聾病情急、進展快,一旦發現需及時治療,越早治療,效果越好,72小時是黃金救治期,越早治療聽力恢復的可能性越大。如果出現突然聽力下降、耳朵突然出現“嗡嗡響”“嗞嗞響”或耳悶感等狀況,請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由於突發性聾病因尚不明確,並無針對性的預防措施。作為常態化的預防措施,日常生活中可注意以下幾點:

1.慎用藥物,避免耳毒性藥物。避免耳毒性藥物,很多人覺得小病可以自行購買藥物,卻往往因不當服用藥物,引起耳鳴、耳聾,常見的有阿司匹林類,某些抗生素包括慶大黴素、鏈黴素等。

2.張弛有度,防止過度勞累。勿過度勞累,注意勞逸結合。加強鍛鍊,增強體質,避免感冒,預防病毒感染。機體的免疫功能高,阻擋“外力”的進攻,從而防止突發性耳聾的發生。

3.穩定情緒,不要狂喜暴怒。保持身心愉悅。眾所周知,情緒激動時可導致體內腎上腺素分泌增加、體液調節失衡,造成內耳血流受阻、血循環障礙,可能會導致突發性耳聾。

4.飲食健康,控制慢性疾病。保持均衡飲食,多吃新鮮蔬果。減少煙、酒、咖啡等帶來的刺激,控制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全身慢性疾病。

5.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勞累、通宵熬夜、緊張、吸菸、喝酒等不良習慣會影響內耳血液供應而出現功能障礙,進而引發突發性耳聾。

6.警惕耳鳴、外傷等傷害。避免接觸噪聲、避免耳外傷和耳部的感染,耳朵如果出現耳鳴如蟬鳴、“嗡嗡”聲時,可能是突發性耳聾的先兆,此時,應及早到正規醫院耳鼻喉科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