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昌:稻田養魚又養蝦 立體水田產“黃金”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張菁 朱學美

一畝稻田,能產出多少效益?如果你問一位老農,他可能會告訴你,1000元。可在直升鎮萬寶村種養大戶稻田綜合種養基地,這裡的業主葉延青報出的數字令人吃驚:6000元。

荣昌:稻田养鱼又养虾 立体水田产“黄金”

同樣的稻田,為何收入會有數倍的差異?秘訣就在稻田下面。

“在傳統的稻田裡養上魚蝦,微妙的化學反應就此開啟:稻田的水面給魚蝦提供了良好生長的環境;而魚蝦可以吃掉害蟲,排洩物還可為水稻提供天然的有機肥。在這裡,魚蝦和水稻形成了一個無公害的生物微循環,不僅實現了一畝田三份收入,還實現了‘1+1=4’,即‘水稻+水產=糧食提質+水產增收+生態安全+農民增收’的效果。”提起稻田養魚蝦,葉延青頭頭是道,“每畝還省了過去100斤化肥、150元的農藥成本,蝦的品質就不用說了,搶手貨。”

葉延青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從事水產養殖,至今已有40餘年,積累了不少養殖經驗。2018年,葉延青在當地流轉土地150畝,開始搞立體養殖,在稻田裡既種稻谷,又養魚蝦。

荣昌:稻田养鱼又养虾 立体水田产“黄金”

“每畝稻田可以產250斤左右的龍蝦、普通個頭的售價每斤25元,個頭大的售價更高,每畝產值約6000元。同時,每畝可以產鰱魚、草魚等生態魚200斤,按照每斤5元的批發價,也有1000餘元的收益。每畝稻田,還可以產1000斤稻穀,有1200元的收入。”葉延青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畝田,減去500元的土地流轉費用,拋去成本,每畝地淨賺6000元不成問題。

荣昌:稻田养鱼又养虾 立体水田产“黄金”

眼下,葉延青正在放水捉魚捉蝦,小龍蝦已被預訂一空,1斤左右鰱魚、草魚,被當地養魚戶搶購,剩下2斤左右的鰱魚、草魚,集中在稻田挖好的水溝裡放養。

荣昌:稻田养鱼又养虾 立体水田产“黄金”

“過幾天,我們就要採取直播的方式,播種稻穀。到5、6月份時,再投放魚苗、蝦苗。這樣輪番種養,真正讓農田‘不歇空’,種出‘金疙瘩’,實現一地三收。”葉延青一臉喜悅,“下一步,我們準備再流轉土地150,畝,擴大規模,並帶動當地村民一起搞稻田養魚養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