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昌:多方協力,化解農產品供需難題

近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地區存在農副產品供需兩難的情況。農副產品賣不了,而食堂餐桌又供不上,為了化解這一難題,榮昌區這樣做。

幹部爭當聯絡員

“你好,請問你家有需要幫忙銷售的農副產品嗎?”2月18日,直升鎮工作人員劉冬通過電話瞭解鎮內種、養殖大戶和貧困戶的農產品滯銷情況。

據瞭解,為解決該鎮部分農副產品滯銷問題,直升鎮結合入戶摸排工作,通過下村走訪、實地調研、電話瞭解等方式,對轄區種、養殖戶的農產品配送和銷售情況進行摸底。

劉冬告訴筆者,目前直升鎮萬寶村平菇銷售需求較大,每天上市1000餘斤。幹部們一邊通過鎮外聯通,利用商務委、農委搭建的銷售平臺,為生產大戶建立直接的購銷橋樑,一邊組織鎮內內銷,建立機關食堂和轄區居民的農產品對接群,讓萬寶村平菇有了穩定的銷售渠道。

為保障訂單配送到位,直升鎮充分發揮志願者服務隊作用,各村成立志願者物資保障隊,專車統一配送訂購的農產品。

集體經濟來助力

昌州街道榮昌御景小區,一條醒目的“吳家蔬菜直供,助力疫情防控”標語下,是一個新設的無人售貨蔬菜直銷點。

前來選購菜品的小區居民告訴筆者,從2月6日起,榮城御景小區內就開設了蔬菜直供點,足不出戶就能買到新鮮蔬菜,非常方便。

據瞭解,直銷點的蔬菜來自吳家鎮雙流村,該村是榮昌區有名的“菜籃子”村,年產各類蔬菜2.8萬噸。目前雙流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種植有20多種蔬菜,每天可以供應時令蔬菜2000公斤。

此外,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還開發了“吳家鋪”小程序,銷售蔬菜、水果、生鮮。每天清晨,合作社車輛將一份份打好包的訂單從村頭送到城區,再通過微信群通知買家分批次到物業處領取。

藉助智能化手段,現在村民送貨不出村鎮,居民買菜不出社區,既保障了貨品新鮮,又降低了感染風險。

國有企業有擔當

疫情發生後,榮昌區出臺了《關於做好當前貧困戶(脫貧戶)農產品銷售有關事項的通知》,由區屬國有企業——萬靈山公司旗下的“在村頭”電商平臺上門收購農產品,強化供銷對接,暢通銷售渠道。按照統一部署,國有企業擔當起了農副產品“銷售員”。

“一天的飼料錢都要近2000元,鵝賣出去了,我就不焦心了!”2月9日,古昌鎮玉帶村脫貧戶喻依友拉著“在村頭”電商平臺收購人員的手高興地說。

去年,脫貧戶喻依友通過小額貸款,養殖了2000多隻白鵝。受疫情影響,本該出欄、售賣的白鵝,只能繼續養在家中。

“在村頭”電商平臺工作人員夏輝告訴筆者,通過與榮昌區扶貧辦對接,他們立即與喻依友取得聯繫,以高於當時市場價的8.5元單價收購了喻依友養殖的2275只鵝。

據瞭解,榮昌區設置了兩個片區收購組,通過“在村頭”電商平臺設立了12個收購點,以不低於市場的價格收購農副產品。截至目前,已幫助貧困戶(扶貧戶)銷售家禽7000餘隻、蔬菜4噸多。

記者 餘小鳳 通訊員 林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