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渡桥,再见了!

提到六渡桥,你会想起什么?


德华楼的年糕、四季美的汤包、五芳斋的汤圆、老福庆和的牛肉粉、老通城的豆皮、小桃园的鸡汤、田恒啟的糊汤粉、老会宾的武昌鱼……六渡桥的老味道总是比别的更能占据人们的心智。

如今,六渡桥的桥消失了,老通城不在了,老会宾没了,小桃园散了,新民众乐园连旧的影子都没留下,清芬要拆、积庆里要拆、楚宝巷要拆,甚至铜人像一带,据说也要拆。

所以,六渡桥,还是那个六渡桥吗?

六渡桥,再见了!

故事要从很久很久之前讲起。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武汉三镇当中,要数汉口的历史最短:原本武昌和汉阳分踞长江两岸,直到明朝成化年间,汉水入江水改道,才生出一个汉口来。


简而言之,汉口在最开始,只是一个“搭头”罢了。


但令人惊异的是,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相较武昌而言,更为自由的商业环境,汉口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并且一跃成为卓越的商业都会。

六渡桥,再见了!

那么,这一切,和六渡桥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在武汉被各列强分割租界的时期,地处华界的六渡桥,是最繁华的地方。


汉口因港而市,而长堤街是初现繁华的汉口的第一道屏障,在它的庇护下,位于六渡桥的汉正街,从吊脚楼,到河街、汉水街,最后成为名副其实的汉口母街。

六渡桥,再见了!

数量繁多的码头、行栈、仓储、中介、商店、字号、摊贩,构成了汉正街乃至汉口商业繁华的基础。


汉正街的繁华,也开启了六渡桥的繁荣之路。到了现在,你仍能在六渡桥的街面上看到大大小小的店面。

六渡桥,再见了!

到了1985年,六渡桥的桥建起来,三镇的居民,都更爱往六渡桥跑了。


去民众乐园看戏、听相声,到铜人像旁的商店扯块布、顺便喝碗鸡汤,专程去美真照相馆拍照留念,在清芬鞋城和老板讨价还价,逛桥东商场,去桥西打电玩,闲时去粤汉码头吹吹江风,对了,还要去新华电影院看场电影……

六渡桥,再见了!

六渡桥,再见了!

1933年,孙中山铜人像揭幕,本来说要建在中山公园,因为大水,选在了地势高的市中心六渡桥。虽然老汉口的中心转移了,但这尊铜人像也越发成为了老汉口的特殊象征。


大家都知道孙中山手上的那只拐杖是铜的,可小偷急了眼,连拐杖也偷,有些人前一天晚上回家还看见拐杖,第二天再路过,“哦……又被偷了。”


现在的拐杖没人偷了,大抵是后来生活渐渐好起来,小偷也不再惦记了吧。


人们也喜欢拿铜人像形容人苕,“你就是个铜人像”。等铜人像一带被拆了,这句话再讲给小辈听,恐怕他们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六渡桥,再见了!

在清芬鞋城还繁华的年月,数个百万富翁都诞生于此。窄窄的小巷,总被人们挤得水泄不通,赶时髦的80后跟老板讨价还价,回去时拎了几双鞋子,心里美滋滋的。


但随着汉正街的复起,人们都奔去那一块买鞋了,清芬鞋城苟延残喘了些日子,拆迁的消息又传过来,纵使还有老客人念旧,回头到清芬仅剩的两三家鞋铺买鞋,大家也知道,清芬的辉煌日子,早过去了。

六渡桥,再见了!

清芬五金城的生意,也被困囿在打围的墙里,兀自沉寂着。


有些商家寻了新的地方,重新琢磨如何铺开生意;有的还守着这片地方,继续和老街坊们打着交道。

六渡桥,再见了!

对了,同清芬一样,也被纳入拆迁范围的积庆里,在武汉还没兴起那么多vintage古着店前,它是赶时髦的姑娘、图便宜的嫂子都爱去的地方。


现在,它整体搬迁进了温州城,在一水儿的外贸服饰旁,还有各类名牌鞋包。拿起件品相不错的包,问老板是否保真,这里的老板大概最讨厌听见这句话,“你觉得是真就是真的,假的就假呗,今天来了个小伙子,认识这东西,买了好几件走。”老板漫不经心地说。

六渡桥,再见了!

伫立在南洋兄弟烟草大厦旁的

「民众乐园」,再也不是老汉口眼中的那个锣鼓喧天的地方了。


换了天地的新民众乐园,定位略有些尴尬。


人们总回想那个“旧民众乐园”,那时可以看杂耍、看名家唱戏、听相声,吃点心零食,热热闹闹的,欢乐的氛围直到回家还残留在衣角上。

六渡桥,再见了!

温州城留下了。


远东巷外面,一字排开的,是美发用品店;对面的「时代美博城」,进去一转,也是典型的美容美发市场,但又不止是卖产品而已。


楼里的生意,很多都和培训美容沾上边,名声传得很远,传出汉口,也传出湖北省。一进门,就能看到小姑娘们在店里学习美甲、种睫毛、纹绣。

六渡桥,再见了!

那些小姑娘,大都来自外地,想要在这里学到一门能立足的本事。就在远东巷里,有两个姑娘结伴来吃午餐,我听到了她们的对话。


“你是哪里的?”

“安徽来的。”

“也来学习美容?”

“是啊,不能一直打工,想学点手艺,回去和姐姐开店。但是睫毛总是弄不好。”

“没事,我教你啊,这个很简单,你就……”


大概异乡来六渡桥学手艺的人,最懂彼此的境遇和心情。

六渡桥,再见了!

早前和一个独立门户的Tony小哥相谈甚欢,他就告诉我,如果嫌那些大理发店动辄几百元一次的护发贵,可以去六渡桥转转,买点自己在家护发。


现在的六渡桥,还有很多东西可买、可逛,可是,真正的六渡桥终究是不在了。

六渡桥,再见了!

六渡桥,再见了!

六渡桥居民的清晨,是被什么唤醒的?

烧梅面窝糊汤粉牛肉拌面牛肉粉蟹壳黄酥饺热干面生烫鸡汤……梦里梦到这些,醒来就一定要吃到,不吃到一天都冇得精神。


路过「双宝红油」门口,排队等吃的人脸上全是对美味的憧憬。

好吧,在六渡桥生活,你第一件事学会的是去吃哪家,第二件事就是懂得乖乖排队等待。

六渡桥,再见了!

还好德华楼对面的「田恒啟」不会让人久等,据说老板也是同一个。


所以有选择困难症的朋友,劝你不要在德华楼的包子和田恒啟的糊汤粉中过多纠结,反正最后钱也是进了一个老板的钱包。

六渡桥,再见了!

想要去前进二路看看楚宝巷,到了却发现,道路右侧几乎全部打围。


没有小黄鱼,也不再有熟悉的家常菜,只有马路对面的那些老店,在人潮的来回涌动下,默默昭示着存在感。

六渡桥,再见了!

我们常为城市的发展感到欢欣雀跃。


越来越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网络,越来越整洁的街道,越建越高的大楼。在城市的黑夜里穿行,霓虹闪烁,一幢幢大厦的灯光要将街面照得亮如白昼,让黑夜也不再迷离。

六渡桥,再见了!

但我们又总有失落的时候。

失落感的来源,可能是常去的那家店拆迁了,也可能是小时候的巷子不在了,还可能是某一天你路过熟悉的街道,那家总坐在门外晒太阳的老板不见了。


你心里明白,都市化会让很多你眷念的老味道消失。里弄门厅刮过的潮湿青苔气息,邻居在门口小炉子上炖煮的藕汤,沿街售卖的不知名糕点,家家帮你梳头时手腕处散发的似有若无的雪花膏香气。

六渡桥,再见了!

双宝红油楼上,2008年北京奥运的标识还挂着,12年倏地过去,就像梦一样。


就好像这个2020年初,我们才发现,周杰伦的那首《星晴》——“手牵手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望着天/看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连成线”,竟然也是20年前的事情了。

六渡桥,再见了!

时间的风呼啸而过,一刮就是多少年。那些孩童回忆、青春时光、春夏秋冬,就这样随风而逝,无可挽留。


但还是想问:时间啊,你能不能再等等六渡桥?

在我们将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印进脑海之前,能不能让它的模样改变得小一些、再小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