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好的孩子,小時候就“有跡可循”,這三方面的表現很突出

畢達哥拉斯曾經說過:數學支配著宇宙。

雖然這句話聽起來是有些誇張,但也說明了學好數學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但在日常生活中卻有很多孩子對於數學這門學科望而卻步,就算再怎麼努力,似乎也不能看到明顯的進步。

數學好的孩子,小時候就“有跡可循”,這三方面的表現很突出

反觀那些數學成績好的孩子,學起來不痛苦還很快樂!其實數學成績好的孩子,大多有這三個特點。若是家長能夠發現自家孩子身上也有這幾個特點,那心裡可就偷著樂吧!

數學成績好的孩子,大多有這3個特點,若佔一個學習也能不錯

一、有數感

根據美國數學教師委員會的定義,數感主要被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清晰的數字概念,能將數學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

2、順利理清數字之間的關係,掌握不同的運算法則

數學好的孩子,小時候就“有跡可循”,這三方面的表現很突出

數學成績好的孩子,第一個特點就是有數感!在孩子3歲左右,能夠準確地將數字與實際物品的數量對應起來。比如說這有3個蘋果,4個橙子。而不是隻會數數。等到孩子學齡前,另一個明顯特徵就是運算速度比較快,在保證速度的前提下,還能夠確保自己的答題準確率。

數學好的孩子,小時候就“有跡可循”,這三方面的表現很突出

如何提升孩子的數感?

家長可以藉助一些孩子感興趣的物品來激起孩子做數學思維的啟蒙。就以孩子愛吃的糖果為例。家長可以事先準備好足夠數量的糖果,而孩子需要做的就是將這些糖果的數量給數清楚

在通過不斷的練習之後,家長就可以適時地引入加減的概念。比如這樣跟孩子交流:媽媽吃掉了一顆糖果,還剩下幾顆等等這種類似的問題。將數學問題融入到日常小事當中,讓孩子的數感在不知不覺間就能得到鍛鍊和提高。

數學好的孩子,小時候就“有跡可循”,這三方面的表現很突出


二、有空間感

美國埃默裡大學的心理學家發現,嬰兒6個月大時,從他表現出來的空間意識即可推測出他今後的數學能力。

有些孩子往往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充當父母的“小嚮導”,對於方位的概念也掌握得很清楚。這正是空間感好的表現,空間意識強的孩子,以後的數學成績也不會差到哪裡去。空間感強的孩子,在面對那些立體的圖形時,能夠順利地在心裡構建出自己能夠理解的平面圖形。是數學成績好的第二個特點。

數學好的孩子,小時候就“有跡可循”,這三方面的表現很突出

如何培養孩子的空間感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空間感。就以搭積木這個遊戲為例,既可以鍛鍊孩子的創造力,還能夠培養孩子的空間感。趁著這個機會,家長還可以教會孩子認識各種形狀,為以後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數學好的孩子,小時候就“有跡可循”,這三方面的表現很突出

三、邏輯思維強

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等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如果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強,那麼這類孩子做事情也會比較有條理。不僅如此,這類孩子在處理複雜的數學問題時能夠跳出固有的思維定勢,去尋找更為可行的解決方法。

數學好的孩子,小時候就“有跡可循”,這三方面的表現很突出

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

家長需要讓孩子儘可能處於一個充滿問號的環境。高頻次的提問能夠讓孩子保持較高的大腦活躍度。父母平時可以給孩子多做一些邏輯思維的訓練遊戲,數獨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個被稱為聰明人的遊戲,對孩子的邏輯思維和專注力都有極大提升!

數學好的孩子,小時候就“有跡可循”,這三方面的表現很突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