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紧急求助防疫物资,应对“边境战疫”予以更多关注

过去一周,东北的一座边境小城可能承受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本地最大的防疫压力。截至4月9日24时,绥芬河市报告由俄罗斯入境累计确诊病例151例,累计无症状感染者148例。而根据绥芬河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消息,截至3月30日24时,绥芬河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0例。即使在疫情本土传播最为严峻的时期,绥芬河仍旧没有1例确诊病例。

4月9日,绥芬河市人民医院一副院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该院合规的能进隔离病房的防护服,实际库存用不到五天,合规的医用N95口罩也很紧缺;4月10日,绥芬河市人民政府在官网发布《绥芬河疫情防控指挥部第二十号通告》向社会求助,接受医用N95口罩、医用防护服、医用酒精等物资捐赠。

绥芬河紧急求助防疫物资,应对“边境战疫”予以更多关注

绥芬河口岸

按理说,随着产能的逐渐恢复,防疫物资已经能够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出口国外,不应该再出现本地向社会求援的情况。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4月5日,我国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日产能达150万件以上,医用N95口罩日产能超340万只。这样的日均产能下,绥芬河的紧急求助或许说明,大家在关注大城市的境外输入之时,忽视了边境城市所面临的防疫压力。具体而言,便是对边境城市防控压力的估计不足,由于境外输入病例突然增多,医生、护士、检疫人员的防护需求提升,这就导致了防疫物资整体丰盈但地方短缺的情况。由此带来的提醒是,应对边境城市防疫物资的持续供应问题予以更多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内蒙古近来也遭遇了由俄罗斯入境带来的疫情输入压力。据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截至4月10日24时,内蒙古自治区已连续52日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然而在4月10日7时至4月11日9时,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7例、疑似病例1例。而这27例确诊病例和1例疑似病例则全部来自俄罗斯,经满洲里公路口岸入境,因此这些输入病例全部为满洲里市报告。基于此,自然要对满洲里发出提醒,防疫物资储备够了吗?

绥芬河紧急求助防疫物资,应对“边境战疫”予以更多关注

总的来看,边境遇到的防疫物资短缺是瞬时的,只要因关注引发行动,相信物资短缺状况很快得到缓解。但除此之外,还应拉长时间线来看防疫。据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判断:“目前中国的输入性疫情还没有到达峰值。”他认为,今年10月份以后、冬季来临时,中国境外输入病例是否会进一步增多仍难以预见。届时,防疫物资是否充足?如何做到既不过剩也能保证需求?这有必要结合数据分析与专家意见未雨绸缪。

边境城市防疫物资是否充足关乎边境战疫的成效,防疫物资就是医护与病毒战斗的“枪”,有了枪才能战斗,不能短缺,必须保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