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山先生 談演唱快板的技巧

王鳳山先生 談演唱快板的技巧

快板的前身是數來寶,經過快板演員長期的藝術實踐,借鑑了其他藝術形式的長處,不斷改革發展成為一種曲藝形式。一些快板老演員在長期演唱的過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流派。如李潤傑、高鳳山等同志,在演唱風格上就各有特色,有許多優點值得借鑑學習。

這裡,把我演唱快板的點滴經驗,粗淺地介紹一下。先從我是怎樣把數來寶改革成快板談起。

一、 從“頂板唱”到“半說半唱”

我從八歲開始唱數來寶沿街乞討。那時數來寶是雙手打板,大、小板一塊響。節奏是:

呱嘰呱 呱嘰呱 呱嘰呱嘰 呱嘰呱

一板一眼。兩字一拍,唱起來板起板落。如:

竹板打 進街來,一街兩巷 好買賣,

也有買 也有賣,也有幌子 和招牌。

這種唱法叫頂著板唱,唱著費勁,聽著單調。

我跟著師傅在北京天橋“撂地”的時候,經常聽關順貴、關順鵬二位唱竹板書的老藝人說長篇。這兩位老先生在演唱竹板書的時候,不用大板,手裡橫端著節子(小板),顛著節子,閃著板唱。節奏是一板三眼,又叫“黑紅板”。“黑”是眼,“紅”是板。這種板式緊湊連貫,俏皮動人。經過他們耐心指點,我試著去掉大板,脫離數來寶“三三七”的節奏,顛著節子用黑紅板唱數來寶,學會了《關公單刀赴會》、《押寶》等節目。演出後,受到一些內外行的好評。當時管這種唱法叫“文明數來寶”。解放以後,在黨的領導和廣大群眾的幫助下,不斷吸收了京劇、話劇、山東快書、河南墜子等姐妹藝術的營養,加強了表演,豐富了節奏,才改革成今天的快板。

有些曲藝工作者,說我演唱快板的方法是:“半說半唱”。對啦,這是我在數來寶的基礎上,吸收了竹板書的黑紅板唱法不斷摸索出來的。這種唱法的節子伴奏有五種點子:顛、聯、逛、撮、掐。還有五種演唱板式:閃、趕、跺、切、扔。這五種點子五種板式是形成“半說半唱”演唱技巧的主體。除此之外,要掌握“半說半唱”的方法,還得講一講橫板和立板的區別。

二、 橫板和立板

橫板和立板是指在演唱快板時,節子的兩種不同拿法,拿法不同,打法不一樣,產生的基本節奏就有差異。

橫板拿法:食指插入節子第四扇、第五扇中間,手心朝上,手背衝下,節子頭朝左,尾朝右(指左手持小板),拇指擱在節子頭部,橫端在手。

立板拿法:食指插入節子第四扇、五扇之中,手心向右,手背朝左,節子小頭向上,尾衝下,拇指擱在小板穗結的下面,節子豎立在手。

橫板打法:手腕子勁帶動無名指,用第五扇小板有節奏地磕打上面四塊板(一找四)上下顛打,產生“達達達達達”的音響節奏,這就是橫板拿法產生的伴奏基本點,叫“顛點”。拍節是 ×××× | ××××| 一字一拍,一拍一板。用這種節奏唱快板,就得把節奏處理成 ○× ×× | ×× × 讓過頭板,閃著板唱,節奏才能不斷不亂串成一線。

立板打法:用手腕子彈動無名指,推動節子第五扇向右擊打第四扇,拇指又迅速地把它擋回來。音響節奏是“嘀噠”,叫“晃點”。這個點是立板唱法伴奏的基本點,“嘀”是板,“噠”是眼,兩字一拍,一板一眼。如:×××× | ×× | ××××| ××× | ,這是“晃點”伴奏產生的節奏。

經過比較以後可以看出:橫板的拿法決定了閃著板唱為主的特色;立板拿法決定了頂著唱為主的特點。這是兩種不同的節奏規律。

三、五種點子打法及作用

節子是快板演員的擊節樂器,純熟掌握它,可以起到省氣、助氣、提神等效果。

① 顛點:是橫板唱法伴奏的基本點(拿法、打法可參考第二節)。“顛點”伴奏一字一響,打字不打句,強調重拍、重字音,突出重點句,不躁不喧,不亂不攪。託唱,託字,託情。

② 聯點:和顛點拿法一樣。打法是無名指向上彈動第五扇小板,拇指緊密動作,向小板中間迅速移動打出:“噠個嘀”的音響節奏來,就是聯點。這種點子眼起板落,又叫“反雙點”。能起到銜接、填空、聯詞句、聯節奏、聯感情的作用。

③ 逛點:持節子小臂揚起,拇指和無名指張開彎曲,小臂肌肉拉緊,用手腕子勁逛動節子“噠噠嘀噠噠嘀”,就是逛點。節奏是要圓要滿,一般用於“快打慢唱”烘托氣氛。

④ 撮點:在逛點拿法基礎上,用手腕子的韌勁自上而下,拇指和無名指猛然收縮,打出“嘟嘟嘟嘟噠”的長嘟嚕來,就是撮點。一般用於由快轉慢,分清段落,交換感情,演員換氣。

⑤ 掐點:和撮點緊密相連,往往是撮完以後把板掐住,就是掐點。掐點和戲劇舞臺靜場的意思一樣,節子不響,演員用心板控制節奏起伏。用於突出主要情節、感情、唱詞。以靜顯動,以輕顯響,給觀眾留下更集中更深刻的印象。

這五種點子運用的得心應手,還必須聯繫好心板。什麼叫“心板”?就是演員的內心節奏。心板強,可使節奏“快而不亂,慢而不斷,緩而不散”,幫助演員掌握好抑、揚、頓、挫、起伏連綿。

四、五種板式演唱

① 閃板:也叫“黑紅板”句子緊湊,起伏跳躍,說唱兼用,字巧句俏。例如《百山圖》的開頭四句唱法:

○山連山山繞山,

○山山不斷○山套著山。

○一輪紅日東方起,

○看日出,您奔東嶽登泰山。

以上四句有五處是閃著板唱的,這樣不笨不拙,唱中有說,俏皮優美,虛實結合。

② 趕板:把四、五句比較集中的唱詞,一氣呵成。字頭咬字尾,鏗鏘有力,如同顆顆珍珠落玉盤,熱烈,火熾,奔放。單隻有閃著板唱才能唱好趕板。例如《百山圖》中兩段唱詞:

(1):○從臺北,到臺南,

○阿里山,太平山,草山,

玉山,八仙山,

金屬礦產○在安東郡山,

大雪山,○丹大山,欒大山,

主嶽南山,大武山。

(2):○黃花山,綠草山,

○白鶴山,青石山,

○鳳凰山,鳳鳴山,○麒

麟山,金馬山,○八寶山,

元寶山。

③ 跺板:一字一板頂著唱,字摞字,句聯句,樓上樓,層層見高,潑辣火爆。例如《百山圖》的兩個例子:

(1):山多一時說不完,青山、綠山、紅山、

黃山,金山,銀山,銅山、鐵山、奇峰

峻嶺,山巒疊翠錦繡一片好河山。

還有一種是用三聯音的方法唱跺板,如:

(2):一片青綠是黃山; 上天竺 中天竺 下天竺

④ 切板:在演唱快板的時候,由高潮轉入低潮,不是漸慢,而是利用“撮點”和“掐點”戛然而止,把詞句和節奏切斷。但要板切情不散,精神穿一線。下面舉《百山圖》的一個例子:

奇形怪狀象鼻子山,

要是說生產還得說臺灣(切板),

樟腦蔗糖金屬礦……

在這兒,切板我是當作一個自然段來處理的。唱到這裡是整個作品的三分之二,為了把底唱好,速度要快一些,攢勁把底唱好。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更突出地歌唱我國富饒美麗的寶島——臺灣。

⑤ 扔板:是“半說半唱”演唱方法有代表性的板式。把能夠唱上板的幾個字用白話的方法有意識扔到板外,彷彿掉板,而又能把它拽回來落在板上。有稜角,有力度,平中見奇,新穎別緻,承上啟下。例如:

(1):雲南省青山綠水看不盡——《百山圖》

(2):比方說一塊石頭不起眼,堆積起來就是高山。——《革命的青春》

“雲南省”和“比方說”兩處就是扔板的唱法。

五、談談氣口

氣口和節奏、吐字緊密相連,相互制約,相互作用。按一般規律來講,節奏要是不準,氣口就不勻,吐字就不真。當然吐字要真,還需要練習“噴口”。但氣不足,字就打不遠,自己也累,觀眾也聽不清。巧妙而又恰當地處理氣口,是演唱快板的重要技巧之一。我今年六十四歲啦,在舞臺上演出越唱越有勁,氣不湧出面不更色,觀眾聽著輕鬆愉快。其道理是除了運用“半說半唱”的方法外,還恰當地使用了“攢氣”、“晃氣”、“偷氣”,三種換氣方法。

攢氣:是屬於固定氣口,在演唱趕板跺板前固定吸足一口氣,就是攢氣,要做到深吸慢吐。

晃氣:是利用表演來換氣。在舞臺上演出時,演員嘴裡有唾沫或是嗓子有痰,這種特殊情況怎麼辦?可以在段落轉折、人物對話等地方,虛伸手或是虛邁步,虛晃一招以分散觀眾的注意力,抓住此時機趕緊換氣,就叫晃氣。

偷氣:偷氣要偷得瞧,偷得勻稱。不影響吐字,不破壞句子。如第四節趕板中的“山○麒,山○八”兩個拍節,就是在句與句間空十六分音符,極為短促地喘半口氣,這就是偷氣。

以上介紹的只是一些基本技巧。在演唱時,首先還要領會作品的主題思想,加深對人物和事件的理解,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然後再做技巧上的安排、處理。

竹板書《拆西廂》

鶯鶯悶坐,手兒托腮,叫聲紅娘,你快過來。

你姑娘有件這個不明的事,一一從頭你要講個明白。

你姑娘我是這個閨閣的女,擦胭脂抹粉我是總嫌不白。

張君瑞本是一位唐朝的客,咱娘們宋氏三代女裙釵。

唐宋相隔有這二百載,何人編出這部西廂來?

紅娘聞聽,抿著嘴的笑,姑娘明白這個我明白。

老爺在朝,他是把官做,官居一品是位列三臺。

宋王爺開了,那叫文考場,天下舉子進京來。

河南來了一位關公子。關漢卿千山萬水進哪京來。

老爺貪贓圖了賄,屈了人家的好文才。

三場沒把公子來中,回家悶坐在小書齋。

今天思來他是明天想,一怒才寫出這部西呀廂來。

西廂下院留下了詩句,字字行行啊就看個明白。

首一句待月西廂向。

二一句跟風戶房開,

三一句月移哪叫花影動,

四一句疑是玉人來。

我的小姐呀,真是真來,那個假是假,黑是黑來這白是啊白。

貞節女總是那個貞節女,下賤才總是這個下賤才。

真金不怕,烈火來煉。腳正哪怕哪繡鞋歪。

夜明珠未出土真假難辨。單巴掌拍不響你怨著誰來。

聰明的紅娘,嘴尖舌快,幾句話把西廂,她給來拆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