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早餐������


财经早餐������


一季度发行债券12万亿元,民企净融资规模创近3年来新高


【新闻背景】中国人民银行5日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债券市场共发行债券12万亿元,同比增长14%;余额为10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我国债券市场继续稳步发展,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和净融资规模同比明显增加,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情况进一步改善。一季度,公司信用类债券共发行3万亿元,同比增长35%;净融资规模超1.7万亿元,同比多增8000多亿元;发行量与净融资规模均处于历史同期高位。与此同时,一季度民营企业发债约2100亿元,同比增长50%;净融资规模约930亿元,创近3年来新高。对外开放方面,一季度,银行间债券市场新增境外法人机构26家,境外机构净增持量为597亿元人民币。截至3月末,共有822家境外法人机构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持债规模2.26万亿元。(证券日报)

解读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债券发行规模大幅度增加,债券融资成本也在不断地降低。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引导公司信用类债券净融资比上年多增1万亿元,为民营和中小微企业低成本融资拓宽渠道。从目前公布的政策看,为了进一步支持国内抗疫和复工复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后续债券融资规模将进一步增加,融资成本也有望进一步降低。

银行间债券市场新增境外26家法人机构和597亿元债券净增持量,显示人民币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增加。这源于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情况下,中国国内率先控制住疫情并快速恢复经济,彰显国家高效的治理能力。近期公布的PMI等经济数据快速回升,预示着国家复工复产政策对经济的恢复效应明显,同时结合近期中央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各个地方政府投资项目拉动作用,也提升了中国经济对国外资金的吸引力。

财经早餐������


1、央视新闻:目前我国防疫形势总体向好,但国外疫情升级带来的输入性风险却不可忽视。低风险不等于无风险,每个人仍然要保持警惕。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给大家提醒:不管是居家还是在公司或公共场所,保持一定的距离非常重要。此外,当前也不要集会、聚餐。

2、农业农村部:我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生产;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水平;即使国内疫情严重时期也是米面无忧,更没有必要囤粮食。受疫情影响,国际粮食价格确实有所上涨。当前,从全球供应总量来看不存在短缺问题,目前更多是疫情造成的恐慌性消费。国际对国内粮食市场影响有限;米面随买随有,不必囤积抢购。

3、

3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录得43,虽较2月回升16.5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收缩区间,为2005年11月调查开展以来的次低值,显示服务业产出继续下滑,下行速度放缓。尽管疫情在3月得到了控制,但经济活动的恢复仍然有限,预计一季度GDP将显著负增。

4、央行副行长刘国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坚持底线思维,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强货币政策总量、逆周期调节,实现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且略高。存款基准利率与老百姓关系更直接,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可以使用,但要充分评估,考虑老百姓的感受。

5、人民日报:近期,南京、杭州、宁波等30多座城市纷纷推出几百万元到上亿元不等的消费券,旨在激发居民消费热情,帮助部分受疫情冲击大的行业加快恢复。专家表示,要把好事办好,明确发放流程,注重精准投放,避免出现物价上涨。

6、央行:4月3日决定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同时,决定自4月7日起将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

7、财经早餐:3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减少70.1万,十年以来首次转负,失业率为4.4%,前值为3.5%。3月就业报告调查期早于病毒封锁措施的实施时间,因暂时的停工,失业人数出现“极大增长”。纽约时报评论称,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就业增长结束,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几乎使得美国经济陷入停滞的另一种反映。

8、穆迪:预计2020年美国实际GDP将收缩约2%。预计2020年美国联邦财政赤字将在GDP中占比近15%。预计美国联邦债务在2020年将从2019年的79%升至国内生产总值的93%左右,并将继续上升。预计美联储将维持利率在接近零的水平,直至2022年。

9、国际劳工组织: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全球可能有将近2500万人丢掉饭碗。为抗击疫情经济按下了暂停键,失业人士激增,反映出1930年代以来和平时期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德意志银行研究部门表示,“预计美国和欧洲的失业率会升到两位数,虑到美国和欧洲短期内面临的痛苦,就其程度而言,是大萧条以来前所未见的。”

财经早餐������


国内市场:

1、港股--周一,恒生指数涨2.21%,报23749.12点。国企指数涨1.7%,报9652.31点。

2、证券时报:3月份开始,私募产品备案出现了井喷态势,共有2733只产品完成备案登记。侧面反映了当前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上的相对低位,市场机会远大于风险,在当前市场不断磨底的过程中,优质且价格合理的标的容易显现。

3、中信证券:A股见底的三大信号逐渐明确。一是外部信号,全球“美元荒”的流动性风险缓解,风险资产定价机制修复,市场从恐慌期切入冷静期。二是国内流动性信号,配置型资金主导北向资金恢复净流入,产业资本回购和增持日益频繁。三是政策信号,中央政治局会议凝聚共识后,货币、财政等一揽子政策落地提速。A股4月预计将开启今年的第二轮上涨。

4、海通证券荀玉根:美欧流动性危机缓解和国内政策加码驱动市场阶段性反弹,海外疫情仍严峻,整体还是区间震荡。市场进入趋势性上涨还需等待:一是海外疫情出现拐点,二是国内基本面数据重新回升。短期内需相关的新基建和消费较好,中期转型方向的科技+券商仍是主线。

国外市场:

1、美股--道指收盘上涨7.73%,报22679.99点;纳指涨7.33%,报7913.24点;标普500指数涨7.03%,报2663.68点。

2、欧股--德国DAX指数涨幅5.77%,报10075.17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涨幅3.08%,报5582.39点;法国CAC40指数涨幅4.61%,报4346.14点。

3、日韩股--日经225指数涨4.24%,报18576.30点。韩国KOSPI指数涨3.85%,报1791.88点。

商品期货:

1、黄金--COMEX黄金期货6月合约收涨2.93%,报1693.9美元/盎司。

2、原油--WTI原油跌约8%,收报26.0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跌近3%,报33.12美元/桶。

财经早餐������


1、新京报:据悉,由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等重量级资产管理机构发起的“北京资产管理协会”,已获批将于近日正式挂牌。据了解,资管协会是全国第一家横跨银行、银行理财、保险资管、证券、基金等多行业资管机构的区域性协会,第一批创始会员60家,会员单位管理的资产规模数十万亿元。

2、券商中国:近期东吴证券公告称,拟出资不超过7.44亿元参与苏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增资,是业内首家借道地方AMC参与到不良资产处置领域的券商。此外,中信、招商、中原、财通等券商也通过各种方式入股地方AMC。有分析观点认为,券商介入不良资产处置,不仅能够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也可以借机与自身并购重组、债务重组、财务顾问、ABS发行等业务产生协同。

3、中国人民银行:截至4月2日,已发放优惠利率贷款573笔,金额280亿元,贷款加权利率2.61%,财政贴息后约为1.35%左右;其中70%的资金用在支持中小微企业上。

4、央行副行长刘国强:疫情发生以来,央行密切监测银行体系的风险状况,开展了压力测试。新的相关测试结果将通过金融稳定报告及时披露和更新。短期来看,疫情对银行信贷资产必然造成下迁压力,但总的来看,中国的银行业整体损失吸收能力比较强,风险抵御的弹药比较充足。

5、财政部: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不得偏离主业盲目扩大经营范围,不得向非融资担保机构进行股权投资,不得新开展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担保业务,确保2020年新增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金额和户数占比不低于80%,其中500万元以下占比不低于50%。

6、国际金融报:头部券商并表监管不会增加券商风控指标负担,有利于提高券商资本杠杆使用效率,提升杠杆率上限;促使多项业务协同发展,为打造龙头航母级券商奠定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未来风险管理能力或将成为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券商通过设立、收购子公司开展流动性服务、对冲套利投资等创新业务将受益。

7、胡润研究院: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球百强企业家近两月财富损失2.6万亿元,即13%,蒸发了过去两年半所创造的财富;前十名损失1.4万亿元。百强中只有9人的财富在过去两个月里有所增长,全部来自中国。中国与美国的差距从13人缩小至5人。美国现有34人,中国有29人;两个月前,美国有36人,中国只有23人。

8、人民网刊文:一些交易平台炒作“虚拟货币是超越黄金白银的避险资产”,其实质是投机分子哄骗消费者参与虚拟货币交易,借以牟利的消费陷阱。

财经早餐������


1、中国房地产协会:3月,有121个城市二手房价环比下跌。从整体上看,房价下跌的城市比例不算高,但具有象征意义的四大一线城市,北上广深3月份二手房价全部下跌。其中,上海下跌5.85%位居四大一线城市跌幅榜首位,每平跌3401元位居全国首位。

2、21世纪:面对下行的市场和不确定的疫情,除了恒大等极少数房企外,主流房企纷纷调低了今年的销售目标,增速降至10%、5%以内。甚至有房企的目标出现了负增长。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4年多的大牛市后,其实从2018年四季度便进入了调整期。曾经被奉为圭臬的高周转和拼规模,被房企们放在了次要位置。融创孙宏斌表示,销售规模的增长未来不是重点,利润和品质才是第一位。

3、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

今年各地要结合房地产调控的要求,严把棚改的范围和标准,严格评估财政承受能力,不搞一刀切,不盲目举债。明确政府的专项债不用于土地收储和与房地产相关的项目。为了有效应对疫情的负面影响,2020年将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向社会释放积极明确的信号,巩固和提振市场信心。

财经早餐������


1、央行:一季度,我国债券市场共发行债券12万亿元,同比增长14%;余额为10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我国债券市场继续稳步发展,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中证协:截至2019年12月31日,存续的公司信用类债券公开发行主体共计3679家,同比增加103家。从主体级别分布看,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和企业债发行人AA级占比分别为31.91%、28.92%和58.96%,AA+级及以上发行人占比分别为66.32%、60.17%和29.42%。AA+级及以上发行人占比持续提高。

3、富时罗素:公布3月最新分类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债券市场准入等级继续保留在可能从1上调至2的观察名单;下一次分类调整的审查在9月,将作为是否纳入其国际指数依据之一。

财经早餐������


1、上周五,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报7.0903,较上一交易日涨74个基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109个基点,报7.1104。

财经早餐������


财经早餐������


19年底20年初的新冠肺炎“黑天鹅”突袭,给本就承压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2月中国经济数据受疫情影响大幅下行,美国采取应急措施紧急降息50个基点,为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世界主要经济体将采取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当下投资面临的风险:

1.全球宽松导致通胀上行;

2.经济滞涨风险仍存,资产收益率进一步下行,行业集中度被动提升;

3.全球经济疲弱,大宗商品进一步承压;

4.汇率和资本市场波动加剧。

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债券资产将在高位进一步向上拓展空间;股市估值进一步被压实,长期配置价值凸显;黄金避险资产备受青睐;另类资产(私募股权、非标债权、金融衍生资产)估值进一步压低;房住不炒总基调下,全面落实因城施策,开发商保现金流,促销去化,行业头部集中加速,热点区域资产及衍生工具价值潜力出现。

配置逻辑:

1.通过母基金配置优质另类资产打底(-),并逐步减持;

2.债券资产中短期积极配置,关注利率债交易性机会及长久期锁定无风险基础收益;AA级以上信用债同样以长久期配置为主;

3.资本市场优质资产逢低增配(+),可通过FOF基金、指数增强策略配置;

4.大宗商品中期低迷,关注CTA策略投资机会;

5.继续增加黄金配置,为保持较高流动性,建议优先考虑黄金ETF作为配置手段;

6.热点区域价值呈现地产类资产,可通过地产基金、ABS、金交所资产等进行配置,考虑对冲汇率波动及分散化配置,海外房产可考虑适当配置;

7.经济滞涨风险仍存,保持充足流动性仍十分必要,现金管理可考虑中短债基金,流动灵活,收益优于货币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