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縣汪橋鎮“櫻花節”鋪就產業路 掀起復工潮

映象網信陽訊(記者 吳彥飛)近期,商城縣汪橋鎮以舉辦網絡“櫻花節”為平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推進企業復產復工,打響鄉土企業品牌,拓展特色產品銷售渠道,促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舉辦“櫻花節”,打開特色產品銷路。通過舉辦汪橋鎮“櫻花節”,採取製作VR、微信推送、專期視頻等方式對秦灣櫻花節進行網絡轉播,相關報道被“人民網”“中新網”“學習強國”等多家權威媒體轉載報道,引起強烈社會反響。通過推送靈芝、鹿茸、菊花、板栗酒、餈粑、掛麵、燒餅、再生稻米等汪橋“八珍”,推介體驗傳統習俗和再現傳統農耕文化,記錄和抒發人們對家鄉的眷戀與美好回憶,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真實實踐引起情感共鳴,趕走疫情陰霾,擦亮汪橋鎮宣傳“名片”。

建好“示範區”,推進產業復產復工。加快汪橋鎮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積極引導一凡農林萬畝花卉苗圃基地、裕昇農業千畝農業體驗基地、豫悅坊千畝菊花基地等企業復產復工,將省道S338沿線鮑樓村至天井村10個村串成一線,形成全域旅遊示範帶。以生態農業為主體,探索集休閒農居、花卉觀賞、農耕文化體驗、水果採摘、觀光旅遊為一體的農旅融合發展道路,實現“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帶動群眾就業致富。

拓寬“致富路”,培育打造鄉土品牌。按照“企業提質、市場主導、政府宣傳、網絡帶貨”的發展思路,推進農業向休閒旅遊轉型升級,旅遊向休閒農業延伸拓展,將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培育成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的新型主導產業和綠色環保產業,大力培育以苗木、菊花、板栗和中藥材種植等綠色產業,通過鎮科級幹部代言發聲、“網絡帶貨”,既擦亮“春賞櫻花秋看菊,四季遊玩有看點”的旅遊名片,又帶動群眾致富增收。

繪就“總藍圖”,穩步推進鄉村振興。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統籌安排全鎮鄉村振興規劃,重點打造“一路一河一區”,堅持因地制宜、村民主體、建管並重、有序推進,科學制定鄉村振興規劃。全鎮規劃三大產業區:把東部山林地區發展為油茶、茶葉、板栗的經濟作物產業區;把中部丘陵地區發展為特色花卉苗圃、果樹的特色產業樣板區;把西部平原地區發展為再生稻米、稻魚共養的優質糧食生產區。通過發展綠色產業,全面實施產業振興戰略,切實踐行“兩山”理論,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相互轉換的通道,將汪橋鎮逐步建設成了生態環境好、產業發展好、文化傳承好、民風民俗好的“四好”鄉鎮。

(映象網信陽新聞熱線:0376-6880376,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