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低迷,底部越來越近!你會找底部嗎?

股價下跌的底線在哪裡?這是操作者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股價下跌底線的估算,曾先後出現過成本法、籌碼法、基本面法等。

成本法又分為一級市場成本法與二級市場成本法。

所謂一級市場成本法,即上市公司的新股發行價、配股價、增發價。這是一個重要的投機性估算方法,其潛在的邏輯是,跌破一級市場成本價特別是新股IPO價,將極大地刺激上市公司和證券市場管理層的自尊心,並“知恥而後勇”,通過與機構聯手、出利好、製造題材和高送配來恢復其二級市場溢價。歷史上,這的確提供了諸多較好的投機性買點。但近年來成本法對股價下跌的底線分析已意義不大。


股市低迷,底部越來越近!你會找底部嗎?

籌碼法的核心邏輯是,當價格低到一定程度時,市場的投機性需求將使籌碼自然恢復其流動性,從而出現連續的價格波動與交易機會,構成股價下跌的底線。

由籌碼法估算股價下跌的底線,其重要前提是流動性的恢復。由於其根本不考慮籌碼背後上市公司的實際價值,而流動性的恢復與市場情緒與偏好直接相關,但卻難以量化,因此,籌碼法難以事先預估股價下跌底線的具體位置。

基本面法分市盈率法和淨資產法。相對於前面兩種方法,此方法要安全些。

股市低迷,底部越來越近!你會找底部嗎?

市盈率的底線在哪裡?這是很多投資者相當苦惱的問題,因為當他們以自認為安全的市盈率買進股票後,卻出現了三種情況:

1)由於業績變臉,原來安全的市盈率甚至因為虧損而不存在了。

(2)上市公司增發配股導致股價下跌。

(3)公司基本面沒有大的變化,但由於市場價值中樞的大幅下移,慘遭套牢。

所以說,市盈率法絕非很安全的底線探測器。

事實上,在任何一個市場,價值投資都遠非在證券報刊上瀏覽一兩版投資價值報告那麼簡單。在充分評估市場風險、行業風險、經營風險和管理層道德風險之後,投資人還必須特別面對再融資風險。那麼,淨資產法又如何呢?

研究表明,在過去的數年中,以低的淨資產率買進股票,具有很高的勝率。淨資產是A股市場唯一未被充分挑戰的價格底線了。可以預見,未來淨資產仍然是很有效的股價下跌底線。


股市低迷,底部越來越近!你會找底部嗎?

但淨資產法仍然有兩個重大風險:

(1)淨資產不實。

(2)不能產生效益的淨資產實質上更像是負債,如果不能產生正的現金流,與淨資產相關的資產將以管理費用、有息負債等形式吞噬企業的利潤和股東權益。這也是在國際市場上股價常見跌破淨資產的原因。


股市低迷,底部越來越近!你會找底部嗎?

通過以上分析,那股價下跌的底線到底在哪裡?

(1)市場的成本,無論一級還是二級,均已難以成為股價下跌的有效底線。

(2)以籌碼論博弈價格底線,無異於火中取栗。

(3)如果能夠確認淨資產的真實性與收益性(重要前提),考慮到價格博弈的存在與再融資的免疫性,淨資產仍是未來有效的價格底線;但這並不暗示股價只有跌到淨資產才有投資價值。

(4)兩地乃至三地上市的公司,境外價格的接軌性上漲足以成為境內價格的下跌底線支撐,並通過比價效應傳遞至相關行業的定價之中。雖然該底線並不穩固,但卻易於觀察。

你想每天閱讀到更多精彩內容嗎,那就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