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李煜火攻趙匡胤,因沒有把握好風向,最終15萬大軍全軍覆沒

文|明暄談史

我國古代戰爭中採取火攻的戰役非常多,這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這也是我國古代戰爭的一大特點。但是,今天我們講的這次戰爭卻是非常的滑稽。一個整天沉溺於填詞寫詩的南唐皇帝,他派15萬大軍火攻趙匡胤的宋軍,但是因為風向沒有把握好,最終全軍覆沒。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呢我們還得從這個愛寫詩的南唐皇帝李煜談起。

南唐李煜火攻趙匡胤,因沒有把握好風向,最終15萬大軍全軍覆沒

李煜

李煜是南唐皇帝李璟的第六個兒子,按理說李煜有五個哥哥,這怎麼著也輪不上他來當皇帝。但是,說來也巧,李煜的這五個哥哥,因為各種原因很早就都去世了。最終,李煜被定為了太子。李璟死後,李煜就繼承了皇位。

只醉心於詩詞歌賦,不關心國家大事

李煜這個人雖然很聰明,但是他並沒有把自己的聰明才智運用到治理國家上,而是沉迷於寫詩上。他從來不關心國家大事,只潛心寫詩。當時北宋控制著整個中原地區,李煜他害怕北宋攻打南唐,所以他就每年給北宋皇帝趙匡胤上交很多金銀財寶。

南唐李煜火攻趙匡胤,因沒有把握好風向,最終15萬大軍全軍覆沒

趙匡胤劇照

這個趙匡胤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君王,他立志要一統天下,所以他肯定不會滿足這些小恩小惠。只是,這個時候的趙匡胤沒有那麼多精力去攻打南唐,李煜覺得趙匡胤對自己還行,挺講誠信的。所以,這個時候李煜就放心了。他就繼續鑽研自己熱愛的詩詞。

不善於觀察事情,不懂得怎麼去用人

南唐之所以這麼軟弱,和君王是有著直接的關係的。李煜他本來沒有把心思放在治理國家朝政上,所以就連怎麼用人他都不懂。李煜一直很器重一個大臣,他叫韓熙載,這個人敢說真話,也有一定的政治才能,所以李煜就很欣賞他。但是,實際上韓熙載是一個生活很不檢點的人。

南唐李煜火攻趙匡胤,因沒有把握好風向,最終15萬大軍全軍覆沒

韓熙載夜宴圖

韓熙載家裡有很多小妾,這些小妾經常私通他的賓客,他也是假裝不知道,沒有說什麼。李煜覺得韓熙載生活作風有問題,在朝廷裡影響不好。所以,李煜就降了韓熙載的職位,把他打發到外地做官。在韓熙載出發之前,他把那些小妾都一一打發走了。

原本以為韓熙載認識到自身的錯誤了,李煜就下令不讓韓熙載走了,還保留他原來的職位。但是,萬萬沒有想到,韓熙載隨後又把那些姑娘都找了回來。這讓李煜非常失望。看到這裡,我們可想而知,身邊都是這樣的大臣國家怎麼強大?

南唐李煜火攻趙匡胤,因沒有把握好風向,最終15萬大軍全軍覆沒

李煜劇照

不懂人情世故,中了趙匡胤的反間計

南唐有個大將叫林仁肇,這個人很有軍事才能,在南唐大軍中很有威望,就連北宋的皇帝趙匡胤都有些怕他。趙匡胤認為只要除去南唐的大將林仁肇,剩下的就沒有什麼阻礙了。所以,趙匡胤採用了反間計,來陷害南唐的大將林仁肇。只會寫詩的李煜根本沒有去認真調查,就相信了趙匡胤的陰謀,最後李煜就把這個南唐最厲害的大將林仁肇殺了。

南唐李煜火攻趙匡胤,因沒有把握好風向,最終15萬大軍全軍覆沒

長江

不久之後,趙匡胤就派兵攻打南唐,宋軍一直打到長江以北,這個時候被長江擋住了。緊接著,宋軍決定搭浮橋過江。消息傳到李煜那裡之後,李煜非常害怕,有個大臣望著焦急萬分的李煜,他走上前去說:“陛下不用擔心,從古至今,沒有聽說過,通過浮橋就能過江的。”李煜聽到此番話之後,大笑起來,他天真的認為趙匡胤打不過來。

幾天後,趙匡胤渡過了長江。李煜在與趙匡胤求和不成的情況之下,只好率15萬大軍火攻趙匡胤的宋軍。但是,由於李煜大軍沒有把握好風向,結果大火蔓延到了自己這邊,最終李煜慘敗。就這樣,南唐被北宋滅亡了。在監獄裡的南唐後主李煜悲痛萬分,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寫下了千古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南唐李煜火攻趙匡胤,因沒有把握好風向,最終15萬大軍全軍覆沒

南唐亡國圖

也許是因為他原本就不喜歡管理朝政,所以才會造成最後的亡國。如果,他當初沒有做南唐的皇帝,只是簡單地做一個閒雲野鶴般的詩人,可能南唐也不會那麼快就被北宋滅亡。這也許就是他的命運吧。您覺得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裡,留言討論。

參考文獻:《新五代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