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個月中國進口豬肉同比大增98.2%

為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內市場肉類的安全供應,海關總署有關人士近日表示,海關多措並舉著力擴大進口,助力豬肉保供穩價,積極協調溝通,減少產品滯港,全力支持優質種豬進口,助力生豬高質量復產增養,保障我國消費者餐桌上的需求。

前兩個月中國進口豬肉同比大增98.2%

海關總署3月31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中國進口肉類達125萬噸,同比增長69.6%。其中進口豬肉及豬雜碎共72萬噸,增幅達98.2%,幾乎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受疫情影響,我國國內肉類供應承壓。為穩定豬肉價格,官方已採取多項措施為增加進口行方便。據官方數據,截至3月24日,海關總署共新批准997家肉類企業在華註冊,其中豬肉企業450家。

我國海關還對國家儲備進口豬肉優先接單、優先檢查、優先檢測、優先出證,實現“即到即卸”“即卸即運”,並允許國儲豬肉在原集裝箱、原鉛封、原證書狀態下直接運輸到專用冷庫,最大程度壓縮入庫前時間,保證進口國儲豬肉以最快的速度及時投放市場。

目前,我國豬肉價格穩中有降。據官方監測,3月16日至22日中國豬肉批發價格為每公斤48.57元人民幣,環比下降0.9%。

協調溝通減少產品滯港

春節前後,由於國內肉產品價格回落明顯,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進口肉類主要港口出現了大量進口凍肉在港區堆放、未提離的情況。海關總署針對部分口岸肉產品進口出現不同程度的“滯港、囤倉”情況,研究制定了《海關總署關於加快進口肉產品通關驗放的通知》,要求各關準確掌握本關區肉產品進口情況。

上海是全國最大的進口肉類口岸,進口凍肉主要以豬肉、牛肉為主。上海海關積極協調上港集團等港區單位綜合採取“增加插電樁”“分流疏港”等方式提升承載能力,確保已結關放行的冷凍箱及時分流至港外社會堆場以及內貿冷庫堆存,最大程度減輕滯箱壓力。

寧波海關所屬北侖海關在2月29日至3月6日一週時間內,現場查驗進口肉產品100餘櫃,出具證書350餘份,保障近9000噸肉產品快速通關。寧波海關時刻與寧波港集團保持聯繫,隨時掌握碼頭冷藏集裝箱插電口數量、查存一體化設施庫容、肉產品到港未提離等情況。同時,積極與主要進口商保持溝通,掌握肉產品到港計劃,提前做好申報、查驗、出證等後續安排。

下一步,海關將繼續密切協調有關部門、企業和行業協會,加大催報、促提力度,從根本上解決冷藏集裝箱滯港問題,促進進口冷鏈貨物有序投放國內市場。

優質種豬助力復產增養

3月11日至12日,1973頭法國優良種豬從太原航空口岸入境,這是今年太原航空口岸首批入境的活動物,也是今年山西省首批進口的活動物。

據瞭解,為確保境外優質種豬順利引進,海關進一步採取多項便利化措施,助力生豬復產增養、穩產保供。

拓展優質種豬及遺傳物質來源。在與現有種豬來源國法國、丹麥和英國加強檢疫合作的同時,與荷蘭就輸華豬遺傳物質議定書內容達成一致,優先啟動智利、芬蘭等國優良種豬及遺傳物質檢疫准入,協助進口企業恢復從美國進口種豬。

認真做好種豬入境前準備工作。優化種豬境外預檢,建立種豬預檢獸醫出國任務審批綠色通道;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將實地預檢調整為視頻檢查和材料審核,確保境外隔離檢疫效果;加強與進口企業溝通聯繫,及時掌握進口需求;加強隔離場選址、建設的技術指導,加快隔離場考核驗收;積極協調做好口岸檢疫、沿途押運、疫病監測、疫情防控、接卸裝車等;落實種畜稅收優惠政策,提前為企業辦理減免稅證明、預約申報等手續,確保“零等待”通關。

嚴格入境檢疫。派出技術骨幹,實施24小時駐場監管;督促企業嚴格落實各項生物安全措施;對隔離種豬逐頭採樣,對經實驗室檢測和臨床檢疫合格的種豬及時出證放行。今年以來,共進口種豬4325頭。

海關總署將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做好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的決策部署,繼續全力支持擴大種豬等優質種質資源進口,助力生豬穩產保供,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外貿穩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前兩個月中國進口豬肉同比大增98.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