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是什么,经济分析为何对它情有独钟?

PMI是什么,经济分析为何对它情有独钟?

2019年三分之二即将过去,在内忧外患的境地中,这大半年的经济形势可以说是牢牢吸引住了十几亿国民的视线,连少不更事的小白都开始关注起了经济走势。而在众多宏观经济分析指标中,PMI毫无疑问占据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

那么,经济分析为何对这个PMI情有独钟,PMI又究竟有着一番怎样的庐山真面目,今天理顾菌就以三个“W”(What、How、Why)来会一会它。

What:PMI是什么?

PMI,英文名为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翻译成中文,即采购经理人指数。

乍听起来,采购经理似乎让人费解,但实际上,PMI指数就是通过代表性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问卷调查汇总出来的一个经济指标,通常分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两大领域。

如7月份PMI,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据里。

制造业PMI为49.7%,同比增长-2.93%;非制造业PMI为53.7%,同比增长-0.56%。


PMI是什么,经济分析为何对它情有独钟?


在我国,PMI有两套,一套是官方PMI,一套是财新PMI:

(1)官方PMI,顾名思义,代表了最权威的官方数据,是由国家统计局编撰发布的;

(2)财新PMI,是IHS Markit公司通过调研独立发布的PMI指数,由财新网冠名。

IHS Markit公司为全球许多国家提供PMI调查服务,其营利主要找赞助商冠名。2010年到2015年,它由汇丰银行赞助,当时叫汇丰PMI,之后由财新冠名赞助,故而得此名。

谈及两套PMI之别,财新PMI往往被称作“民间PMI”,两者之间已经屡次出现偏差。

究其原因,官方和民间编制方法大致相同,区别主要在于样本。

官方PMI样本调查范围较大,涵盖约3000家企业,以大中型企业为主;

而财新PMI,样本则以中小企业居多,且只涵盖了400家企业;

再加上样本企业集中在东南沿海、数据来源缺乏综合真实性、发布时间也往往比官方PMI晚等缘故,财新PMI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因而我们的论述皆以官方PMI为准。

How:PMI怎么计算?

PMI是一个综合指标,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

以制造业为例,来看看它的计算方法。

官方PMI把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3000家企业作为调查样本,调查每月底进行一次。

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由国家统计局负责组织,各省调查总队负责实施。

完整的一套PMI指标体系问卷,内容涉及以下13个分类指标:


PMI是什么,经济分析为何对它情有独钟?


而制造业PMI,则由其中5个“扩散指数”(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这5个分类指数及其权数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确定的。具体包括:


PMI是什么,经济分析为何对它情有独钟?


其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逆指数,在合成PMI指数时进行反向运算。

在计算制造业PMI之前,先要将5个分类指数计算出来,计算原则为:正向回答的企业个数百分比,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比的一半(负向回答参数为0,不影响结果)。

如,在问卷中设置有一道问题,“贵企业本月主要产品的生产量比上月?”

选项分别为:A.增加;B.持平;C.减少。

那么生产量指数,在统计问卷结果后,计算即如下公式所示:

生产指数=“增加”选项的百分比×1+“持平”选项的百分比×0.5

以此类推,将5个分类指数分别计算后,再通过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即:

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30%+生产指数×25%+从业人员指数×20%+(1-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15%+原材料库存指数×10%

通常,PMI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

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

非制造业PMI,亦同理。

在非制造业(通常指服务业,如保险、零售、餐饮等)中,由于没有合成指数(即加权综合平均数),通常用商务活动指数代指非制造业PMI。

商务活动指数也是一种扩散指数,是根据企业的业务活动总量计算而成的,如客户量、销售量、工程量等,计算原理和制造业PMI中5大类扩散指数一样。

2018年1月,国家统计局照例发布了PMI官方数据。只不过,以往只有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的报告,这一次多了一项新内容——综合PMI产出指数。

综合PMI产出指数涵盖了制造业和非制造业,行业覆盖面比之前更广。依法炮制,其公式依旧是一轮加权计算,权重分别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占GDP的比重。

综合PMI产出指数=制造业生产指数×制造业占GDP比重+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非制造业占GDP比重

在今年7月份的数据中,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1%,较6月份增长0.1%,如下图。这一指数的推出,是对我国PMI指标体系的丰富和完善,一项新的数据依托也就此出炉。


PMI是什么,经济分析为何对它情有独钟?


Why:为什么PMI是“经济先行指标”?

问卷、统计、加权,在一顿计算操作之后,PMI的内在结构也就一目了然。不过,与大部分经济指标采用“同比数据”不同,PMI是一个环比意义上的指标。

此即言,它是相对于前一个月的变化情况,调查问卷都是在问与上个月的对比。

这也意味着,除了以50%作为“枯荣线”反映扩张或收缩之外,PMI通过与上个月的对比,还可以反映出扩张和收缩的程度,比如高于前一期,就反映了经济加速扩张或收缩放缓。

这样一个PMI指标,有着“景气指数”的称号。

它是一个先行的指标,至于为什么能够通过PMI指数预测市场方向和经济走势,政府和投资者又为什么如此重视它,原因往往有着以下几个方面。

(1)发布时间

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指数分别于每月1日、3日公布,发布时间早于其他官方数据。这也就表明,它有着先导性,可以作为一个投资决策的方向标。

(2)预期偏差

每月初,统计局会根据市场预测本月PMI指数的预期值,月底统计,次月初公布实际值,两者偏差有着预示作用。如果实际值低于预期值,可能有消极趋势;反之,则可能扩张。

(3)指标联动性

PMI与GDP、PPI等指数具有高度相关性,能很好地反映出GDP的一个变化。

(4)综合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我国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制造业与非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综合PMI产出指数能跨行业综合反映出宏观经济总体变化。

(5)宏观经济周期

综合PMI产出指数“高峰或低谷”的转折点大致与经济周期的转变同步发生;而制造业PMI的转折点,一般早于国民经济周期三个月左右,能够对经济趋势进行前瞻性预测。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