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河 •時評】瘋狂的“雙11”變成了“爽失意”

作者/祝小茂

如果你的年收入很高,每年輕輕鬆鬆就可收入2、3十萬元以上,根本不愁生活花銷。比如近期豬肉價格一路猛漲也無所謂,那就不消往後面看了。因為這樣的內容可能不適合你。

何謂“雙11”?最初只是個普通的數字,有聰明的網友將這個特殊的數字點化成“光棍節”,用以自嘲或調侃大齡未婚男女。4個1並列,看上去的確形單影隻,很生動很形象。後被精明的商家,無所不用其極包裝炒作成“購物狂歡節”,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如同颱風海嘯般席捲而來。

從2009年到2019年,雙11“購物節”走過了10個年頭。每年的雙11,當天的成交額都在呈核裂變方式地火爆增長,從2009年的5200萬元飆升到2018年的3143億元。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電子商務十年來,野蠻式瘋狂增長的十年。最初,電商平臺通過“自殘式”“病態式”的營銷競爭,為了造勢獲取足夠的流量關注,不少消費者的確也從雙11網購促銷中淘到了一些便宜。這就像買彩票,概率雖然極低,也總會有個別幸運的人。

十年來,咱們無法知道自己網購了多少東西,也無法知道你為中國的電子商務事業做了多少貢獻?可以知道的是,十年來無數次懷著激動亢奮的心情,度過無數個不眠之夜,屏聲斂氣圓睜熬紅的雙眼,守點搶買或“秒殺”回來許多東西。但事後發現,很多東西用處真不多,甚至根本不用買的。多少人已發過N次“剁手”的毒誓?下次不買了,再買就剁手!其實,如果不換種生活理念,即便是“千手觀音”也不夠剁的。

有過網購經歷的人,估計沒有不被假貨坑過的。網上假貨太多,已是事實。正如網絡上的各種資訊,魚龍混雜、真假難辯。曾有網友怒懟:馬雲等電商就是靠賣假貨發家的!有電商巨頭坦言,一兩百元就想買名牌,怎麼可能?話雖不假,但這絕不是電商明目張膽網售假貨的理由。人們消費的理念,總是在尋求“物美價廉”的最佳結合點。似乎,這是“願打願挨”的買賣?

網購陷阱多,坑你沒商量。網上商品的照片,光澤、款式、質地、做工都是那麼地精緻,但買回來一對比,差距太大。雙11前,商家就把許多商品價格調高,臨近雙11,又打出降價促銷的各種手段,這些招數和套路,早已司空見慣。而且,套路和騙術,還在不斷地升級換代。消費者感嘆,智商根本不夠用。忠告:在商場,買的沒有賣的精,只有買瞎的,沒有賣虧的。

買東西會上癮。沉迷網購,是病,得治。普通老百姓,掙錢不容易,花錢的地方多。物價不斷在漲,工資老是不漲,那就捂緊乾癟的口袋,不要跟風起鬨湊熱鬧揀便宜。否則,你會買一大堆無用的東西堆在家裡。那可都是你的辛苦工資啊!醒醒吧,上班辛苦,掙錢不容易,還是省著點花吧。忠告:只買必需的,不買想要的。別被商家忽悠!

售後維權難。網上不慎買了劣質貨,很難退還,也很麻煩。如果給了差評,賣家就會盯上你,不停地軟磨騷擾你,要求你撤銷差評。甚至聽聞,消費者還接到賣家的各種威脅電話。想想,不就是買著件假貨,批評一下,居然還有人身風險?!

電商除了針對消費者個體外,還變著戲法逼使你,帶動親友團來買。拼多多、砍一刀之類的平臺,通過社交網絡拼團、助力打折等新玩法,已經深度影響到整個互聯網電商。現在及以後,大家就別再指望有清淨的朋友圈了。朋友圈裡就是購物車,購物車裡就是朋友圈。在多次消費了你的“人脈資源”後,其實最終你也沒得到多少實惠。不幸的是,還會降低你的“個人形象”,甚至被“拉黑”。

雙十一的存在,增加了不必要的內耗、推高了不必要的成本、加重了汙染浪費、打亂了正常的商業秩序。獲得的利益是表面的,只是單方受益的,但負面影響是長期的、多方面的的。如果以消費者為代表的公眾利益作為代價,希望這場“購物狂歡”的遊戲還是消停些吧。

互聯網,改變了生活,也改變了你我。網購,就是閒躺在家逛街街,手指一點,劃個數字而已。雙11早就變味了!“購物節”成了“購物劫”,別再跟風起鬨湊熱鬧了!耗費時間花了錢、買了一堆可有可無的東西,狂歡之後,是落寞,是失意。忠告:熱愛生活,減少網購,遠離雙11。

瘋狂的“雙11”已演變成“爽 失意”。你爽了麼?還是失意了?關於雙11的喜怒哀樂,大夥肯定還有無數的經歷和感想,那就在貼後留言拍磚吧!

祝小茂,70版曲靖人,畢業於蘭州大學新聞系。期盼以拙樸之筆: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筆名“天涯橫笛”、“駱鷹”。現為昆明廣播電視臺主任編輯,作品榮獲國家、省、市級獎勵50餘次。最好的作品是下一篇。 (微信:wxid_0fmfvlnvsmcy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