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天亦老,茶業正道是健康

摘要: 從事茶行業,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甚至越來越覺得這是一種幸運。這種幸福感,源於茶的價值。與茶相關的健康產品必將為延長人類壽命,提高生活質量做出更大的貢獻;這種幸福感,還源於茶的未來,茶這種中國傳統文化的瑰 ...


天若有情天亦老,茶業正道是健康

從事茶行業,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甚至越來越覺得這是一種幸運。這種幸福感,源於茶的價值。與茶相關的健康產品必將為延長人類壽命,提高生活質量做出更大的貢獻;這種幸福感,還源於茶的未來,茶這種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必將創造出屬於中國的世界品牌!​

  

  在當今社會,不僅是中國,乃至世界上,都缺少一個強有力的茶葉品牌。究其原因,是因為“茶”這個品類不夠強大,茶作為飲料的一類,這個品類遠遠落後於其它飲料。大多數的人沒有喝茶的習慣,更甚至有很多人是從不喝茶。沒有沃土,自然生不出大樹!​

  

  當我們看到孩子們在幼小的時候就抱著碳酸飲料喝的時候,當我們聽到“每天一斤奶,強壯中國人”的時候,當我們看到時尚白領麗人在咖啡館談天說地的時候,甚至當我們在酒桌上看到夠籌交錯,聽到“感情深,一口悶”的時候。我們是否能夠受到一些觸動?是否能夠隱約感受到茶行業的契機?​

  

  大道至簡!在紛繁複雜的社會及市場環境下,分析茶行業的發展,必須先來認清楚茶究竟是什麼。​

  

  第一、茶是一種飲品,當我們口渴了,就會去倒杯茶喝。這個時候,茶是滿足我們最基礎的解渴需求。​

  

  第二、從專業醫學角度,茶葉中含有眾多健康元素,大量的詢證醫學試驗及流行病學調查已經證實了茶葉的抑制腫瘤生長、抗氧化、以及對心血管的保護等作用。從茶的發源也可以看出,茶最初是作為藥用進入人類社會的,茶字最早見於我國戰國時代的《神農本草》一書,這是世界範圍內的第一部藥物書。所以現在社會很多醫生及健康專家會鼓勵大家喝茶,而不是其它不健康的飲料。​

  

  第三、茶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茶文化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完美的形式、而且滲透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尤其是其中所體現的儒、道、佛各家的深刻哲理和思想精髓,至今仍對我們的社會生活有著深刻的影響。​

  

  對於茶這三種屬性的看法,決定茶行業的未來。而對於茶的定位,則決定具體的方向與做法。​

  

  先說健康屬性。當今社會,城市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每天面對冰冷高樓和電腦輻射,更有空氣汙染、水汙染。每個人都對健康有了更迫切的要求,對緩慢閒適的生活有了更簡單的奢望。在這種情況下,茶的屬性如何和百姓的需求對接?毋庸置疑,茶的健康屬性是最恰當的。茶可以幫助大家以更健康的身體來體會更美好的生活。因為每個人都不會拒絕健康,都不會拒絕已被科學證明了的對健康有益的產品。所以,可以說,茶的健康屬性是茶對人類的最大價值。​

  

  從飲品角度來看,日常可以喝的產品非常多。在飲品市場中,碳酸飲料、奶飲料、咖啡、水果飲料及功能飲料大行其道,茶的市場份額和它們完全沒有可比性,甚至碳酸飲料的廣告市場就即將超過整個茶葉市場。所以,如果茶只主推飲品屬性,那麼這種聲音必將淹沒在其它飲料的廣告宣傳中。如何在飲品市場中讓茶獨樹一幟呢,如何去差異化“茶”呢?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考慮到茶獨特的健康屬性,這是茶區別於其它飲品最大的特點,這種屬性也是最容易被當今主流消費群體所認可的。當消費者體會到茶對他們健康的幫助之後,便會形成喝茶的習慣,在這個時候,消費者對茶的需求便從健康屬性變成飲品屬性,但在這過程中,健康屬性一直髮揮著作用。通過健康屬性,更多的人選擇喝茶,不斷的將茶的飲品屬性發展壯大。​

  

  再從文化角度來說,茶的文化固然很深,但是現在社會主流消費群體,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更多的是遠觀或者學習,在沒有切身的利益情況下,並不會主動親自嘗試。更多的人是這樣的心態:“我非常認可茶是中國傳統文化,但是這和我並沒有直接關係,我的生活中可以不需要茶”。所以,如果只主推茶文化,那麼曲高和寡、自娛自樂的情況就難免會出現了。​

  

  從上面的分析,不難看出,茶的屬性呈三層金字塔形狀,從下到上分別是飲品、健康、文化。這三種關係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根基不牢,頂端的文化會倒塌;而文化的推動,又會使飲品的基礎更加堅固;健康的屬性則在文化吸引力微弱的情況下,幫助茶葉形成飲品這個基礎。所以,在茶企業的推廣中,必須打健康牌,從而形成飲品的基礎,這種基礎是普通百姓構成的,只有讓更多的普通人喝的了茶,喝得起茶,才能將根基牢固,茶行業才有做大做強的可能,形成強勢品牌的基礎土壤才會形成。目前行業的許多企業,想一步到位直接推廣文化牌,但是效果卻不好,就是因為飲品屬性的基礎不夠。喝茶的人都沒有,到哪裡去做文化呢,空中樓閣般的文化是不可能長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