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享家點滴印記之六百七十六:遇見文字巔峰詩歌,需要緣分和勇氣

閱享家點滴印記之六百七十六:遇見文字巔峰詩歌,需要緣分和勇氣

上天對我們人類絕對是格外垂青,給了我們和與其他萬物一樣可以和這個世界交流的身體之外,也給了我們我們只有只有同類才能交流的精神世界。

想一下什麼時候我們會對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都沒有興趣?那一定是身體病了的時候。

同樣,如果有人面對美麗的文字和詩歌無感的時候,我想這個人十有八九精神世界按照人類的標準看了應該也不是很健康了。

這本書是孩子初中時候買的,不知道他是否有時間讀完,記得很長時間以來,即使已經是子夜時分,高中時代的孩子睡覺前最後一個節目一定是拿起他床頭泰戈爾的《飛鳥集》,我們會各自隨便說一個數字,然後翻開數字對應那一頁、那一行,開始讀上一小段,彷彿由這段美麗文字開始,在夢鄉中就可以像《愛麗絲夢遊奇境》一樣,在緊張的學習生涯不浪費睡覺的時光。

每次回味,總感覺那是一段美好的記憶。

辛波斯卡是獲得諾獎的女詩人,有著詩界“莫扎特”的美譽,但是以前我卻沒有接觸過她的作品。

這本書的題目,我想應該是吸引很多推薦本書的名人的一個重要的緣故吧:在遠離物質和身體喧囂的精神世界的高處,一定是孤獨和寂寞的。

所謂夏蟲不可以語冰,沒有攀登過高峰的人,的確無法理解在高海拔那人跡罕至的冷酷驕陽下,靈魂會得到怎樣的共鳴。

人文和科技也像是精神和物質世界一樣,科技是很脆弱和短命的,曾有言所謂真科學就是能被證偽的東西,的確,人類至今有哪一種言之鑿鑿的科學沒有被推翻、超越過呢?可是,在我們的另一個領域,在人文、藝術的精神世界,千百年來,卻沒有誰敢於說對古代先賢有所超越,甚至比肩。

好在在這個世界中,從來沒有任何的禁錮和條條框框,任何人都可以認識、讀到、看見、聽到的書、畫等藝術,差別的僅僅是興趣和共鳴的不同罷了。

我想,任何一個熱愛創作文字藝術的人,心中一定是想把詩人這個桂冠悄悄戴到頭上,就像同樣得過諾獎的黑塞認為,不管讀者如何認為,他自認寫的再多小說文字,也不如他的幾首小小的詩歌。

同樣,如果你可以在詩歌文字中獲得享受和共鳴,至少說明你的心靈還很易感和年輕,就像生機勃勃的種子和幼苗,即使在孤獨、黑暗、寂寞的土壤中,也總有一種向上的力量,把你拉出生天,指向光明。

閱享家點滴印記之六百七十六:遇見文字巔峰詩歌,需要緣分和勇氣
閱享家點滴印記之六百七十六:遇見文字巔峰詩歌,需要緣分和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