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可馨們該被善意原諒麼?善極為惡,請做一個“自私”的好人

文 | 夢語文峰

有一個善的存在,就有一個惡的存在,善過了頭就變成惡了。--南懷瑾《易經系傳別講》

最近,一名叫做許可馨的美國留學生火了,她多次在網絡上發表有關疫情的不當言論,損害國家形象。在一段風波過去後,有人開始出來發表言論,建議大家用善良來對待許可馨,那麼她應該被我們的善意原諒麼?答案是否定的。

人的感情中,善良永遠是最寶貴的存在,有人以德報德,有人以德報怨,這都是可以的。

但是有一種善良的極致叫做以德報惡,這是最極致的善良,也是最不可取的善良。面對這樣的情況,南師告誡我們,善過了頭就變成惡了,請做一個自私的好人。


許可馨們該被善意原諒麼?善極為惡,請做一個“自私”的好人

一、善良需要“喘口氣”

老人們常說:“升米恩,鬥米仇” 。

當你給別人很小的幫助的時候,他會把你當作恩人。

當你一味的給別人以幫助的時候,過分依賴會讓你自顧不暇。

如果給人的幫助太多,讓其形成了依賴,將來一旦停止幫助,他就會忘記你曾經給過的恩德,反而會讓他對你忌恨。

你對別人沒有底線的好,最終會成為傷害自己的利刃,並且是你親手交到別人手上的。

當你對別人的善良成為他人生活中的“必需品”的時候,你的惡緣也就來了。

在這一段讓自己喘不過氣來的交往中,你的所有的行為都揹負著道德的大山。

只要有一次,你的善良歇息了,換來的可能就是他的怨恨、辱罵、全盤否定。

在貪心的人的面前,不要去一味的釋放自己的善良。

對於這種不感恩的人,善良只是一種無謂的付出。

你的所作所為,終將成為他對你指控的罪證。

善良很累,無論你再怎麼樣想幫助一個人,也要給自己留一個限度,讓善良能夠“喘口氣”。

許可馨們該被善意原諒麼?善極為惡,請做一個“自私”的好人

二、善良要對人對事

善良是對人對事的,這是為善的一個基本原則。

曾經有一個惡人到寺廟裡捐香油錢。

他捐的非常多,然後虔誠的在佛前跪了很久,

當他心滿意足的準備離開時。

寺廟的禪師來到了他的面前,並且交給他了一個包袱。

惡人打開包袱一看,裡面是他捐的財物。

惡人非常不解,向禪師詢問緣故。

禪師鄭重的對他說:“你的捐贈,只會讓你的罪惡更加沉重”。

原來惡人每次捐贈之後,會內心平靜一段時間,享受生活,養精蓄銳,直到再次為惡。

惡人若有所悟離開了,這一次他決定不再為惡了。

對於有的人和事情,不能用善良對待,比如對待許可馨一樣的人們,這才是我們最大的善良,

對別人善良要分人分事,循序漸進,若一開始你就一股腦的把自己的全部扔給別人,有可能迎來的是一段助人為惡的孽緣。

學會識別發現值得自己真心對待的人和事情,小心翼翼的付出自己的善良。

見過那些讓人感到噁心的人和事情,才會明白自己真心所託非人的後果是多麼的嚴重。

對值得的人,繼續善良對待,對不值得的人,一定轉身離開。

為善者,先為人,善良很貴,一定要交給對的人。


許可馨們該被善意原諒麼?善極為惡,請做一個“自私”的好人

三、善良要留下自己的部分

人不愛己,天地難容。

在二胎時代來臨的當下,有很多的二寶的爸媽們在拼命養活自己的家庭。

在他們心裡,自己永遠是被遺忘的那一個。

其實,在你的小家庭中,最正確的排序應當是:自己、伴侶、孩子。

孩子是你最疼愛的人,所以不能讓他對你太過依賴。

伴侶是陪你半輩子的人,所以一定要好好珍惜對待。

自己是唯一陪你度過一生的那個人,所以自己對自己最重要。

在你的生命裡,你可以對任何人真心真意的付出,但不要忘記把善良留一部分給自己。

在王陽明的心學理論中,自己是世界的核心,感知是物質存在的基礎。

眼睛一睜,人間就有了。

眼睛一閉,萬物就靜了。

沒了自己,誰來照顧你的娃,誰來養你的家,誰來守護你的善良?

忘記對自己好,只會委屈自己,更會讓別人看輕你。

只有那些能夠善良的對待自己的人,才能有能力去愛更多的人。

許可馨們該被善意原諒麼?善極為惡,請做一個“自私”的好人


不要持續的付出你的善良,讓它歇歇腳,喘口氣;好好的分辨哪些人可以善良對待,把真心交給對的人;不要忘記在善良的世界裡,給自己留出一分自留地,好好珍惜自己。

此後餘生,請做一個自私的“好人”,這是你對世界最大的善意。


許可馨們該被善意原諒麼?善極為惡,請做一個“自私”的好人


(謹以本文獻給被善良所困擾的朋友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