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震救災中看我國的戰爭潛力和動員能力(原創)

進入21世紀,我國經濟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是這20年來,我國發生了許多大災難,比如汶川地震,玉樹地震,SARS,新冠肺炎疫情等,雖然對我國經濟和人民生活帶來影響,但仍然沒有阻擋我國整體國家實力和經濟水平的快速增長,這得益於我國出類拔萃,傲視全球的綜合國力和整體動員能力。

第一,軍事緊急動員能力

在各項災難來臨時,軍隊永遠是我國最重要,最有效的應對手段。人民解放軍的緊急動員/出動能力,毫不誇張的說,是世界第一的,真正做到災情就是命令,一發生情況,部隊馬上就能拉動,且不顧生死,不怕犧牲,奮勇前進,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解放軍的步伐。 不僅動員速度快,動員規模也是世界第一。汶川地震時,一週之內,就動員了超10萬部隊開赴災區,這是一個完整的整建制集團軍規模的調動,就算是美國,俄羅斯,他們也不敢說,能在和平時期一個周之內,隨意拉動一個整建制集團軍,並且千里機動,奔赴目的地。 幾乎所有的部隊,都將此當成一次實戰,利用本部隊車輛晝夜不停前進,一晝夜奔襲1000公里都是常態。有條件的,搭乘空軍伊爾76運輸機,趕赴四川。甚至災區周邊的部隊,在車輛不能通行的條件下,強行軍翻山進入災區,充分表現的我國陸軍強大的戰鬥力,以及不屈的戰鬥意志。

玉樹地震,更是吸取了汶川地震教訓,國防部應急指揮中心在地震一發生,就在調兵遣將,快速反應能力更是提升顯著。

這項能力,如果放在應對侵略,或者戰爭方面,我們的快速反應部隊可在10小時內對戰時區域進行空降,對敵進行阻滯,騷擾,相機配合後續大部隊對敵進行打擊。大部隊可在一週內集結超過10萬人的重裝集團軍群,在發達的鐵路網的配合下,在戰區緊急集合,並投入戰鬥。

當然,從這幾次災難的部隊應急調動上,我們也有很多不足。例如,我們缺乏中型和重型通用直升機,缺乏大型戰略運輸機,這2方面,是我們的弱點,雖然近幾年,我們服役了直-20 運-20. 甚至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首次派遣了運-20 參與運輸醫務人員和物資,但仍有伊爾-76這款外購機型服役並應用,說明我們的運-20數量遠遠不能滿足我們軍隊的需求。 在重型運輸直升機方面,更是空白,汶川地震時,最大的直升機是米-26,能吊裝挖掘機,直接上堰塞湖進行施工,至今12年了,我們仍然沒有一款如此性能的直升機在部隊服役。相對美國和俄羅斯,美國重型直升機有SH-53 海上種馬重型直升機 CH-47支奴幹 SH-70 黑鷹 中型通用直升機。支奴幹甚至可以在3級海況下,直接浮在水面上。俄羅斯有數量眾多的中型直升機,如老款的皮實耐用的米-8 比較新款的米-171,重型的米-26,共軸雙旋翼的卡莫夫系列,卡-24 卡-25.反觀我國,直-20 也只相當於SH-70 黑鷹的水平,運輸能力相當,吊載大約也是一輛東風猛士/悍馬 的能力,要想吊裝重型裝備,比如挖掘機,火炮等,力有未逮。

我相信,在咱們國家軍事工業不斷努力下,遲早會補上這個短板,給解放軍插上翅膀,任意翱翔。

第二 民間動員能力

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民間積蓄了不弱於軍事力量的強大運力。比如車輛方面,三通一達,加順豐,有大量各種規格的運輸車輛,在緊急時刻可以調用。隨著私家車的普及,司機方面也完全不用擔心,會開車,能開車的人比比皆是,如果國家有需要,相信響應者可盈川填海。再加上民間成規模公司,由於日常營業需要,通常都會有大小不一的貨車。所以在車輛運輸方面,我們運力相當富餘。特種車輛運輸也完全夠用,由於我國大規模基礎建設的展開,日常運輸工程機械車輛頻繁,大型拖掛運輸車保有量也不在少數,可以給軍隊方面運輸坦克,裝甲車等提供很大便利,可以給重型裝備節約大量摩托小時數,讓軍隊更好的投入戰鬥。

關鍵是民間運輸車輛,我們都可以自行生產,特種車輛有萬山,民用重型卡車有東風,解放,中小型卡車,更不是門檻,幾十家成規模的大型民企汽車製造企業,都可以無壓力生產大量卡車。

唯一欠缺的仍然是飛機,雖然我國鐵路網發達,一旦動員,可利用鐵路進行大規模長途機動,但飛機的空運速度,空投能力,仍然是短板,這部分短板,是民間動員力量所不能彌補的,只能靠軍力來充實。

從抗震救災中看我國的戰爭潛力和動員能力(原創)


所以無論從軍事到民間,我國的戰爭潛力和動員能力都是無與倫比的,雖然在武器裝備方面,有些地方還不如美國,但是在國土防禦,戰爭潛力以及動員能力方面,我們的確已經不輸於世界任何一家國家,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我們可以全國一盤棋,統一指揮,統一調度,最大限度發揮資源和人力優勢,在這方面我國是無可比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