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詩之河-菲蓓爾音樂文化營地探索行

從音樂出發的菲蓓爾一直想超越傳統音樂教育的固有模式,生髮出多種可能性,比如,到鍾靈毓秀的山水田園,做菲蓓爾的音樂文化營地。

在安徽南部的石臺縣,有一個背靠青山,面向綠水的村子,叫做慢莊。

漂流诗之河-菲蓓尔音乐文化营地探索行

這裡環境清幽,風景秀麗,超高的植被覆蓋率,讓這裡的空氣似乎都帶著淡淡的甜味。

在都市化節奏高速發展的今天,這裡成了很多人的詩和遠方,也成為了菲蓓爾音樂文化營地的首選考察點。

說這裡有詩,那是因為這裡有一條詩之河—秋浦河。

漂流诗之河-菲蓓尔音乐文化营地探索行

唐朝天寶年間,詩仙李白曾“五到秋浦”,留下了45首瑰麗的詩篇和許多動人的傳說。

其中優美的《秋浦歌十七首》已成為秋浦仙境之魂。

其詩有云:“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

從那之後,文人墨客紛至沓來,尋幽訪勝,留下了數以萬計的詩文佳作,因而美麗的秋浦河被譽為“流淌著詩的河”。

漂流诗之河-菲蓓尔音乐文化营地探索行

秉承著音樂在路上的理念,菲蓓爾考察音樂文化營地的第一站就落在了慢莊。

在這裡,群山環抱成天然屏風,村外,秋浦河繞村而過,讓人情不自禁聯想到詩仙李白泛舟秋浦時留下的詩句:“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裡”。

漂流诗之河-菲蓓尔音乐文化营地探索行

音樂從不孤立而生,每幅風景中都藏著音樂,每段音樂裡都有風景。

沉浸在慢莊的山水之間,想象力讓我跨越了時空,我彷彿看見李白站在秋浦河邊,隔空跟河裡捕魚的白髮漁翁打招呼聊天。

漂流诗之河-菲蓓尔音乐文化营地探索行

“秋浦田舍翁,採魚水中宿,妻子張白鷳,結罝映深竹。”

此時的李白遭高力士、楊玉環等人讒毀,早已被唐明皇貶黜,政治抱負得不到實現,心情是很苦悶的。

可是當他看到漁夫夫婦雖然都在為生活忙碌,但心態卻是非常平和的,他突然就開朗了。

我想,這大概就是慢莊的魔力吧,它讓你靜下來傾聽自己的內心,讓你緩下匆忙的腳步思考下一段旅程。

音樂文化營地是未來菲蓓爾線下音樂體驗活動的重要一環,讓疲憊的心靈遠離城市的喧囂,在極致的寧靜中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漂流诗之河-菲蓓尔音乐文化营地探索行

音樂與建築異曲同工,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淌的建築。

此次為選址菲蓓爾音樂文化營地來到池州,也是因為久慕徽州建築之盛名。

晚上,我們一行人住在村裡,我發現這裡的房屋很有特色,前面是土地廟,後面是道士房。

漂流诗之河-菲蓓尔音乐文化营地探索行

村裡人告訴我,土地廟迎祥納福,道士房驅邪避鬼。祖輩們將房屋建成這樣,是對後代子孫的一種希冀和祝福。

漂流诗之河-菲蓓尔音乐文化营地探索行

徽派建築作為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為中外建築大師所推崇,集山川風景之靈氣,融風俗文化之精華,風格獨特,結構嚴謹,雕鏤精湛,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為典型,被譽為徽州古建三絕。

漂流诗之河-菲蓓尔音乐文化营地探索行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有六百年曆史的古村落白石嶺進行考察。

白石嶺初建於明洪武四年,一進古村,但見一棵千年參天古樹坐落村口,溪水潺潺,樹密林深,幽靜安然。

古屋斑駁,均依山而建,鱗次櫛比,屬典型的徽派建築,青磚小瓦,馬頭牆巍然聳立。

陽光透過樹頂與山谷直射下來,折射出美輪美奐的光影,極目遠眺,青山環繞,萬籟俱寂。

漂流诗之河-菲蓓尔音乐文化营地探索行

整個村莊掩映在一片霧靄之中,那種感覺,宛若遠離了喧囂的塵世,如夢如幻,恍若仙境。

時至午後,陽光曬得人口乾舌燥,恰逢天方茶藝館正在舉辦鬥茶會,我這個愛茶之人也忍不住去湊了個熱鬧。

漂流诗之河-菲蓓尔音乐文化营地探索行

鬥茶,始於唐,盛於宋,是古代的一種雅玩,多人共鬥或兩人捉對“廝殺”,三鬥二勝,計算勝負的單位術語叫“水”,說兩種茶葉的好壞為“相差幾水”。

鬥茶內容包括,鬥茶品、鬥茶令和茶百戲。具有很強的勝負色彩,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

兩天短暫的考察之旅結束了,池州石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樣的國家級基地菲蓓爾將會合作很多,因為菲蓓爾要做的事情是有趣的事,我希望每一個人都成為有趣的人。

漂流诗之河-菲蓓尔音乐文化营地探索行

這個世界永遠有機會,但只給有準備的、有愛、有奉獻的人。透過音樂,我們與萬物相聯,把所有的時間精力都投注在以自身使命為根基的系統構建上,做的事、營造的場景都是讓我們身心舒暢的。

讓我們一起努力,永遠低調,永遠平和,一生修行,大願才可得天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