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境界,是內心豐富強大而自由孤獨

文|西貝玦

我之前有寫過一篇文章,名為“論獨處”。裡面零零碎碎地大致敘述了一些我關於獨處的看法,時隔幾日,再來談關於孤獨,關於獨處的東西,我的心境有了些許變化,但沒變的是,我依舊是寫“論獨處”時那個熱衷於獨處的人。

我是一個在生活的人,一個在努力完善自我內在人格體系的人。曾一直體味著“孤獨”的好與不好,為一個人長時間自處感到內心平靜,閒適自如;所有的感覺器官都深深敏感起來,閉上眼睛聽風,坐下來寫字,享受著生命最恬淡的安逸與美好,真正的愉悅和幸福是安靜而豐富的;可亦會囿於挫折困難時,傷心抑鬱時,希冀能有一雙手,伸過來陪我走這一程。

“離群索居者,不是神明,便是野獸。”這句話大抵不是用來形容我的,所以我總說自己是一個愛獨處的人,而不是一個愛孤獨的人。內心真正強大的人才有成為神明,成為野獸的資本。而今天再談“孤獨”,也算是為從“愛獨處”過渡到“愛孤獨”,從逃避社交的煩惱獲得短暫的“獨樂樂”到成為一個內心豐富強大的自由人,尋到了一條可行的明路。

《一切都在孤獨裡成全》這本書是對叔本華的經典作品進行選編的一本合集,整本書以孤獨作為線索,叔本華在品味孤獨的生活之中,以自身獨特的哲人眼光對孤獨進行觀察和思考,一個精神貧乏,沒有豐富強大內心的人,是沒有辦法真正享受孤獨的,更是沒有辦法真正享受到人生的幸福,而真正幸福的秘密,不在外界,而在孤獨的自我成全之中。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內心豐富強大而自由孤獨

搞清楚“人是什麼”和“人擁有什麼”比需要追求什麼都重要——

人所具有的人格是他人生幸福首要的、最本質的要素。去成為一個內在精神豐富的人,一個擁有著獨特人格的人,一個不在生活處境和他人的評價中迷失的人。

我們常常認為我們所擁有的東西是那些能夠在手中握住,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我們渴望親情的陪伴,將幸福快樂寄託在愛情的長長久久上,甚至於一生殫精竭慮在追求窮奢極欲的生活,而不願意去看清自己擁有的獨特品性,自己真正所固有的東西所在。以為奢侈品填補的人生才是生活的極致,被人仰望的生活才是終極夢想。

所以往往我們身處低處就覺得自己一文不值,身處高處便容易過度膨脹,自鳴得意,也往往在眾多外在的評價面前迷失自己,甚至放棄內心真實的自己,覺得別人口中的自己才是真實不虛的存在。

實際上好壞的境遇,都不過人內心自我定義評價的標準而已,我們感受能力的程度和性質,我們對待人生的態度往往比那些真正降臨到我們頭上的事要重要的多。這也就不難明白,為什麼有太多的人願意捨棄健康去追求那些名為名利,名為財富,名為名譽的東西。這些人不能夠明白,健康在極大程度上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心情,而快樂的心情就是幸福的本質。

一生去選擇那些和我們的品質相匹配的地位、職業和生活方式。儘量使用我們所擁有的個人品質,並遵從於這樣的娛樂,並且將其稱之為遊戲,努力爭取它們所容許的完美而不顧其他。方能真正找到自我的人生定位和價值,找到屬於自己人生的幸福和快樂。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內心豐富強大而自由孤獨

外在的虛名、地位,都不及為自己而活重要——

太多的人在追求在社會上的地位、虛名當中迷失,以為披上了那件光鮮亮麗的外衣,從此便是一個受人敬仰,為人所敬佩的人,他們熱衷於別人的賞識和恩賜,總是希冀自己是那個無比重要的人物,卻往往忽略了自己存在本身的價值。

試問有多少聲名在外的人,會始終擁有高尚的心靈和傑出的才智,試問有多少人在覬覦和垂涎那些高上的地位時沒有做出過苟且和不入流的事,他們總在追求地位和名聲的路途上迷失,並不清楚那些外在的標誌不過是那些真正有高尚心靈和傑出才智的人意外的偶得而已,而人們卻總在反其道而行之。

去想一個擁有著偉大心靈和健全理智的人,在為自我而活的道路上,一直做一個高尚的人,在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出偉大的作品,因為作品而流芳百世,事實上本身他已經不會屑於去關心自己的作品是否會百世流芳,但他在自己活過的這一生之中已經在發揮著自己偉大的心靈和聰明才智的作用,這已經足夠使他幸福快樂。至於那些虛名、地位,不過是幸福和快樂的副產品而已。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內心豐富強大而自由孤獨

真正的幸福來自內心的平靜與安寧——

如果你要幸福,如果你愛生命,那就去過好當下每一刻的生活吧。因為生活不在過去的回憶,不在未來的臆想,它實實際際所擁有的是當下的每一刻而已,當下的每一刻就是生命和生活本身。

去專注當下應該去做的事,在做的事。因為極樂就是專注。一個人傾注全力在什麼事物上,決定了他是幸福還是痛苦。通常意義上,精神上的活動能比其他形式的活動能讓我們獲得更多的快樂。因為別的形式的活動總是會處在成功與失敗的更迭當中從而讓我們在種種不安和痛苦的折磨中沉淪。

人生最大的悲劇就是不僅不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包括生命,親情,能力,稟賦等等,不想著如何努力極盡所能發揮他們各自包容所有的一切,而總是在與他人比較。要知道,人所有的不幸都在與他人的比較當中產生,因為永遠有人比我們幸福,也永遠會有人比我們不幸。

減少自己的慾念吧。人的慾望永遠沒有辦法滿足,即使是那些最富有的人,也未嘗能夠一生幸福度過。一個人所能得到的僅是他所應具有的東西中非常少的那部分。所以不必為經歷過無法改變的災難,和未來希冀的破滅而深陷絕望無法自拔,幸福不在別的地方,僅僅源於內心的安寧和平靜。

學著去孤獨地活著。人是與生俱來的孤獨的。正如同賈寶玉所言的,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但能夠孤獨地活並不妨礙你去接受愛情,擁有友誼,只是無論來自親情,友情和愛情的陪伴,都不能夠真正使一個人擺脫孤獨。孤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對待孤獨的態度。正如你曾經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著的,曾經那些你為之珍視珍重,以心以命的情感同樣不能避免不使你承受失望和痛苦,即便是你會稱之為紅顏知己的那個人也不排除在外,人根源於經歷和成長的不同,往往會相互刺痛和灼傷。

即便是你再如何愛人,也需要保持適當的距離,這樣既可以相互溫暖,不至於忍受孤零零的折磨,同時也不會因為離得太近而被灼傷。

最後希望你去讀一讀《一切都在孤獨裡成全》這本書,這個世界聰明的人很多,明白的人卻太少。而內心真正強大的人往往會是那些活得明白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