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方方日記英文,德文版,聊兩句

關於方方日記英文,德文版,聊兩句

關於方方日記英文,德文版,聊兩句


4月8日,武漢解封的好日子。


經過70多天的奮戰,我們國家抗擊疫情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而付出巨大犧牲的武漢人,從今天開始,一點點地過上了正常的生活。


挺開心一件事,很欣慰。


晚上看到一條消息,是亞馬遜正在預售英文版的方方日記,譯文名叫做《武漢日記:從疫情源頭髮出的信號》。這個名字就很有意思了。值得聊一聊。


根據官網信息,英文版《武漢方方日記》由英文五大出版社之一的哈珀克林斯出版社出版。將在今年8月18日發售。售價21.99美元(約154.87元人民幣)。


我們只分析事實,不針對個人。所以噴子們請閉嘴。


關於方方日記英文,德文版,聊兩句


根據時間戳,方方的最後一篇日記寫於3月25日,到4月8日預售面世,十幾天的時間裡,要完成洽談版權、翻譯定稿、排版校對、印刷成冊、上線預售等流程,這出書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點吧?


據我瞭解,正常情況下,作家要出版一本書的時間週期至少需要6到12個月。


這樣看來,整個事件就顯得微妙起來。


英文版書名叫做《Wuhan Diary: Dispatches from the Original epicenter》,這個“Original”相當於直接認定武漢就是病毒源頭,給了西方偌大的口實。


本來他們就在到處找碴,現在正好遞給人家一把刀。


兩個多月的武漢戰疫裡,的確有一些不好的事情,但更多的是積極的、正面的事蹟。


而方方的日記裡,夾雜了太多的個人情緒,以及很多“我的作家朋友說”、“一個醫生朋友給我打電話”、“我聽說”這類沒有證實的主觀信息。字裡行間是怨恨與指責,負面消極的情緒,以及類似“殯儀館扔得滿地的手機”這樣煽動恐慌的語句。


西方讀者通過她的描述,看到的是並不是事情的真相,而是一些被人為扭曲的場景。這樣的語境迎合了西方人,但對我們卻是極大的不公平。


我們必須承認,抗疫早期的時候,很多事情做得不盡人意,比如麻痺大意,比如各種不作為,比如一問三不知,這時候的批評是必要的,起到輿論監督的作用,哪怕再激烈的言語,也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批評起了效果,錯誤在被糾正,事情積極地向好,問題得到了解決,那麼就不應該繼續對著整個正在良性運轉的體制口無遮攔不依不饒,甚至捕風捉影。


批評之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改善現狀。為了批評而批評,罔顧事實,是絕不應該的。罵人很輕鬆,但幹活的人是很辛苦的。


實事求是,尊重事實,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


方方在武漢疫情初期階段對當局處理不當的揭露,意義是正面的,但是當武漢封城後舉國抗疫,她還是專注於揭露,我認為這只是代表一種觀點而已。


但方方日記結集在海外出版,西方媒體是不會放過這個好題材煽風點火的,尤其是以她知名作家身份。可以想象,方方日記在歐美出版將帶給中國更多的仇恨者,給成千上萬在海外的華人帶來人身安全的威脅。


關於方方日記英文,德文版,聊兩句


人類社會有一個基本的邏輯,那便是位置決定立場,你的屁股坐在哪裡,你的立場就應該在哪裡。你吃少林寺的飯,你就應該去罵武當,而不是去罵方丈。


曾經的美國是個大熔爐,全世界受苦受難的人來到這裡,認同美帝,無論英法德意,來到美國都成了美國人,而現在這些移民來到美帝卻心向母國,恨不得把美帝也變成中東、南亞才甘心。


世界真弔詭,如果在她們的家鄉,她們連做人的基本權利都沒有,大概率被割禮然後成為性奴;而來到美帝她卻甚至可以競選議員!但她們所做的,卻是要把美國變成和其家鄉一樣的地獄!


人類的德性敗壞如此,已經不是吃飯砸鍋這麼簡單——這簡直是在自己吃飯的碗里拉屎!而且還拉的津津樂道,樂此不疲!


在一個沒有共同歷史記憶和價值觀的族群內部搞民主,必然是一場災難!沒有穩如磐石的共同體,民主就是一場悲劇!


孔子說:若有仁人為政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這不就是典型的說融合和教化?整個世界歷史都是野蠻征服文明的歷史。


魯迅先生也說過,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正如你眼中的世界,有時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關於方方日記英文,德文版,聊兩句


而一個人最大的惡意,就是將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並一直認為自己是正確的。


同理,很多事,你能看的其實只是冰山一角,你無法感同身受,是因為不曾經歷過,你所謂的真相也只不過是你以為。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人習慣以自我想法來猜測事物本身。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難以搬動。很多時候我們口口相傳的那個人,可能並不是真實的 Ta,而是我們臆想中的 Ta。


網上有這麼一個故事:


一女孩把新買的 iPhone 放在鋼琴上,她同學看到後說:真能裝!把手機放這麼顯眼的位置。


女孩笑笑說:我彈著 80 萬的鋼琴,你卻只看到一個 7 千塊錢的手機。


女孩的媽媽對女兒說:你住的 5 千萬的別墅,卻眼裡只有鋼琴。


女孩的爸爸對媽媽說:你享有身價 10 億的老公陪著,卻眼裡只有個破別墅。


俗話說,眼界決定境界。越是沒見過世面的人,越以自我為中心,眼界越是狹窄。其實一個人看不慣的東西越多,他的格局也就越小。


我認為,人與人之間,所有偏見的造成,都只有一個原因:這些事沒發生在自己身上。可能在你眼裡微不足道的東西,卻在別人的世界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你沒經歷過別人的生活,也就沒資格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人生。


正如一開始所說:批評是必要的,能起到輿論監督的作用,哪怕再激烈的言語,也是可以接受的。批評之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改善現狀。


為了批評而批評,罔顧事實,是絕不應該的。


洗洗睡吧,晚安。


關於方方日記英文,德文版,聊兩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