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一大王》传说中的奇异事件,你怎么看?

《莫一大王的传说》是流传于河池、南丹、宜山、柳城等壮族地区的一则民间传说。在壮族民间还曾流传着《莫一大王》史诗、戏剧或舞蹈。桂北每年农历六月初二,那里的人都过莫一大王节,又称五谷庙节,以纪念莫一大王拯救壮族之功

《莫一大王》传说中的奇异事件,你怎么看?

《莫一大王》传说大致的情节单元如下:

莫一下龙潭寻找父亲的尸骨,遇到一头神牛,神牛给了他一颗珠子,莫一不小心吞了珠子,自此变得力大无穷。

莫一帮助壮族人们除水患;用伞柄把一排山脚凿穿了洞,解决了河池五圩的水涝及河池九圩的旱涝;帮助河池人民解决缺盐少水的问题。

莫一大王在大葡萄架下练武,葡萄叶飞到皇宫,皇帝招莫一大王到京城做官。

莫一大王白天在京当大王,晚上骑着飞靴回家乡。后莫一的妻子怀孕,遭到了母亲的怀疑,他妻子为了证明清白,悄悄换下莫一的一只靴子为证,因此莫一不能按时飞到京城,紧急之下把刚升起的太阳按了下去,此举引起了皇帝的惊慌,于是预谋杀害莫一。

皇帝派九员大将来捉拿莫一,九员大将八死一生。

莫一决心与皇帝决战。可神兵还未造,皇兵已来临,幸而亡父显灵,给他出了拿起竹鞭赶山围寨的主意,不料,母亲说了句“石头莫要来伤人”,群山就再也不动了。

父亲又给莫一出了种竹造神兵的主意,但竹子未长成就被母亲叫人砍了,金竹育神兵的秘密也被泄漏了。

皇帝加大兵力围剿莫一,莫一又开始编扎草人造神兵,不料又被他母亲破坏了。

莫一被砍头,但断头又落回他的脖子上,他逢人就问“被砍头了,还能不能当大王”,回答都是能,只有他母亲回答不能,所以莫一就死了,再也不能复生。

莫一临死前嘱咐妻子把他的头装在坛里,密封四十九天后打开,到了四十六天时,妻子昏死,母亲打开坛子将开水倒进去把峰都烫死了,龙峰因翅膀不硬,只把皇帝蛰瞎了眼。

埋莫一的地方长出了竹子,莫一托梦给妻子,每根非一百块不卖,不料母亲却以九十九块卖给了皇帝,竹子里跳出的小孩因骨头太软倒在地上,莫一踩着长虹升天了。

《莫一大王》传说中的奇异事件,你怎么看?

从上面对《莫一大王》的介绍中,不难看出,这其中具有的传奇色彩非常浓烈。从出生这方面来说,这与汉高祖刘邦的传奇色彩可以比肩而立了。第一点是英雄出生或者逝去具有传奇色彩。《莫一大王》中莫一大王的父亲死后变成一头神牛,拥有神法神物;莫一死后随长虹升天。纵观中国古今,但凡是在社会特定时期有突出贡献或者特别影响的人出生或逝去都带有那么点传奇色彩。其次还有我们熟知的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中孟姜女是葫芦所生,《刘三姐》中刘三姐是黄莺投胎。故事中的主角由来具有“异人”色彩,其父或其母或多或少粘上些奇异色彩。这些个民间故事首先是在一定区域内出现或者是特定族群出现的以表达本区域和本民族由来,风俗传说等。本文《莫一大王》传说是关于壮族五谷庙节由来的传说。

第二个是英雄天生拥有神力或者后天拥有神物。民间传说中的主人公形象大都是表达劳动人民对自身拥有强大体格力或者“特异功能”以改造自然力或者社会力的外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劳动人民在改造自然中遇到的阻力很大,导致生活困苦而民不聊生,人们希望通过这种愿望去摆脱目前困境而兴起的诉求,越是边远地区的人们(少数民族),这种诉求越强烈,当今时代的“嫁高富帅”“一夜暴富”等情感诉求跟这个差不多是一样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社会政治的腐败而导致人民生活的困苦,人们反抗不了这种外在人为因素而产生的对这种神力的诉求。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腐败不堪的社会政治带给人们的是双重打击,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而然地衍生出这么一个英雄人物形象,他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因自然力带来的困苦,而且可以带来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和谐。《莫一大王》传说中这两者都出现了。当然深层次中反映出这些困苦人们没有意识到“众志成城”团结的力量之大,他们不懂得团结起来一起去抵抗自然力或者社会力比个人拥有神力更重要。这可能是当时人们的思想没有那么前卫,意识麻痹、没有集体精神、亦或者是这自然力太顽劣以致凡人无法抵抗、再或者是他们意识深处有个“英雄梦”,种种这些,其中都反映了农民的民本意识观。

第三个是英雄的人间经历非凡。首先英雄的出身就非凡,不凡之人必行非凡之事,中国古代孟子说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从侧面反映了英雄伟人的艰苦经历。不过,民间传说跟这个有个很大的区别,这区别体现了两者价值取向以及所拥有的结果不同。儒家文化所倡导的是个人后天的努力,然后将困难作为个人前进的垫脚石,历经磨难,最终取得人生的成功。而民间传说更多的趋向于个人在取得神力之后的人生经历,最终在各种艰难险阻后变得虚弱无力。这就反映了一个问题,民间传说中的非凡之人先天不足,也就是说靠外在神力已经达到或者将近人生巅峰,他们的人生目标会因具有神力而变得简易,而后又找不到人生的另一个目标;再一个是神力和人力的抵抗。我猜想在当时那个时代,人们一方面寄希望于神力帮助人们逃脱困境,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人定胜天”的思想。这两者似乎看起来很矛盾。

第四个是英雄大业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跟英雄有关的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神力遇敌所向披靡,但是由于近亲的直接间接影响而导致神力破功,无法继续英雄大业。我们是不是可以猜测,这些民间英雄在创业过程中其家人近亲会扮演者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家人一方面跟英雄有血缘亲情,这种情感藕断丝连,“打断骨头连着筋”这将会成为英雄的软肋;另一方面,家人是最了解你的人,人生路上或多或少离不开家人。要么一路上孜孜不倦鼓励英雄,推其英雄业的完成;要么就是个反派角色,非常偶然地一次又一次搞破坏,直至其覆灭。这个推测其实想说明一个结论,那就是当时劳动人民非常注重“家人观念”。

最后,如果我们细细观察这些传说故事中的意象和数字,你会发现,这其实代表其民族乃至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传统价值取向。本文中出现了“牛”、“伞柄”“三”“五”“九”“竹子”“黄蜂”“长虹”等等意象数字。“牛”在民间的文化意蕴很多,如它是人类忠实的朋友、象征着朴实、无私奉献的精神、某些少数民族是以牦牛为图腾崇拜物的等等;“伞柄”:天命崇拜;“三”代表多;“五”代表卦象“五爻”“五行”“五伦”;“九”是至尊之数、“终”“无限”之数字;“竹子”代表顽强的生命力,如莫一大王的生命力;“黄蜂”代表脾气暴躁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