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拿什麼拯救高房價下的剛需族

今年七月上映的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獲得9.0的豆瓣評分,保健品店老闆因生活所迫,成為仿製抗癌藥的代理,"幫助"著吃不起正規渠道抗癌藥的患者,與相關部門展開周旋,其中有句經典臺詞:"我賣了這麼多年,發現這個世界只有一種病,窮病。"

《我不是藥神》——拿什麼拯救高房價下的剛需族

雖然這句話不完全正確,因為有很多病不是錢能治得好的,許多有錢人因患癌症離世。但是也反映了一些社會現實,貧富差距導致了社會資源分配的差距,正如現在的樓市一樣,富人擁有很多,然而剛需族大多數傾盡所有隻為了一個穩定的住所。

《我不是藥神》——拿什麼拯救高房價下的剛需族

社會現實就是這樣,一個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待遇一般,一邊是結婚生子的壓力,結婚一般都需要有房。另一邊又是高房價的壓力。如今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是貸款買房,人們都是欠債的有錢人,名下有上百萬的房產,又揹負著一大筆貸款,GDP在增長,或許貸款增長的更快。在高壓之下工作更有動力?也可能高壓之下充滿絕望。真心希望經濟發達以後買房壓力會輕一些,或許以後有房不是結婚的必要條件,下表是2018年全國房價排名前十位城市,中位房價均超過2.2萬,其中北京更是高達6.78萬。

《我不是藥神》——拿什麼拯救高房價下的剛需族

值得高興的是,現在房價上漲趨勢減弱,有的城市甚至有一些回落,希望能進一步迴歸正常,讓老百姓還一口氣,多給一點生活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