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欲速則不達,驟進祗取亡


老人言:欲速則不達,驟進祗取亡


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篇》

欲速則不達,驟進祗取亡。《宋.陳普.冬華一夜霜》

做事情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能急功近利,否則會一事無成。所謂欲速則不達,好功者總是求快,不去考慮事情的可行性,貿然行事,片面追求速度,勞民傷財,終究導致失敗。范雎的遠交近攻計,正是巧妙地權衡了事情的利弊,循序漸進,最終攻下齊國,為秦始皇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老人言:欲速則不達,驟進祗取亡

公元前270年,秦國穰侯魏冉正要發兵攻打齊國的時候,秦昭襄王接到一封信,上書人說有緊急事要親見秦王。

秦昭襄王即位後,因為大權都被太后和魏冉操縱了,心中不得志而鬱鬱寡歡,很想得到有識之士的幫助,以擺脫太后和魏冉的控制,所以立即答應在離宮召見這位上書的人。當秦昭襄王按約乘車離宮去時,半路上有一個大漢擋著不肯避讓。“大王來了!”秦王的侍從大聲吆喝著。“什麼,秦國還有大王嗎?我只聽說秦國有太后、穰侯,從沒聽說有什麼大王呀!”擋道的大漢高聲叫嚷著。這幾句話被車內的秦昭襄王聽見了,知道這位大漢不是等閒之輩,趕忙下車,扶起大漢,好言好語一問,才知道此人就是上書的范雎。秦昭襄王把范雎請到離宮裡,讓左右退出,誠懇地請教治國之策,不論太后、穰侯,還是自己的失誤,都可以直說。

老人言:欲速則不達,驟進祗取亡

范雎剛才不肯讓道,是用來試探秦王誠意的,現在看見秦王確實誠懇,就一針見血地說:“秦國的軍事力量足以征服諸侯,可是歷年來並沒有什麼進展,這不能不說是掌握秦國大權的太后和穰侯不願真心為秦國出力,而大王在策略上也有失偏頗呀!”秦昭襄王點點頭,謙虛地問道:“先生說的都是實話,請你詳細地分析給我聽聽好嗎?”范雎說:“太后和穰侯專權的事,我們以後再細談,這次單說大王失策的事。眼下穰侯不是正要出兵攻打齊國嗎?

但是齊國離秦國很遠,中間隔著韓、魏兩國,大王即使把齊國打敗了,也沒法把齊國和秦國連接起來,齊國還有得而復失的危險。最好的策略是遠交近攻,把齊國暫時團結起來,先把臨近的韓國、魏國拿到手,再發兵攻齊,齊國就容易攻下了。”秦昭襄王十分讚賞范雎制定的遠交近攻的策略,就拜他為客卿。幾年後,又撤了穰侯的職,剝奪了太后參政的權力,正式任命范雎為丞相。

老人言:欲速則不達,驟進祗取亡

從此,秦昭襄王如魚得水,全力推行范雎遠交近攻的方針,循序漸進,擊破了其餘六國的合縱勢力,擴大了疆域,為後來秦始皇統一中國在政治、軍事、經濟諸方面都做好了準備。

凡欲成事者,做事應有一條大原則,就是不可急功近利、急於求成,而要有遠大的眼光。即拿出一種決策,開始每一項行動,都要顧及到後果,籌百年的大計,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想很快就拿出成果來表現,更不可衝動,感情用事;也不要為一些小利益花費太多的心力,要顧及整體大局。

反觀歷史,一心求速成,因衝動而壞事甚至誤國的教訓不在少數。

老人言:欲速則不達,驟進祗取亡

三國時期的劉備自桃園結義後,與義弟關羽、張飛弟兄三人想借“匡扶漢室”之名,成就一番事業。奮鬥的前期一直是跌跌撞撞,未成什麼大氣候。倒是經常被別的諸侯逼得東躲西藏。後來得到諸葛亮的輔佐才時來運轉,得了荊州,進了四川,經過艱辛的鬥爭好不容易在蜀地稱帝。當時三國鼎立的態勢雖已形成,但曹魏強大,吳蜀兩國相對弱小的格局並未打破,蜀地周圍少數民族經常襲擾,國家初立更是百廢待興,百業待舉。劉備要展宏圖,本應憑藉天時、地利、人和的良機,或在自己的領地裡勵精圖治,穩固基業,或者加強吳蜀聯盟,一致北面抗魏。可是由於東吳利用關羽驕傲自滿的情緒,賺取荊州,並殺了關羽,使劉備悔恨交加,決計舉傾國之兵,東出伐吳,企圖消滅吳國,為他的二弟關羽報仇。

趙雲當時勸阻道:“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今曹丕篡漢,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圖關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討凶逆,則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若舍魏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願陛下察之。”劉備卻回答道,孫權害死我二弟關羽,我與他有切齒之仇,“啖其肉滅其族,方雪我恨!你不要阻攔。”趙雲仍堅持勸阻道:“魏國之曹丕是竊漢朝而王天下的國賊,我們與他的仇是公仇,討伐東吳報殺弟之仇是私仇,但願我主能以天下為重。”劉備憤憤地說道:“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因一時的忿怒,奮鬥的大目標他已拋至腦後,硬是不聽趙雲的勸諫。

老人言:欲速則不達,驟進祗取亡

諸葛亮見這種情形,便率領文武百官當面勸諫。劉備也不聽,後來諸葛亮又專門寫成奏章,講明伐吳的害處,劉備也置之不理。學士秦宓再諫,劉備甚至要砍他的頭。諸葛亮等人也只好由他去了。於是劉備親自率領七十五萬大軍,出師伐吳。

起兵之時,蜀軍一路上浩浩蕩蕩,氣勢恢弘,斬將奪關,蜂擁而來。此時東吳的大將周瑜、魯肅、呂蒙已先後身故,孫權在危急之時,拜一儒生陸遜為大都督,統率東吳六郡八十一州兼荊楚諸路軍馬,並鄭重地囑託道:“京城以內的事,我自己主持,京城以外的所有疆土上的事,由你決策。”

劉備進軍之際,打了幾個小勝仗,已是喜不自勝,如今又聽說東吳任命一介書生為帥,更是不放在眼裡,便催促各路人馬加速前進,大有畢其功於一役的架勢,陸遜走馬上任後,運用“持重不搶先,待機而制人”的戰略嚴陣以待。

老人言:欲速則不達,驟進祗取亡

首先,陸遜宣佈決策:“各處關防,牢守隘口,不許輕敵。”眾將領開始對他這個白面書生統領大軍就不大服氣,今見他只下令死守不讓出戰,更是不理解,但礙於軍令,勉強服從。當劉備大軍壓來,陸遜與吳將韓當並馬而望,陸遜指著劉備的軍馬說道:“劉備兵剛來,又連勝十餘陣,銳氣正盛……他們現在馳騁於平原曠野之間,正自得志,我們只要堅守不出,對方求戰不得。一俟時機成熟,我將用奇計破之。”韓當只是撇撇嘴,沒說什麼,心想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膽怯就是膽怯,還吹什麼牛,心裡很不以為然。可時隔不久,陸遜果真瞅準時機,率軍動如脫兔,終於一把火燒了蜀軍七百里連營。

陸遜趁蜀軍混亂,率大軍掩殺過來,加之火助風威,風助火勢,導致蜀軍全線崩潰。劉備帶一點殘兵搶佔馬鞍山依險據守。陸遜又督各部兵馬四面圍攻。情急之下,劉備於夜晚乘黑衝出重圍,靠沿途驛站焚燒將士丟棄的軍車、鎧甲等來阻斷追兵,才逃回白帝城,所有舟船、軍械等軍用物資,喪失殆盡,蜀軍屍骸漂滿江面,順江而下。直到此時,劉備還說:“我竟被陸遜所折辱,豈不是天意!”其實,哪裡是什麼天意,完全是他“見小利”、“求速成”釀成的苦果。

老人言:欲速則不達,驟進祗取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