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职业生涯“停滞”了

1

朋友跟我讲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他曾就职于一家公司的市场营销营销部,在前一家公司他很被看重,之所以到这家公司,是因为猎头的推荐,而他自己也认为这家新公司能为自己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刚入职3个月不到,公司就被另一家公司收购。被收购后,新公司大力裁减冗余人员,简化组织结构。被裁减的人员中包括他刚刚适应的上司。

通过这次收购,新公司的产品线更加多元化。他一方面需要掌握市场营销领域复杂的新工作,另一方面又要适应新老板的管理风格。他经常感到精疲力竭。

为什么你的职业生涯“停滞”了

在短暂的情绪调整期后,他开始对新公司的战略有了更多的了解,逐渐懂得如何发挥积极的影响力。他竭尽所能多去认识、理解新领导,并在任务过程中征求他们的意见。

在这段时期里,他得到了大量的建议,并利用这些建议来进一步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他花时间与产品团队相处,了解产品线和过去的营销项目。她与顾客交流,收集他们对公司和产品的看法。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可以去创造有意义的改变,并为之越来越激动。最终,他提出并制定了新的市场战略,重塑了新公司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

他在变革中主动突破工作范围并顺利开展工作的能力得到了新领导的认可,一年后,他得到了晋升,在公司开始了愉快的职业生涯。

为什么你的职业生涯“停滞”了

在职场中,你应该立志成为创新者或内行,率先发现自己必须培养哪些新技能,这样能让你在变化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2

与之相反,他的同事却走了一条不同的路线。

这位同事背景和他类似,在过去的工作中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他们几乎同一时间被挖到这家公司。

同事在得知这巨大的调整后,也感到内心疲惫,尤其是在上司被裁掉之后。在新的老板问到他的具体工作时,他非常抗拒,一心想要保护自己的领域。他感觉这样能让其他人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在这些领域的优秀水准。

为什么你的职业生涯“停滞”了

他开始强调自己出色的技术能力,当初正是这些能力使他在职业生涯初期就脱颖而出。这些方法在过去曾经取得成功,所以他相信它们在当前这种充满变数的情况下也能行得通。

他不知道的是,这些技术背景只是他被挖来的原因之一,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创造性思维。可是因为担心没有具体的工作成果,他将这种创造性思维束之高阁。

新领导需要员工具有创造力,能够提出新颖的建议,可他没有发现或者说适应这种需求。出于对变化的恐惧,他固守自己的经验,没能有所突破,去发现和利用新的市场机遇。他让自己陷入了发展停滞。

他痛苦了1年多的时间,艰难地面对一些刺耳的反馈信息。他开始对我的朋友心生怨恨,因为我的朋友在不断发展,权力越来越大。

当公司考虑是否要开除他的时候,他提出离职。他在一家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处找到了工作,但职权比之现在要小很多。

为什么你的职业生涯“停滞”了

内在停滞是自身引起的,它导致你在一段时间里沿着消极的生涯线前行。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你对特定的工作没有把握。你因为那种不确定性而变得固执,然后工作所带来的兴趣和兴奋度开始降低。

朋友的同事正是因为对当前的状况未加管理,才变得墨守成规,绩效因此受到影响,从而进一步导致生涯衰退。

3

不仅是个人在环境变化时职业会发生停滞,企业同样如此。

2004年,雅虎和谷歌都主要从事在线搜索,而且市场份额都在30%左右。但这之后,这两家公司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为什么你的职业生涯“停滞”了

谷歌公司一直在追求创新和发展,并不断尝试提供自身能力,增加产品种类。谷歌地图、谷歌图盘、谷歌学术搜索、谷歌购物等一系列网站服务,都很受用户喜欢。而开发这些产品的目的就是吸引用户,并由此获得广告营收。

谷歌加速前进,而雅虎却躺在过去的功劳簿里,让自己陷入了停滞。停滞会导致极速下滑,你的退步就是他人的进步。雅虎失去的市场份额基本上都落入了谷歌的手里,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市场的领跑者。

4

在职场和生活中,停滞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停滞通常伴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它可能是为了规避风险,也可能是不关心周围的人或物所导致的。

众多调查显示,对员工而言,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职业发展,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薪酬,所以你必须不断发展以避免停滞。职场没有发展,就会带来压力和紧张感,就会害怕去上班,最终影响到家庭健康。

为什么你的职业生涯“停滞”了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几点职场小tip:

· 工作中你必须创造并维持自己的"溢价"。如果不这样,企业会用你去"交换"业绩更出色的员工、更便宜的员工。

· 如果不抢先进行改变的话,其他人很快就会将你甩在后面。

· 为了避免停滞,最艰难的就是在变得墨守成规之前改变自己的做事方式,比如说抛弃那些过去让你成功的经验。

不要因为自身品牌和技能的增强而自满。不要像赌输的赌徒一样再加倍下注,不断重复过去的方式。在环境变化时,你应该将自己的精力和努力转放到别的方向,去取得下一个成功。


作者简介:阿汤,天赋优势教练、生涯规划师、世界500强企业HR高管;关注个人成长、心理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