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评级评职称的个人见解

2011年院士增选,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里共有71人参选,清华施一公,北大饶毅,都是当时比较有望当选的候选者。

​最终结果是饶毅第一轮落选,施一公最后一轮落选,武大舒红兵以第一名当选院士,这在当时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饶毅随后宣布:从今以后不候选院士,所以至今也没有当上。

施一公在2013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并在2013年底当选中科院院士。国家的职称评比制度及模式,纯属扯蛋。

总结:1、破坏学术氛围,制造紧张空气,让人弄虚作假,造就追名逐利。2、职称评比重材料、轻实际;重形势、轻过程;重关系,轻能力。3、为评职称评级,领导大权在握,让唯利势图之人阿谀奉承,小人得利,滋生腐败,群众敢怒而不敢言。4、为评级评质称,同事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破坏同事和谐,不利集体团结。总之,现在评级评职称的方式和制度,完全是屁股决定脑袋的典型的形式主义,再不纠正,国将不国,这决不是危言怂

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