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省錢33歲買下三棟樓,自律之後,你才知道人生究竟有多爽

靠省錢33歲買下三棟樓,自律之後,你才知道人生究竟有多爽

前兩天看【不二大叔】的文章,有個日本女孩的神操作讓我十分驚呆,原來人真的可以自律到這種程度。


靠省錢33歲買下三棟樓,自律之後,你才知道人生究竟有多爽

一位33歲名叫咲(emi)的女子,在2019年被日本電視臺評為“日本最省女孩”。靠著自律省錢,咲在33歲時買下了3棟樓,每個月收租金純收入就有2萬元。(實名制羨慕~)

咲在18歲時就立下了目標,要在34歲前買下3棟樓然後過上退休生活,她的願望在她33歲這年實現了。

她的省錢方法在我看來略有點變態,一個人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規劃的近乎苛刻。

咲每天的伙食費不超過12元。(現在隨隨便便一個快餐都是15+呢~)

為了省錢,咲每天都是自己製作食物。早餐吃一塊方包+一點醬,午飯吃三文魚配白飯,晚飯就吃烏冬麵。由於捨不得花錢買碗,煮完飯就直接拿著鍋吃。

靠省錢33歲買下三棟樓,自律之後,你才知道人生究竟有多爽

咲在衣服上的花費幾乎是0,全穿別人不要的。衣服過時了就自己改一改,繼續穿。傢俱也是去垃圾堆裡面撿的,或者乾脆就撿一些木板自己做,不要錢就行。

這種近乎變態的自律省錢,她堅持了整整15年。

在27歲買下第一棟樓之後,此後6年時間裡,咲又連續買了下兩棟樓。現在她已經辭去工作,開了一家貓咪咖啡廳,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靠省錢33歲買下三棟樓,自律之後,你才知道人生究竟有多爽


靠省錢33歲買下三棟樓,自律之後,你才知道人生究竟有多爽

咲說,“把金錢和精力攢起來用在自己愛的事務上,我覺得才是對自己的負責”。


靠省錢33歲買下三棟樓,自律之後,你才知道人生究竟有多爽

蕭伯納說過,“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那些成功的人往往有一個共同點:自律,他們非常善於把控自己的時間和慾望。

你能想象一個人可以堅持十幾年不吃午飯嗎?普通人肯定很難做到,但韓雪做到了。

“身體所需要的能量,遠沒有所感受到的那麼多。”韓雪女神曾經這樣說過。她認為:“生命在於靜止和不吃”,因此,她十幾年從未吃過午飯。

韓雪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她的作息時間非常規律,下面是她的作息時間表。

靠省錢33歲買下三棟樓,自律之後,你才知道人生究竟有多爽

每天七點半準時起床,3分鐘洗漱,5分鐘上妝,所有的事情都有嚴格的時間控制,不允許出現一絲一毫的時間浪費。

即便工作再忙,每晚11~12點期間的這一個小時,都是韓雪女神的充電時間,主要是用來閱讀,真不愧是自律女王啊~

靠省錢33歲買下三棟樓,自律之後,你才知道人生究竟有多爽

也許你覺得他們的自律過於苛刻極端,那麼接下來講述的只是一個普通人的故事,只要你願意你也可以做到。

【人民日報】夜讀中講過一個小故事,很真實。

A資質平平,表現平平,是一個幾乎毫無亮點的人。但是他大學四年期間每天堅持早起學習,從不賴床。

誰能想到,大學四年之後,A厚積薄發——若是讀研,可以保送;若是工作,有好幾家名企發offer。而宿舍裡的其他人為工作忙的焦頭爛額,這是為曾經的放縱在買單。

蒙田說,”真正的自由是在所有時候都能控制自己。”長期對自己毫不節制,對生活隨心所欲的人,只讓自己活得越來越痛苦,體會不到絲毫自由的快樂。


靠省錢33歲買下三棟樓,自律之後,你才知道人生究竟有多爽

自律,其實並不是什麼難事,只是你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而已。下面給大家講一些自律的小方法。(吐血整理~記得收藏下來)

1、思維盲區

很多人開始自律後,沒多久就會主動放棄,根本無法長久堅持,這是因為對自律有思維盲區。

行為容易模仿,但渴望與動機才是自律形成的關鍵。

靠省錢33歲買下三棟樓,自律之後,你才知道人生究竟有多爽

麥克利蘭提出的著名成就動機理論有一個能力冰山模型,他認為「動機」是影響一個人表現最底層的原因。

你內心渴望什麼?你想通過什麼方法在哪個時間內給你帶來怎樣的結果?

當你內心有了難以抑制的渴望和慾望時,你的渴望才會變成你的動力,推動你向目標前進,記住中途不要停。只有這樣,你才能過上想要的生活,就像33歲的日本女孩咲。

2、關鍵20秒法則

在《快樂競爭力》這本書裡,肖恩提出了“關鍵20秒”法則。不要小看這20秒,它能極大的弱化行為養成的阻力,更有效幫助你自律。

“20秒規則”的關鍵就在於:減少每次行為啟動的時間,弱化阻力,減少意志力的消耗。

他曾在自己身上做過一個實驗:在21天裡養成每天彈吉他的習慣。

當吉他被放在壁櫥裡,臥室到櫥櫃這短短的20秒的距離居然成了他彈吉他的阻礙。儘管他憑著意志力堅持,但是4天后習慣養成還是宣告失敗。後來,他把吉他放在臥室的正中間,彈吉他的習慣反而被成功培養。

如果你想去幹一件事情,不如減少事情的啟動時間。比如你想養成晚上閱讀的習慣,可以直接在床頭放上愛看的書籍,每晚睡覺時,隨手就可以拿起來閱讀。其他的事情,你都可以按照這個原則來進行。

3、細分原則+獎勵機制

【一杯仙氣】有一篇文章裡,作者講述了一個非常好用的方法,那就是把事情進行細分。

他認為,任何事情都可以用細分的方式解決。比如你可以用一步一步的方式讓自己早睡,就是每天都比前一天早睡半小時,直到把自己的睡眠時間調整到自己的理想時間段,這樣更容易讓人接受,也更容易有效果。

細分原則+獎勵機制,可以幫你輕鬆實現自律。

我在做學管師期間,曾經在家長社群做過一次有趣的朗讀活動,也可以稱之為一個布偶引發的朗讀熱潮。

活動非常簡單,就是每天堅持在群裡朗讀的學生,可以有機會獲得布偶。

第一週我設置的條件是堅持朗讀2天,第二週是堅持朗讀3天,第三週是堅持朗讀4天。

令人吃驚的是,第四周的時候,群內絕大部分孩子竟然都可以做到堅持閱讀3天以上,有一個小朋友是直接整整堅持了一個月。

所以,培養自律習慣的時候,不妨將目標細分,同時給自己一些獎勵,這些物質上的獎勵對你的鼓勵會越來越強,促使你在不知不覺中實現最終目標。

其實,自律最好的辦法是,行動比腦子要更快,先行動起來再去思考。你想運動,立馬就去跑,有你思考的五分鐘時間,你已經跑完一圈下來了。所以,趕緊行動起來吧~

作者簡介:死磕文字的90後老阿姨,一顆對文字的熱忱之心,願我的文章可以給你帶來溫暖。公眾號”楊do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