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劇《素媛》,善良不可以缺席,但一定要有鋒芒

看完素媛的大家,我想你們的心理都會很沉重,這是一部具有典型韓國特色的催淚電影,我們不得不說導演的功底是很強大的,對細節的捕捉和場景的呈現都非常好。

推劇《素媛》,善良不可以缺席,但一定要有鋒芒

看了這部電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熔爐》,同為讓人內心沉重的電影,但是熔爐更偏向於社會法制的不健全,而素媛來源於社會的真實事件,也僅僅是想展現社會中存在的問題,對人民敲醒一個警鐘和反思,同時宣揚問題後暖情的一面,比如家庭中的親情,朋友間的友情和社會的一種關愛。


推劇《素媛》,善良不可以缺席,但一定要有鋒芒

對於電影本身的催淚程度而言,並沒有用力過猛,反而讓人覺得恰到好處,真情十足,並且還有個別滑稽的鏡頭呈現,導演或許更想帶給大家一種積極的溫暖的。無奈事件本身帶來的創傷與震撼帶給大家的“虐”是無法抹平的。大多數為之流淚的觀眾在觀影后總會去查詢真實事件的結局,但各種各樣的說法已經無從考證。

推劇《素媛》,善良不可以缺席,但一定要有鋒芒

而對於影片開放性的結局和對素媛最後自殺的暗示也是導演為我們留下的值得思考的東西。對於那些受過傷害的人,我們走近她們心中,當我們以為她們所受到的傷害已經抹平的時候,她們是不是真正卸下了自己的包袱,是不是為了自己愛的人而露出微笑卻把真正的傷痛藏在心底。

推劇《素媛》,善良不可以缺席,但一定要有鋒芒

雖然這部電影帶給我們思考的問題有很多,但整部影片所體現出的善良和溫馨也處處可見,素媛醒來後想擔心學校的同學受到壞叔叔的傷害;父親笨拙地用電腦搜索如何與女兒交流;家人熱天下依舊賣力地扮演布偶,他們小心翼翼地逗孩子開心;同學在店門貼上給素媛的筆記和卡片;鄰居小男孩地懊悔,甚至是宣佈不公正的判決結果時,幾位警察失望的表情…這些細節的捕捉和呈現,是這部影片最令人讚賞和感動煽情的地方,這也更加反映了導演想盡可能多的為我們傳遞一些積極的有意義的東西。


推劇《素媛》,善良不可以缺席,但一定要有鋒芒

還有電影中的一句,女孩所說的話,也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明明受害者是我,為什麼我還要遭受周圍的白眼和唾棄?"這裡,我希望人們可以善良一些,你的惡意應該給壞人,做錯事情的人,而不是無辜的受害者。所有人多一份善意,多一份努力,壞人真的會越來越少的,我們可以讓他們沒有做壞事的機會,這就需要大家的努力了。同時,我也希望壞人真的可以受到他應有的懲罰,懲罰力度可以到位。


推劇《素媛》,善良不可以缺席,但一定要有鋒芒

但是我想說,我們的善良應該有些鋒芒,不是說惡意揣摩他人,而是基本的防範之心我們真的要有,請小心小心再小心,該給出的溫暖和善良不能少,該站出來發聲等等都是有必要的,但這些其實還有一個大前提,就是我們真的要保護好自己,素媛的媽媽,是不是就少告訴了孩子一句,一定要對陌生人有著一定的防備心理,我們的善良也是有選擇對象的,要有雙明辨是非的眼睛。

最孤獨的人最親切,最難過的人笑得最燦爛,這是因為,他們不想接受別人的自信和共同點”

這是電影中的一段話,願這個世界可以少一些異樣的眼神,多一些發自內心的溫暖與關愛。

最後,給或許正在處於某種傷痛的你,加油,正義不會遲到,身邊處處可以發現溫暖的。


推劇《素媛》,善良不可以缺席,但一定要有鋒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